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7
神與人的關係
耶穌屬於那一個政黨?(4)
麥文本
2019年3月11日

君權神授 

雖然「君權神授」,可是基督徒的態度並不是消極與離地的,像耶穌、施洗約翰、使徒彼得、保羅和舊約的先知,包括摩西、但以理與耶利米,都曾經勇於向暴君和當權者進諫,而遭受強權逼害,甚至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毫不退縮。 

有信徒認為基督徒見到不公義的事,就不能視若無睹,一定要採取行動,但是聖經教訓我們要忍耐,等候神的時間和作為,因為神比我們更加厭惡罪惡與不義;這與膽量和公義無關,純粹是神的主權問題。 

急不及待 

我們可以看一個「急不及待」的例子——亞伯拉罕在七十五歲的時候,還沒有兒女,聖經也沒有記載他求問過神賜他任何子女,似乎他已經接受了沒有子孫繼承的事實,準備以一個大馬色人以利以謝作為他的繼承人;所以當神在創世記15:1-3對他說要賞賜他的時候,他覺得十分詫異,接著神在15:4-5向他進一步解釋,並應許他的子孫會多如繁星;然而這個預言要亞伯拉罕等候二十五年之久才實現。 

因為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遲遲沒有生育,她便心急,沒有求問神,便自己想辦法,將自己的使女許配給亞伯拉罕,而亞伯拉罕亦沒有推辭,生下了以實瑪利,即是亞拉伯人包括巴勒斯坦人的祖先,亦種下了今天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衝突的禍根。

這一段事跡給我們以下的啟示: 

  • 就算我們沒有去求,神也會將恩典賜給我們;
  • 而這些恩典是超乎我們所想和所求的;
  • 但是神有祂的時間表和方法;
  • 我們無須替神擔心,亦無須用自己的方法去促成神的計劃;
  • 如果不是神的旨意和計劃,無論我們盡了多少努力,都會徒勞無功;神始終都不會祝福,甚至可能有災難性的結果出現;
  • 神不會干涉人的努力,但是人要為他的缺乏耐性付出代價;
  • 神是信實的,祂一定會實現祂的應許和公義,所以我們千萬要忍耐,不能心急,就算心急也沒有用。 

自以為是 

第二個值得參考的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例子——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爭戰,掃羅在吉甲興兵出擊,但是依照先知撒母耳的吩咐等候了七天,撒母耳還未出現獻祭求神的祝福,有一些以色列人等得不耐煩開始離開,掃羅便因此著急,立刻擅自代替撒母耳獻祭;但是剛剛獻完祭,撒母耳便來到,知道掃羅越俎代庖,便斥責掃羅,並預言他的王位不會長久(撒上13:1-15)。 

這一個例子說明: 

  • 神的命令始終要遵守,人不能意氣用事;
  • 神的工作始終由神負責,不能夠被人代替;
  • 就算時間到了,所有人都等到不耐煩,人都不能代替神的位置;
  • 打仗不是靠人的才幹、計謀、匹夫之勇人數,是靠神的祝福帶領。 

直覺反應 

第三個例子,就是要提防「直覺反應」——當大衛從非利士人的手上奪回約櫃之後,大衛歡天喜地,將約櫃放在一輛新車上,與百姓一同載歌載舞,護送約櫃回耶路撒冷;但是在途中,拖車的牛失蹄,利未人烏撒恐防約櫃會跌倒,伸手去扶住約櫃,但是神向烏撒發怒,擊殺烏撒,使他死在約櫃旁6:1-8)。 

有人覺得烏撒死得十分冤枉,因為他是出於一片好心去扶約櫃,神卻向他動怒,還擊殺他;但是不要忘記以色列人首先犯了兩個錯誤: 

  • 約櫃只可以被利未人抬而不能放在車上被牛拉拖,就算是新車也於事無補;
  • 人絕對不能觸摸到約櫃(民4:15)。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跟從神的方法和時間表去做事,無論出發點怎樣正確,都得不到神的喜悅,神甚至會發怒和懲罰人;這一個例子亦說明,因為人犯了錯誤,神不惜令約櫃跌倒去警告人;如果約櫃真的要跌倒,神自己會負責,人就算想攔阻,也攔阻不了。

以上不同的例子可以看到,我們凡事一定要順服和忍耐,不能「急不及待」、「自以為是」地想當然,用「直覺反應」去介入屬於神主權範圍的事,否則可能會鑄成大錯!

 

(待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1. 港人 2019-03-12 19:03:07

耶穌屬於那一個政黨(4)?答案是騙子黨及鴉片黨!



傳教士、鴉片貿易、鴉片戰爭

 


鴉片可說是現今所知最具毀滅性的一種麻醉劑,可怕結果幾乎觸目可及。一個鴉片成癮的人是最可鄙的傢伙,最墮落也最沒用。…如果他20 歲開始吸食,30 歲時就會死亡,他的面容蒼白、眼神呆滯、記憶渙散、步履蹣跚、道德和勇氣消失、極端消瘦、身型有如鬼魅。

他受制於這種藥品、有如奴隸…陷入最墮落的情況,隨時準備賣妻賣女,…為了求得一時肉體和精神上的快感,…但這種快感瞬間即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可怕的惡夢,陰暗的地獄、無止盡的恐懼。不停的生病、嘔吐、腹瀉、直至死亡,才能由這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放縱中解脫出來」。「在有記載的商業史上,尚無任何一種貿易比鴉片貿易更缺乏良心」。

傳教士對所謂的「罪惡商品」當時在中國,美國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鴉片貿易國,美國商人在中國所成立的洋行,幾乎都皆積極的介入此一獲利豐厚的生意。在鴉片貿易如火如荼進行之時,一批具有宗教熱情和奉獻精神的美國新教傳教士也來到中國,這些虔誠的喀爾文教派的使者,他們與鴉片商人並不是全無關係的,甚至相當程度內,傳教士與當時在華居留的鴉片商人關係密切、交往頻繁。

 

在英國殖民時期,美國被禁止與中國直接貿易,這項特權是屬於英國的東印度公

司的。1783 年美國脫離英國獨立,第二年一群紐約的商人派出商船中國皇后號(The

Empress of China)來到廣州,開啟了中美直接通商的歷史。這個新興的國家,揚起他的

星條旗繞過大半個地球來到中國,再也不需要向英國購買,或向荷蘭走私他們熱烈想

望的中國貨品,商人們可以開始興建或購買他們的船隻,聘用他們的船長和貨艙總監

(supercargo),歡送他們揚帆遠去,當他們帶回中國的奢華商品時,商人們可以直接販售

這些中國貨。從中國帶回來的華麗的絲綢、珍貴的茶葉和精美的瓷器所獲得的利潤可

以完全進入自己的荷包。更好的情況是他們還可以將中國運回的商品再出口至歐洲,

那意味著可以賺得更多的財富。但是,談到舊中國貿易最多的故事,都是在述說美國

商人如何拼命找尋任何可以賣給中國人的、或是說中國人看得上眼的物品。中國這個

隱遁在遙遠東方的國家,竟有著源源不斷的茶葉、生絲、瓷器和其他令西方人想望不

已的東西,但是中國卻不需要任何西方人的貨品。當時的西方商人發現,他們運來的

商品沒有一種是中國必不可少的,中國對西方貨物的需要微乎其微,要與中國進行貿

易,只有拿著銀子來。西方的船隻向廣州出發時,船艙中幾乎都滿載著白銀,全世界

的白銀都向中國集中。與中國貿易的嚴重入超,使美國政府和商人痛心疾首。為了尋

找可以賣給中國人的貨品,美國的商人和水手勇敢的操縱小型的單桅帆船,在全球的

各個角落不斷的搜尋著1,直到美國商人步上英國殖民者的後塵,開始染指被視為「罪

惡商品」—鴉片的走私貿易。

在美國商人逐漸擴大他們的鴉片貿易的同一時間,一些具有宗教熱情和奉獻精神的

美國傳教士也來到廣州,他們的目標與那些追求利益的商人同胞大相逕庭。這些虔誠

的喀爾文教派的使者普遍具有才智,是服膺實踐主義、工作勤奮、信仰堅定的佈道家。

他們深受熱情驅使,於各地建立傳教的據點,希望將中國這個「異教國家」轉變為基

督教國家,將自身做為西方文化和宗教的先鋒。事實上,傳教士一直在早期西方強權

和非西方政府之間的外交關係上,扮演著一個主導者的角色。他們是最早認真看待中

國人的生活、文化、宗教和法律的人,認真到希望完全瞭解中國。大部分的商人,只

滿足於利益的追逐,但是傳教士情願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困難的中國語文,只求解放

迷失的靈魂。多年以來也只有傳教士懷抱著理想,才能以堅忍的毅力來掌握這種難以

應付的語文。傳教士們一向善用他們的筆來創作,影響力遠遠超過商人或水手。他們

所發表的言論被在華的西方人和國內的美國人民熱切的閱讀著,提供了鮮明的中國印

象和傳教士觀點。當時,不論是宗教或是非宗教性質的報章雜誌都大量倚重他們的文

字,讀者對他們流露的感情通常給予廣泛的迴響。他們對鴉片貿易的態度,不但影響

到美國人民的「中國觀點」,更影響到美國政府的對華決策。早期中美關係的發展和中

美正式條約的簽訂,美國傳教士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本論文試圖分析美國在華傳

教士對鴉片貿易態度和其後的轉變,探討其中的原因及所帶來的重大影響。

 

美國人必須要承認,他們與中國早期的外交關係是建立在鴉片貿易之上。當時

美國是僅次於英國,是與中國進行鴉片貿易的第二大國,美國商人在中國所成立的洋

行,不論是赫赫有名的普金斯洋行(Perkins&Co.)、旗昌洋行(Russell&Co.),或是由旗

昌洋行分裂出來的羅素.史特吉斯洋行(Russell,Sturgis&Co.)或瓊記洋行

Augustine Heard&Co.),都是靠經營鴉片貿易繁榮壯大的。甚至可以說,除了背景

比較特殊的同孚洋行

Olyphant&Co.)不曾參與過鴉片貿易外,其他在華的美國洋行,皆積極的介入此一獲

利豐厚的生意,甚至美國派駐在廣州的領事,多人都是當時重要的鴉片貿易商2。鴉片

是這些在華外國洋行最大的獲利來源,旗昌洋行的領袖賓奈特.福貝斯(Robert Bennett

Forbes)曾坦承鴉片貿易是他在廣州工作以來最賺錢的行業。如同那個時代大多數從事

中國貿易的美國商人一樣,賓奈特認為鴉片的傷害比不上烈酒。他曾經在他的回憶錄

中提及:「談到鴉片對人的影響,無庸置疑的已經減低到十分微小的程度,甚至可能比

不上烈酒的傷害」。他聲稱:「兩萬或是三萬箱,約一千兩百或一千五萬磅的鴉片,分

散到三億五千萬的中國人口中,對整個中國的傷害,還不如稻子所釀製的烈酒大」3。

賓奈特還強調當時所有最優秀的商人和最傑出的公司幾乎都和鴉片貿易有關,「我認為

跟隨著英國和東印度公司的腳步是正確的,…還有那些我素來景仰的在這一行中的領

袖-如普金斯家族(the Perkins)、皮博迪家族(the Peabodys)、羅素家族(the

Russells)

以及羅家族(the Lows)」。賓奈特的繼任者,下一任廣州以及後來旗昌洋行香港分行

的領導人沃倫.狄雷諾(Warren Delano)也似乎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曾經在家書中提

及:「以一個商人的立場,鴉片貿易絕對是一個公平、光榮和合法的貿易,甚且以最壞

的情況來說,輸入鴉片可能帶來的壞處不會多過輸入白蘭地和烈酒」。

中美直接貿易後,第一個提出可以對中國經營鴉片貿易的是美國人,是被賴德烈

教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讚譽為「受過相當教育、擔任軍官、功勳卓著」的中

國皇后號貨艙總監、美國第一任駐廣州領事山繆.蕭(Samuel Shaw)。至於第一個建

議販運土耳其鴉片的,則是美國駐土耳其士麥那  的領事司徒亞特(J. Stuart)。

 當美國商人獲悉鴉片可帶來巨額的利潤後,毫不猶豫地加入對華鴉片的走私。事實

上,走私是當時美國商人們可以接受的一種經營方式,甚至在前往中國的船長之間廣

為推薦和流傳,他們用這種方法來規避中國的關稅。例如普金斯洋行的船長英格拉漢

Ingraham)在1791 年運送西北海岸的毛皮來廣州銷售時,來自船主湯瑪士.普金斯

(ThomasHandasyd Perkins)的指示就是盡量以走私的方式將貨物售罄,以躲避中國海

關的關稅

徵收。中國的海關監督也曾向東印度公司抱怨,為了躲避正常的關稅,外國船隻常常

在雲雀灣(Lark Bay)走私他們的貨物。 在當時走私的貿易比合法貿易更容易做,因

為付給不法官吏賄賂以後,根本不需要納稅。

印度是鴉片的主要產地,但卻被美國對手英國人牢牢控制,美國無法分一杯羹。在

1790 年晚期,美國人在土耳其的士麥那(Smyrna)附近發現了新的罌粟種植區,這裡

是不受英國管轄的區域,美國商人才可以有發揮的空間,因此美國最早介入的是土耳

其的鴉片貿易。這個地區所產的鴉片通常被稱為「turkey」(中國人稱其為「金花土」),

品質較印度鴉片差,價錢也較為低廉,但仍能為中國癮君子所接受,有時也被攙入較

高品質的鴉片後一起在中國販賣。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34 年解除對印度鴉片運銷的

壟斷之前,土耳其是美國商人獲得鴉片最重要的地區。據美國歷史學家丹涅特(Tyler

Dennett)考證,「美國人的土耳其鴉片貿易始於1805 年,也許更早一些」。也就是在中

國皇后號開啟了中美貿易之門的20 年後,美國商人開始經營對中國的鴉片貿易。11

由於當時從土耳其到中國的直航並不常見,美國商人販運的鴉片若不是直接運往美國

口岸,留存供給本國市場所需數量後,再轉船運至中國;就是先運達英國口岸,轉裝後

再送至開往中國的船隻。1815 年之後,美國商人還從波斯販運價格更加低廉的鴉片,

或替英國商人從印度代運鴉片至廣州,從中獲取3%的傭金,外加1%的紅利。美商

人參與鴉片貿易的時間比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美國對中國的鴉片輸出量,據紀載

1811-1820 年平均每年為473 箱,1821-1827 年平均每年為579 箱,1828-1833

年平均每年為1081 箱,1817、1818 兩個年度中,美國鴉片商人就販運了近4000

箱。由於鴉片

是走私貿易,美國輸華的鴉片數量無從精確估算,但是可以肯定,美國販運來華的各

類鴉片遠遠超過今日所掌握的數字。美國對華鴉片貿易就很快超越葡、荷等國,成為

僅次於英國的中國第二大鴉片輸入國。美國鴉片貿易所佔的比率開始增加,約佔美國

對華貿易的20%。 英國東印度公司不得不向英國政府提出建議,必須對新來的美國

競爭者加以限制,否則英國的利益將受到嚴重的損害。1830 年以後,美國鴉片貿易的

運輸效率愈益提高。他們逃避中國海關檢查的辦法越來越多,販運鴉片的工具也更加

先進。美商走私船隻多為武裝飛剪船,中國海關的緝私船隻根本追拿不及。一些美國

商行船隻還以廣州的伶仃洋為據點,專門包攬鴉片走私業務。在林則徐禁煙以前,美

國商人的鴉片走私活動已經滲透至天津等地的一些北方港口城市。

美國早期來華的傳教士與鴉片商人


事實上不論傳教士們進行怎樣

的工作,商人社群都給予大力的支持,甚至那些所作所為讓傳教士無法苟同的鴉片貿

易商,他們也熱衷參加禮拜。例如廣州最大的鴉片貿易商人威廉.查頓(William

Jardine),他在從事鴉片貿易之前,是任職於東印度公司的一名醫生,當時義務性的定

期在伯駕的醫院中幫忙。另一位約翰.格林(John C. Green)領導美國在廣州最大的鴉

片貿易公司旗昌洋行,他很少錯過禮拜,是一位嚴守安息日的基督徒,也給予傳教事

業很多支持。 這些商人都願意掛名傳教團體各種委員會的委員,予以金錢和物質上

的幫助,他們也幫助較小宗教團體的紮根工作。當時廣州所成立的四個宗教團體,如

在華基督徒協會、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馬禮遜教育會、中國醫務傳道會的共同

點,就是皆由英美商人籌資,甚至是英美大鴉片商人如威廉.查頓(William Jardine)、

詹姆士.馬地臣(James Matheson)、威廉.顛地(William Dent)、威廉.魏特摩(William

Shepherd Wetmore)、賓奈特.福貝斯(Robert Bennet Forbes)等人掛名會長、司庫,委

員。這些職務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籌集經費。商人們也捐助醫院或學校,彼得.伯駕的

新豆檔眼科醫院(Ophthalmic Hospital)在早期傳教士成立的機構中,可說是接近中國

群眾最成功的。伯駕亟需支援,商人社群也立刻伸出援手,提供行政上、財務上甚至

醫藥上的援助,來自美國和英國國內商人們所捐助的善款給予了醫院實質上的許多幫

助。在鴉片戰爭之前,因為傳教士已成為廣州美國社群的一部分,商人們對他們的工

作是給予相當堅定的支持的。英國兩個在華最大的洋行

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Co)和寶順洋行(Dent Co.),還是能夠利用他們的力量

去影響諸如律勞卑勛爵(Lord Napier) 、義律(Charles Elliot)和其他主要的英國外交人

員去幫助他們擴大鴉片貿易。至於美國,雖然國內有公開而且強烈的抗議聲音,但是美國的

公司如旗昌洋行(Russell and Company)、羅素.史特吉斯洋行(Russell,Sturgis&Co.)或瓊

記洋行

Augustine Heard &Co.)介入這項貿易的程度也愈來愈深,而且和英國人聯合,阻擋官方

任何終止這項貿易的努力某些傳教士甚至介入鴉片貿易,

或與伶仃島的鴉片走私基地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們為伶仃島基地的走私活動提供服務。例如普魯士的傳教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第三次沿中國海航行就是受雇於大鴉片商威廉.查頓,為其鴉片走私充任

翻譯。31 而且,此後他「繼續在沿海服務了若干年」。32 另一方面, 伶仃基地也為各國

傳教士的活動提供各種方便。例如傳教士準備在中國散發的書籍,「由於在中國的其

他地方難以找到堆存地點,所以大量存放在伶仃的鴉片躉船上」,而這又是靠鴉片販

子這些「仁慈的朋友們提供免費船艙」而實現的。33 鴉片商人甚至專門為傳教士設置

從事中國沿海傳教活動的船隻,船上附有印刷設施。「當這種船隻未進行航行時,可

碇泊在伶仃。在這裡印刷可繼續進行,傳教士可以居留,也可以為停泊在此處大量船

隻上的水手進行禮拜活動」。

1839 年,傳教士裨治文在《中國叢報》合訂版的引言中稱鴉片為「一種罪惡,絕不少於,

或許還多餘奴隸制度和放縱情慾兩者的結合」。又指出,「從某些方面看來,這種罪惡-「流動

的毒藥」,導致了今日的危機」,宣稱買賣鴉片是「罪惡的泉源,摧毀生命、財產和道德」,而

「鴉片最讓人震驚的是一項事實-就是所謂的外國人、開明國家、甚至是基督教世界的人們,

成為主要提供和供應這項惡名昭彰的毒品的代理人」。裨治文甚至尖銳的批評英國:「英國今

日已無一人可以被列入高貴的社階層,如果他們的東方財富是來自販售鴉片」63。顯而易見

的,此時裨治文對西方商人的批評已經較先前坦率而直接了許多,但是他還是拒絕直接指名

道姓,在這些抗議鴉片損及中國的未來的文章中,我們發現裨治文並未直接的攻擊那些應該

負責的走私者,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那些最嚴重的犯法者,如威廉.查頓

WilliamJardine),詹姆士.馬地臣(James Matheson),和藍斯洛特.顛地(Lancelot

Dent)等大鴉片商人都是裨治文和他的傳教士同僚們當時成立的慈善機構的主要贊助人。

英國籍新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正受僱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而東印度

公司被認為一向在中國的鴉片貿易中獲取最豐厚的利益。事實上,早期來華的許多傳教

士為取得在華的合法身份,常常受雇於外國在華機構或商行,參與鴉片貿易。

1842 年的中英南京條約結束了鴉片戰爭,也代表一個中西關係新紀元的開始。它

終結了限制嚴格的「廣州貿易制度時期」,標示著中西「條約口岸貿易制度時期」的開

始。美國傳教士對可以在五個新開放的通商口岸推展傳教事業感到興奮,但是也對於

並未終止鴉片貿易深感失望。面對現實環境,他們此時略為克制了一向對西方鴉片商

人的尖銳批評。一些歷史學者如克利夫頓‧菲力普斯(Clifton Phillips)等人,甚至認為他

們「快速的轉變了立場」。更精準的說,他們將此次「不公義的鴉片戰爭」,慣常的解

釋為「上帝安排之下不可知的事務」,是「上帝為這個國家安排的最終救贖」。裨治文

談到:「痛苦不斷的降臨到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身上-鴉片的引進、緊接而來的戰爭、水

患和天災、人民的騷動-上帝顯然在實現他的偉大的設計,但是在怒火中祂仍記得慈

愛,在混亂中祂仍記得秩序、在罪行中仍有善行,甚至將人們的邪惡提升為神賜的光

榮。祂的允諾十分確定,所有不信祂的人都會交給祂的聖子耶穌,全世界都將讚頌祂

的名」。也多少顯示了他們默認了鴉片貿易快速增長的事實,降低了他們認定罪惡

的標準。事實上,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叢報》原來激烈的譴責鴉片貿易的文章完全

失去了蹤影。

畢竟,連新任的美國駐廣州領事保

‧福貝斯(Paul S. Forbes),眾所周知的涉入鴉片貿易。

 到1880年印度海關出口創出有史以來的記錄,基督徒及傳教士一年內販賣6500噸鴉片往中國。

19 世紀鴉片貿易在中國的擴張。由抨擊非法的鴉片貿易轉變為默許鴉片合法化,傳教士變

為為鴉片貿易道德背書



2. 麥文本 2019-03-12 19:21:49

請閣下看清楚問題,不要胡亂作答或答非所問 

閣下宣稱宣教士利用鴉片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憑愛心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採用鴉片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採用鴉片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對於閣下的提問已經儘量回應然而詢問閣下的問題從來都石沈大海要知道以下是閣下提出的論點不能自圓其說就要承擔責任去澄清不能逃避如果沒有回覆就完全喪失了說服力

  • 閣下亦宣稱宣教士強行勒索房地產大量霸佔田地擴展教會勢力因而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同樣憑愛心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霸佔田地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霸佔田地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        閣下宣稱孔子的學說是救恩然而孔子只有教導為人要做有道德修養的君子請問他的救恩是什麼
  •        閣下宣稱耶穌復活是謊言然而每年都有復活節假期紀念耶穌復活原因何在
  •        閣下宣稱基督教學校強逼學生修讀聖經科目,然而這是基督教學校十分清晰的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如果家長不認同的話,可以另擇政府、其他宗教或無任何宗教背景的學校讓子女接受教育但是普遍來說,基督教學校是高質素的首選學校家長千方百計為子女爭取入學請問原因為何
  •        閣下宣稱醫院有基督教傳道人探望病人然而其他宗教信徒不能去探望要知道探望病人是愛心和關顧的表現而香港是信仰自由的地方請問有什麼法例禁止其他宗教信徒探望病人
  •        閣下宣稱基督教破壞中華文明阻礙中國人拜祖先和先賢然而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要孝敬父母那麼請問這與中華文化有什麼衝突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恐怖組識 然而恐怖組識恐怖份子」組成的過各種極端的暴力行為引起關注或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張但聖經講的是愛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殺人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恐怖組識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淫教然而淫教是假借神的名,透過性交表達愛意但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姦淫嚴禁非婚姻的性行為破誡的人就會被嚴懲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淫教
  • 閣下宣稱個別傳教士犯錯,罪大惡極,然而這只是說明人性的本質醜惡;請問那一個宗教沒有劣行?那一個政治理念沒有貪官?那一個文化歷史沒有暴君,那一個教育系統沒有失德的老師及學生?
  •        閣下宣稱因個別錯誤事件,基督教是騙子組織,然而閣下會否因學校有個別缺德的老師及學生而取消教育制度?會否因世界有個別民選總統貪污弄權而否定民主?會否因中國歷史有個別昏君與暴君而抹殺中國文化?會否因樓價曾經下跌而拒絕置業?會否因父母責罵而背棄他們?
  • 閣下宣稱聖經教導錯誤例如 1. 詩篇19:6說太陽環繞地球運行實際上只提及日出與日落的現象); 2. 約伯記38:4及詩篇104:5說地球是平坦與固定的實際上指出神創造了物理定律固定天體在太空中的位置與軌跡),然而如果聖經錯誤的話為何會在約伯記68:7匪夷所思地說「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        閣下宣稱大爆炸創造了宇宙然而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確的話那麼天天都會有大爆炸,有新的宇宙產生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請問原因為何 

以上的問題請不要害怕回答亦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如果不知道答案只要說不知道就可以了

 

3. 港人 2019-03-13 11:07:24

"請不要害怕回答,亦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如果不知道答案,只要說不知道就可以了!" 這段謬話真是颠倒黑白、胡言亂語。

 

說謊、混淆視聽、指鹿為馬,就是你麥本文---一個巫人---的專業。

 

遏露耶稣教自完其說的偽善、貪財、好色、淫蕩、傲慢、好權、猖狂、道貌岸然 、專注以”聖經”愚民、洗腦以便控制他人思想是人人有責的事情。

基督徒都是自認「善良及清高」的,一群不犯罪的人

 

傳教士(其實係巫人)所以不斷講神前神後,句句神的意旨,神的命令要遵守,要靠神的祝福與帶領,販賣鴉片謀財害命,理所當然。

天津很多傳教士明面上傳教,實則是暗地裡拐賣中國幼童!

1870年,天津天主教傳教士,通過"育嬰"騙取群眾對教堂的好感,並獲取實際利益,在教堂的引誘下,暗地裡拐賣中國幼童。在育嬰堂里,教士百般虐待,許多幼童病死或被折磨毒打而死。(參考每日頭條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mj6ynq6.html)

耶穌教牧師的"溫柔"---涉非禮多名女及男教友

 

 

 

2018年6月25日

 

 

 

教會昨再發聲明提到,曾與投訴人溝通,了解投訴內容和希望如何處理。教會曾向投訴人解釋,警方的調查工作需要投訴人的協助,她們可按其意願隨時報警處理。如她們選擇報警,教會可陪同她們前往警署報案,並隨時支援她們。

 

 

 

教會又指,正深入檢視事件,查找可改善之處,避免日後再有同類事件發生。教會亦向警方提供資料,全力配合調查。惟為免影響司法程序進行,現階段不便多作評論。

 

 

 

有教友近日在社交網站貼文揭露「#me too」事件,列舉有關牧師涉性騷擾的手法,包括以「比(畀)爸爸攬下(吓)」、「爸爸睇到你走光唔緊要,比(畀)其他男仔睇到就唔得」、「爸爸幫你按摩」作藉口,與女教友有身體接觸,部分事主更未成年。該牧師承認「自己有錯」及已離職,亦已主動聯絡警方「自首」。

 

 

 

 

 

 

 

聖公會牧師涉非禮兩男教友 灣仔重案組跟進

 

2018年4月17日

 

 

 

香港聖公會爆出懷疑風化案醜聞,警方介入調查。有報道指2名聖公會男教友,分別於2004年及2007年疑遭一名男牧師性侵犯,包括從後擁抱、撫摸胸口,甚至撫摸下體,時任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於11年前知悉事件。香港聖公會今天(17日)發表聲明,指十分關注有關牧師涉嫌不當行為的報道及已報警。警方列作求警調查,交由灣仔警區重案組跟進。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牧師稱,疑似牧師當時已屆70歲退休年齡,現已年屆80,並已退休。

 

 

 

有報道指,當時一名未成年的男教友,2004年遭男牧師從後擁抱及摸胸,圖伸手入其褲內,惟男教友反抗,對方無進一步行動,約2周後牧師聲稱資助他升學,給他約值2000港元外幣,男教友覺得是掩口費,因害怕無報警,至數年後始向導師透露。而另一名成年男教友,2007年疑遭該名牧師撫摸下體,亦因害怕無報警。香港聖公會今天發表聲明,指十分關注有關牧師涉嫌不當行為的報道,為保障有關人士,教會現已報警並交由警方跟進。

 

 

 

聲明承認,聖公會曾於11年前,即2007年11月知悉有數名教友向時任教區總幹事及大主教口頭表示,關注有關牧師涉嫌不當行為。當了解和諮詢法律顧問意見後,已向教友清楚表示當事人可指證事實並跟進事件。聲明續指,後經由該等教友知悉當事人不願意繼續跟進,而有關教友亦沒有透露當事人身份,因此教會無從進一步處理該事件。聖公會重申,十分重視對任何同工行為的指控,有既定程序處理。任何違規或涉嫌不當行為,若涉及刑事者,必定交予警方跟進處理。

 

 

 

管浩鳴向東網表示,既然現時2名教友向傳媒表達事件,鼓勵他們向警方報案,聖公會會全力提供協助。警方發言人表示,灣仔警署今午接獲一名52歲男子報案,表示有傳媒報道指其機構人員曾涉及不當行為,他現階段未能提供詳情,案件列求警調查,由灣仔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跟進調查。警方關注事件,呼籲受害人與警方聯絡。

 

 

 

神職人員涉風化案已非首次,最轟動莫過於前神父劉嘉兒被指於1991年任修士期間,在神父宿舍內猥褻侵犯一名15歲男童,翌晨企圖與他肛交,2003年被裁定4項非禮及企圖雞姦罪名成立,判囚4年半,劉上訴至終審法院仍被駁回,而被性侵犯的男童事後患上精神分裂需定期接受治療,2004年入稟高等法院,透過民事訴訟向天主教香港教區及劉嘉兒索償。

 

 

 

神召會高層領袖潘文信牧師非禮罪成判囚4個月

 

 

 

2013年10月4日

 

神召會高層領袖、華惠神召會前監督潘文信牧師今早在觀塘法院在非禮罪成立,被判囚4個月,成為又一單羞辱基督、震驚教內的性醜聞。

 

 

 

已婚並育有一女的潘文信為華惠神召會前監督被揭發9年前已開始在教會內非禮女教友。其中一名當年僅16歲的女教友於2004年4月自覺鬼附求助潘文信時,潘文信藉詞祈禱,趁其閉眼之時伸手入其上衣及胸圍內非禮,觸摸胸部、乳房及頸部,維持約15分鐘,一周後重施故技。

 

 

 

當時女教友以為是祈禱一部份,故無向人提及。今年3月潘文信向教會辭職並自白涉非禮案時,受害教友才向教友透露此事。

 

 

 

受害女教友9月曾向法官求情,表示早已原諒潘文信,並打算邀請他在自己的婚禮上祝福。當時法官已表明潘文信違反誠信,故此仍判監。

 

 

 

潘文信求情時說,自己在涉案的教會由他的外婆創立,自己亦在裡面成長,現他與教會關係連根拔起已經是很大的懲罰。他又表示後悔,望法官考慮他過往的貢獻。法官指摘他濫用受害人對他的信任,但考慮到事主已原諒被告,因而減輕刑罰。

 

 

 

而另一女教友亦曾於09年8月至今年3月間祈禱時被潘文信非禮,但同時和盤托出二人婚外情關係。她曾與潘文信在教會旅遊其間在酒店調情,因而被法官認為二人關係不單純,無法證明是不情願情況下被非禮,最後四項非禮罪名被撤銷。

 

 

 

潘文信於今年3月16日離職。華惠神召會刊離職消息,指其在外一切言論及事務與教會無關,後他於3月27日被警方拘捕。

 

 

傳教士犯了罪,然後就講基督徒並不是自認「善良及清高」的人,他們只是一群承認自己有罪的人

 

4. 麥文本 2019-03-13 11:46:59

閣下宣稱個別傳教士犯錯,罪大惡極,然而這只是說明人性的本質醜惡;請問那一個宗教沒有劣行?那一個政治理念沒有貪官?那一個文化歷史沒有暴君,那一個教育系統沒有失德的老師及學生? 

對於閣下的提問已經儘量回應然而詢問閣下的問題從來都石沈大海要知道以下是閣下提出的論點不能自圓其說就要承擔責任去澄清不能逃避如果沒有回覆就完全喪失了說服力

  •        閣下宣稱宣教士利用鴉片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憑愛心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採用鴉片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採用鴉片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        閣下亦宣稱宣教士強行勒索房地產大量霸佔田地擴展教會勢力因而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同樣憑愛心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霸佔田地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霸佔田地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        閣下宣稱孔子的學說是救恩然而孔子只有教導為人要做有道德修養的君子請問他的救恩是什麼
  •        閣下宣稱耶穌復活是謊言然而每年都有復活節假期紀念耶穌復活原因何在
  •        閣下宣稱基督教學校強逼學生修讀聖經科目,然而這是基督教學校十分清晰的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如果家長不認同的話,可以另擇政府、其他宗教或無任何宗教背景的學校讓子女接受教育但是普遍來說,基督教學校是高質素的首選學校家長千方百計為子女爭取入學請問原因為何
  •        閣下宣稱醫院有基督教傳道人探望病人然而其他宗教信徒不能去探望要知道探望病人是愛心和關顧的表現而香港是信仰自由的地方請問有什麼法例禁止其他宗教信徒探望病人
  •        閣下宣稱基督教破壞中華文明阻礙中國人拜祖先和先賢然而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要孝敬父母那麼請問這與中華文化有什麼衝突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恐怖組識 然而恐怖組識恐怖份子」組成的過各種極端的暴力行為引起關注或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張但聖經講的是愛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殺人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恐怖組識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淫教然而淫教是假借神的名,透過性交表達愛意但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姦淫嚴禁非婚姻的性行為破誡的人就會被嚴懲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淫教
  •        閣下宣稱因個別錯誤事件,基督教是騙子組織,然而閣下會否因學校有個別缺德的老師及學生而取消教育制度?會否因世界有個別民選總統貪污弄權而否定民主?會否因中國歷史有個別昏君與暴君而抹殺中國文化?會否因樓價曾經下跌而拒絕置業?會否因父母責罵而背棄他們?
  • 閣下宣稱聖經教導錯誤例如 1. 詩篇19:6說太陽環繞地球運行實際上只提及日出與日落的現象); 2. 約伯記38:4及詩篇104:5說地球是平坦與固定的實際上指出神創造了物理定律固定天體在太空中的位置與軌跡),然而如果聖經錯誤的話為何會在約伯記68:7匪夷所思地說「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        閣下宣稱大爆炸創造了宇宙然而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確的話那麼天天都會有大爆炸,有新的宇宙產生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請問原因為何 

以上的問題請不要害怕回答亦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如果不知道答案只要說不知道就可以了

 

5. 港人 2019-03-13 14:31:23

"請不要害怕回答,亦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如果不知道答案,只要說不知道就可以了!" 這段謬話真是颠倒黑白、胡言亂語。

 

6. 麥文本 2019-03-13 14:42:32
一個自我掩眼的人,看不到燦爛的太陽;一個自我掩耳的人,聽不到動聽的音樂;一個自我掩口的人,吃不到美味的食物;但是一個只會控訴的人,沒有平安;一個胡言亂語的人,沒有真理;一個沒有愛心的人,沒有喜樂;一個自我掩沒良知否認神存在的人,得不到神所賜的偉大救恩!
7. 港人 2019-03-14 14:32:57

你的所謂耶稣是個文盲,字都不識幾個,你班巫人(傳教人)吹水兼吹牛,散播謠言,無中生有,编織謊話二千年不面紅,歷來數不勝數的騙財騙色又臭史密冚,一有人揭露你班巫人就講針對性收集基督教不光彩的一面,就是有偏見和戴了有色眼鏡。 你班巫人不做壞事,何怕之有?

又話基督教有貢獻的一面,  例如講辦學校,教會辦幾百間學校是有目的的,不是出於善心,而是以此方法強迫所有學生必須修讀所謂

"聖經"。

 

中國古訓:積德要無相布施就是不要宣傳,宣傳生怕無人知道, 就是無德,遑論強迫他人接受任何無理要求如強迫所有學生必須修讀所謂"聖經"以達洗腦、操控他人。  所說的基督教有貢獻的一面,是不符事實!

任何人包括基督徒犯罪,神自會懲治?又是謊言,呃人不用本錢,你班巫人騙財騙色,幾時你的瘟神出現過懲治犯罪者?

話人散播謠言,無中生有?

BBC報導說:

George Pell: Cardinal jailed for child sexual abuse in Australia

Cardinal George Pell has been jailed for six years after being convicted of sexually abusing two boys in Australia.

 

The former Vatican treasurer is the most senior Catholic figure ever to be found guilty of sexual offences against children.

 

Pell abused the 13-year-old choir boys in a Melbourne cathedral in 1996, a jury ruled last year.

 

The cardinal, 77, maintains his innocence and has lodged an appeal.

 

In sentencing Pell on Wednesday, a judge said the cleric had committed "a brazen and forcible sexual attack on the two victims".

 

"Your conduct was permeated by staggering arrogance," said Judge Peter Kidd.

 

In December, a jury unanimously convicted Pell of one charge of sexually penetrating a child under 16, and four counts of committing an indecent act on a child under 16.

 

His conviction has rocked the Catholic Church, where he had been one of the Pope's closest advisers.

Pell will be eligible for parole after three years and eight months. His appeal will be heard in June.

 

One of Pell's victims said it was hard "to take comfort in this outcome" with the cleric's appeal looming.

 

What did the court hear previously?

Prosecutors said that Pell had abused the boys following a mass in St Patrick's Cathedral in 1996, when he was archbishop of Melbourne.

 

After telling them they were in trouble for drinking communion wine, Pell forced each boy into indecent acts, the court heard. He abused one of the boys again in 1997.

 

The trial heard testimony from one of the victims. The other died of a drug overdose in 2014.

What did the judge say?

Judge Kidd said Pell's crimes were particularly callous because of a "stark" power imbalance.

 

"You were the archbishop of St Patrick's Cathedral - no less - and you sexually abused two choir boys within that cathedral," he told the County Court of Victoria.

 

"You even told your victims to be quiet because they were crying."

 

The judge said he had considered Pell's age and health in determining the sentence. Each of the five charges had carried a maximum 10-year jail term.

 

Judge Kidd added that Pell should not "be made a scapegoat" for wider failings within the Catholic Church.

What's been the reaction?

Pell's surviving victim - who cannot be named - welcomed the sentence but said it was difficult "to feel the gravity of this moment".

 

"There is no rest for me. Everything is overshadowed by the forthcoming appeal," he said in a statement read by his lawyer.

 

The father of the deceased victim said he was disappointed in the sentence, but was glad to see Pell jailed.

 

"I watched him walking out of that court and I thought to myself: 'Well, I'm going to sleep in my bed tonight, where are you sleeping?'" he told reporters.

What is the wider picture?

The sexual abuse of children was rarely discussed in public before the 1970s, and it was not until the 1980s that the first cases of molestation by priests came to light, in the US and Canada.

 

In the decades since, evidence of widespread abuse has emerged globally. In Australia, an inquiry heard that 7% of the nation's Catholic priests had abused children.

An inquiry examining institutional sex abuse in Australia has heard 7% of the nation's Catholic priests allegedly abused children between 1950 and 2010.

 

In one religious order, over 40% of church figures were accused of abuse.

 

Over 4,440 people claim to have been victims between 1980 and 2015, the Royal Commission into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Child Sex Abuse was told.

One victim said he was sexually abused by his Catholic Christian Brother teacher in his "font-family: Helvetica;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4pt;">

 

In another case, the inquiry heard allegations that a priest threatened a girl with a knife and made children kneel between his legs.

 

'Children punished'

The full scale of the problem emerged on Monday, when the commission released the statistics it has gathered.

 

Gail Furness, the lead lawyer assisting the commission in Sydney, said more than 1,000 Catholic institutions across Australia were identified in claims of sexual abuse, with a total of 1,880 alleged perpetrators between 1980 and 2015.

 

The average age of the victims was 10.5 for girls and 11.5 for boys. On average, it took 33 years for each instance of abuse to be reported.

The victims' stories were "depressingly similar", Ms Furness said.

 

"Children were ignored or worse, punished. Allegations were not investigated. Priests and religious [figures] were moved. The parishes or communities to which they were moved knew nothing of their past."

 

Anthony and Chrissie Foster, the parents of two girls who were abused by their parish priest, said the Catholic Church had shown "no mercy, no remorse. Nothing."

 

"For so long this has been the way they acted to hide perpetrators, to move them on, with no regard for children whatsoever, that other children have become victims, and suffered this terrible fate," they told ABC news.

 

Abuse survivor Andrew Collins told the BBC it had been "drummed into his head" by the four men who abused him between the ages of seven and 14 - two teachers, a priest and a Catholic Brother - that he was the one who had "done wrong".

 

"I did try to tell my mum once and she said it was absolute rubbish and a man of God would never do such a thing," he said.

 

'Shocking, tragic, indefensible'

The royal commission also detailed the number of abuse claims against 10 religious orders, with data showing that four orders had allegations of abuse against more than 20% of their members.

The commission, Australia's highest form of inquiry, is also investigating abuse at non-religious organisations.

 

It has previously heard harrowing testimony from scores of people who suffered abuse at the hands of clergy.

 

Percentage of church figures behind alleged abuse, 1950-2010

Religious institution

Percentage

St John of God Brothers

40.4

Christian Brothers

22.0

Salesians of Don Bosco

21.9

Marist Brothers

20.4

De La Salle Brothers

13.8

Patrician Brothers

12.4

Society of Jesus

4.8

Missionaries of the Sacred Heart

3.3

Sisters of St Joseph of the Sacred Heart

0.6

Sisters of Mercy (Brisbane)

0.3

Source: Royal Commission into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Child Sexual Abuse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