回應 : 0
歷史長河偶拾
清朝財政危機從何開始?鴉片戰爭前就已沒落,清末大量印錢
佚名
2021年4月19日

綜述

鴉片戰爭打開了封閉中國千年的大門,戰爭以清朝戰敗並割地賠款而告終。經濟狀況本就出問題的清政府,現在更加捉襟見肘,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也讓之後的中國歷經了百年屈辱的歷史。

鴉片戰爭前清朝就已經出現了財政危機

很多人都知道鴉片戰爭後,清朝在慢慢開始走向衰落。但其實在鴉片戰爭前,清政府的財政就面臨許多困難。“量入為出”的財政原則難以維持日常用度,尤其是隨著支出項目的不斷增加,財政平衡被打破,情況也日益惡化。

國庫餘錢不多清朝從開國到清末就一直沿著歷史傳統道路發展,維持著一種穩定的土地秩序。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自農業,而農民是社會的主要生產者。

這種經濟模式使得朝廷努力將臣民束縛於地上,從而維持農業生產和社會秩序。作為農民,他們天然的與土地緊密相連。這個時候的王朝財政很大一部分依靠直接農業稅制度。

根據刊物《財經科學》中“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的財政制度”一文中記錄,鴉片戰爭前,每年財政總收入的61.86%來源於田賦,糧食全部來源於田賦和漕糧的徵收。國家財政支出中,兵餉佔了53.66%銀兩和72.25%以上的糧食,俸祿佔據了14.6%的銀兩和27.75%的糧食,是國家財政支出最大的兩項。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的財政收入為4850萬兩,財政支出為4100萬兩,財政收支基本相當,並且存在一定的結餘。

康熙之後,每年財政結餘約500萬兩,到乾隆之後每年結餘100萬兩。照此推算,到1839年,累計結餘應達近10億兩,如果加上捐納、報效的收入,結餘應該更多。

但實際上,鴉片戰爭之前,國庫存款不超過2000萬兩。國家的存銀日益減少的原因在於政府財政中有很多臨時開支。

臨時支出的項目主要有軍需、河道以及賑濟等項。據不完全計,僅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軍需和河工兩項的臨時支出總計就達5億兩白銀,此外還有為數頗鉅的賑災、救濟費用。

另外在撥款賑濟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官吏的腐敗現象。乾隆後期,統治階級的享樂之風和貪污現象十分嚴重。所以鴉片戰爭前,在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基本持平的情下,清政府實際的財政狀況,應該是沒多少的。

常年征戰導致財政狀況惡化還有一點原因是清政府發動了很多次大規模戰爭。在財政稅收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財政支出劇增,財政必然會出現問題。

比如康熙年間的平定三藩之亂,乾隆年間的兩次金川戰爭和平定準噶爾的戰爭,嘉慶年間鎮壓白蓮教和天理教起義,均使兵餉等費用急劇增加。

乾隆朝幾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所支出的軍費都不小,第一次金川之役,2000萬;清緬戰爭,900餘萬兩;第二次金川之役,7000餘萬兩;廓爾喀之役,1052萬兩;台灣之役,800餘萬兩。嘉慶朝鎮壓兩次起義的軍費開支更高達2億兩。兩朝合計達銀3.5億餘兩。

鴉片戰爭後加劇財政危機

1840年,英國侵略者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擴大鴉片貿易,以林則徐的虎門銷菸等事項為藉口,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

對於清朝而言,鴉片戰爭不僅暴露了清政府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諸多弊端,而且也引發了清政府財政狀況急劇地惡化。

林則徐虎門銷菸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以失敗告終,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該條約要求清政府支付巨額的賠款。其中賠償600萬銀元鴉片款,商貸款300萬銀元,水陸軍費1200萬銀元,合計2100萬銀元賠款。

自此,清朝的財政支出項目中第一次有了戰爭賠款項,也為以後列強通過侵略戰爭獲取賠款開了先河。

簽訂《南京條約》

這筆巨額賠款並不包含英國在戰爭期間從各城市直接大量掠走的紋銀和現金。而這些紋銀現金至少有7302844銀元是未從賠款中扣除的,加上2100萬銀元賠款,總計從清政府掠奪了28302844元,折銀為19811991兩,此數約相當於清朝政府一年財政收入的1/2。

另外,清政府在鴉片戰爭時所用的軍費,預計因鴉片戰爭直接所受的經濟損失應該接近上億,所耗銀數已接近國庫三年全部稅收的總和。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為了進一步擴大對清政府的經濟和財政掠奪,於是便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7年2月英法聯軍攻占廣州,後又沿海北上攻入大沽口。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於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還是以妥協退讓而告終,與侵略者簽訂了《天津條約》,但這事還沒結束。

《天津條約》規定,清政府分別向英、法賠款400萬兩白銀和200萬兩白銀。

簽訂《天津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1860年簽訂的《北京條約》中,清朝賠償英、法軍費都增加到了800萬兩白銀,即中國應支付白銀1600萬兩白銀的賠款。

這筆賠款造成清政府的財政狀況更加惡化。僅為籌集100萬兩讓英法聯軍退兵的白銀,就十分地困難。

“仍請密敕各督撫,以銀兩日不能解到,夷人一日不能退兵”——奕

簽訂《北京條約》

鎮壓太平天國除了鴉片戰爭,清末時,農民起義也接連出現,清政府為挽救其政權,竭盡全力對各地的農民起義進行鎮壓,從而導致軍費支出又激增。

根據經濟學家彭澤益的研究,清後期為鎮壓農民起義所花費的銀兩,大約在85000萬兩左右。如果再加上清朝為抵抗外國入侵的軍費,其數目就更加巨大了。

這些大幅增加臨時支出,也讓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的財政狀況更加雪上加霜。

清末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正是清政府國庫空虛之際。為了鎮壓太平軍,戶部銀庫兩年連續臨時撥款2258萬兩,用於戰亂的地區和被自然災害波及的地區。僅道光三十年和鹹豐元年,各省例外撥用的軍費合計達1800餘萬兩。

由於戰爭範圍一步步擴大,各省紛紛上報籌防、請餉的奏摺,而財政稅收或短收或無收,清政府財政收支狀更加惡化,國庫庫存實銀每年只有二十萬兩左右。

在財政支出急劇增加的同時,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卻又急劇減少。因為清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為田賦,但戰爭的影響,導致統治區域變小,人口驟減,很多地區已不能正常徵收,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太平天國運動

鴉片戰爭後荒唐的財政制度

兩次鴉片戰爭再加上鎮壓太平天國。清政府在外憂內患下,實施了一系列荒唐財政補救措施。

捐納賣官捐納是歷代專制王朝為彌補財政虧空採取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是以各種官職、爵位作為回饋,讓社會各界捐獻錢物。

這種方法源自漢代的“納粟拜爵”,大體可分為常捐和大捐兩種。常捐往往貫穿於朝代始終,大捐則是臨時舉辦。

不過捐納是一種臨時性的財政補救措施,不是常規的財政收入手段。但是鴉片戰爭以後,捐納變成了很習以為常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能理解當時清政府的財政危機程度之深。

印錢為解決財政困難,清政府採取了鑄大錢、發票鈔的舉措。從頻繁的鑄錢活動中,清政府獲得了相當大的貨幣收入,但卻給當時的市場造成了許多困擾。

一是金融秩序大亂。大錢、票鈔從鑄發開始,就沒有取得社會的公認。當傳出發行票鈔的消息後,富商紛紛到銀號兌換銀本,以致發生擠兌風潮,一時間引起一片恐慌。

二是新幣不能與舊幣等值流通。按照清政府的規定:稅收捐納和民間交易均可使用新式錢鈔。但在實際流通過程中,新幣卻不能與舊幣等值交換。

三是由於新鈔發行數量過多,並且粗製濫造,形成了“以票代銀”、“以錢代銅”、“以紙代錢”等混亂現象。

以上諸多弊端說明,戶部採取的鑄發錢鈔措施也和舉辦捐納一樣,難以達到解決危機的效果。

結語

財政的好壞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脈。從秦始皇統一七國開始到清王朝滅亡,中國這麼多年的歷史早都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財政作為國家政權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國家的興衰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來源: 汗青史籍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