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36
神與人的關係
耶穌的預言(4)
麥文本
2019年4月2日

末世的現象

世界與教會的歷史發展都不約而同指向世界的終結,而耶穌亦提到我們要留意有九個關於末世的現象(太24:3-14

  • 宗教的迷惑——有好些人冒耶穌的名招搖,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而現時的教會對信仰各有偏差,有不同的觀點和詮釋,各門各派都堅持己見;
  • 打仗和打仗的風聲,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戰爭——例如侵略,內戰和宗教戰爭;
  • 饑荒——「資源過度開發」(over-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和「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引致饑荒發生;
  • 地震——天災與和地震越來越頻密,亦越來越嚴重;
  • 信徒陷在患難裡,被人殺害,為神的名被萬民恨惡——信徒會受逼害甚至殉道;
  • 很多信徒會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信徒會離開教會,並且會互相批評和攻擊;
  • 不法的事增多,人的愛心漸漸冷淡——人犯的罪惡越來越殘暴;而人性亦趨向「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缺乏愛心;
  • 假先知的出現——很多關於「治世良方」、「理想教會」「世界末日」的預言;和
  • 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隨著宣教士的傳福音工作,福音基本上已經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末世論 

末世的現象發生,表示末世的日子快要來臨,會有以下的事件發生: 

  • 耶穌再來——「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24:31);
  • 「敵基督」(Anti-Christ)的出現——「你們曾聽見說,那『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從此我們就知道如今是末時了」(約一2:18);
  • 「大災難」(Tribulation——「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太24:21);
  • 信徒「被提」(Rapture——「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4:16-17);
  • 「千禧年」(Millennium)國度——「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他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20:4);
  • 「哈米吉多頓」(Armageddon——正邪的最後大決戰,神將會擊敗魔鬼和「天下眾王」(啟16:12-16);
  • 最後的審判——無論在生的和離世的,神都會審判他們。得救的信徒會永生;不得救的會永死;「因為祂來要審判遍地。祂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公正審判萬民」(詩98:9);和
  • 「新天新地」——得到永生的信徒會與神永遠一同住在「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神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21:1-4)。 

世界就會這樣完結,由「新天新地」取代。 

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1. 港人 2019-04-03 09:54:34
講多無謂歪理連編,巫人麥本文你承認不知道扮知道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作虛構故事,不合邏輯,不知道扮知道,謊話歪理說了千萬遍,然後自欺欺人,最後自己也信了,這就是巫人麥本文

二千年來,宣教士傳揚禍音到全世界,顛倒是非,虛構故事,生拉硬扯,胡亂類比,指鹿為馬,說黑成白,虛偽蠱惑世人,愚弄良民,騙財騙色,更權,殺人放火,壞事做盡,販賣鴉片,毒人謀財 喪心病狂, 全無底線,臭史密冚 


揜住良心做,無恥!

日講耶穌,夜講耶穌,食飯耶穌,睡覺耶穌,屙尿耶穌,屙屎耶穌,放屁耶穌耶穌前,耶穌後,耶穌左,耶穌右,耶穌上,耶穌下,開口耶穌,閉口耶穌,出世又耶穌,嫁娶又耶穌,生病又耶穌,死人又耶穌洗腦愚人,無惡不作知廉恥

教士=巫人=衣冠禽獸=麥本文

基督教邪門。
2. 麥文本 2019-04-03 10:16:26

對於閣下的提問已經儘量回應然而詢問閣下的問題從來都石沈大海要知道以下是閣下提出的論點不能自圓其說就要承擔責任去澄清不能逃避如果沒有回覆就完全喪失了說服力

  •        閣下多次宣稱宣教士利用鴉片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二千年前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採用鴉片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採用鴉片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 閣下亦宣稱宣教士強行勒索房地產大量霸佔田地擴展教會勢力因而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同樣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霸佔田地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霸佔田地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        閣下宣稱孔子的學說是救恩然而孔子只有教導為人要做有道德修養的君子請問他的救恩是什麼
  •        閣下宣稱耶穌復活是謊言然而每年都有復活節假期紀念耶穌復活原因何在
  •        閣下宣稱基督教學校強逼學生修讀聖經科目,然而這是基督教學校十分清晰的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如果家長不認同的話,可以另擇政府、其他宗教或無任何宗教背景的學校讓子女接受教育但是普遍來說,基督教學校是高質素的首選學校家長千方百計為子女爭取入學請問原因為何
  •        閣下宣稱醫院有基督教傳道人探望病人然而其他宗教信徒不能去探望要知道探望病人是愛心和關顧的表現而香港是信仰自由的地方請問有什麼法例禁止其他宗教信徒探望病人
  •        閣下宣稱基督教破壞中華文明阻礙中國人拜祖先和先賢然而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要孝敬父母那麼請問這與中華文化有什麼衝突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恐怖組識 然而恐怖組識恐怖份子」組成的過各種極端的暴力行為引起關注或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張但聖經講的是愛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殺人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恐怖組識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淫教然而淫教是假借神的名,透過性交表達愛意但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姦淫嚴禁非婚姻的性行為破誡的人就會被嚴懲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淫教
  • 閣下宣稱個別傳教士犯錯,罪大惡極,然而這只是說明人性的本質醜惡;請問那一個宗教沒有劣行?那一個政治理念沒有貪官?那一個文化歷史沒有暴君,那一個教育系統沒有失德的老師及學生?
  •        閣下宣稱因個別錯誤事件,基督教是騙子組織,然而閣下會否因學校有個別缺德的老師及學生而取消教育制度?會否因世界有個別民選總統貪污弄權而否定民主?會否因中國歷史有個別昏君與暴君而抹殺中國文化?會否因樓價曾經下跌而拒絕置業?會否因父母責罵而背棄他們?
  • 閣下宣稱聖經教導錯誤例如 1. 詩篇19:6說太陽環繞地球運行實際上只提及日出與日落的現象); 2. 約伯記38:4及詩篇104:5說地球是平坦與固定的實際上指出神創造了物理定律固定天體在太空中的位置與軌跡),然而如果聖經錯誤的話為何會在約伯記68:7匪夷所思地說「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        閣下宣稱大爆炸創造了宇宙然而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確的話那麼天天都會有大爆炸,有新的宇宙產生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請問原因為何 

以上的問題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如果不知道答案只要說不知道就可以了

3. 港人 2019-04-03 10:17:32



鴉片教又出動騙人


日講耶穌,夜講耶穌,食飯耶穌,睡覺耶穌,屙尿耶穌,屙屎耶穌,放屁耶穌耶穌前,耶穌後,耶穌左,耶穌右,耶穌上,耶穌下,開口耶穌,閉口耶穌,出世又耶穌,嫁娶又耶穌,生病又耶穌,死人又耶穌洗腦愚人,無惡不作知廉恥


引述:《美国研究》2007年第3期

 

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

 

甘开鹏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资料,对美国传教士对西方对华鸦片贸易的看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9世纪30年代,日益猖獗的英美对华鸦片贸易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不仅迫使清政府对鸦片采取严禁政策,来华美国传教士对这种贸易的批评与谴责也日益严厉。美国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观对美国国内舆论及《望厦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然而,《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扭转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鸦片贸易的最终合法化。

关键词:美国外交 中美关系  晚清时期 美国传教士 鸦片贸易政策

  19世纪上中叶,美国传教士开始来华传播基督教。由于猖獗的对华鸦片贸易严重地阻碍了基督教事业在中国的发展,美国传教士从基督教的道德原则出发,对鸦片贸易不断进行谴责,此举对美国国内反对鸦片贸易的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早期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第一个正式条约的签订及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的考察,对美国传教士在西方对华鸦片贸易问题上的态度及其演变,以及它在中美关系史和鸦片贸易最终合法化上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

    发生在康熙时期的中国通过礼仪之争产生了对基督教传入进行限制的后果,到了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开始严令禁教,乾嘉道时期则在进行禁教的同时又实行了程度不同的禁海政策。中国对外贸做了严苛的规定,“任何胆敢违犯中国朝廷禁令者必将面临严厉的制裁,对外国传教士尤其如此。”【注释】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71页。【注尾】在清朝严厉的禁教政策下,鸦片战争前美国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数量显得寥寥无几,仅在1820年由美部会正式聘请1807年已来华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任差会通讯员。直到1829年9月,埃力亚·裨治文(E.C.Bridgman)自神学院毕业后接受美部会的聘请赴中国传教,与“海员之友社”传教士雅裨理(David Abeel) 一起,前往中国广州,成为美国来华传教士第一人。裨治文为了实现其传播基督教福音、了解中国的理想, 决心“立意传道, 方旷览诸俗, 以验生平所学之是, 兼以予所见所闻者, 播之异土。”【注释】Michael C. Lazich, E.C. Bridgman (1801~1861): America’s First Missionary to China (Lewiston, N. Y.: Edwin Mellen Press, 2000), pp.73~89.【注尾】 
裨治文到广州后, 清政府禁教政策没有改变,外国人活动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裨治文并没有因中国禁教而放弃信念, 他极力为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奔走。 在马礼逊的倡议和鼎力支持下, 裨治文和欧美来华传教士一道于1832年5月创办《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裨治文被推选担任该报主编,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巴驾等参加编撰工作。【注释】裨治文:《大美联邦志略》(上卷),上海·墨海书馆版,1851年,第64页。【注尾】该刊物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风俗、山川地理、军队装备、矿藏物产等进行详细调查和介绍,也报道中外贸易、外国人在华活动和讨论对华政策等。为了突出办刊特色, 裨治文还在创刊号上概括地提出该刊研究的四个方面: 第一,有关中国自然经济、地理位置的情况;第二,中国的商业发展情况, 特别是中外通商贸易情况;第三,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情况, 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法律等;第四,研究中国的宗教事业的发展状况。【注释】仇华飞:《裨治文与〈中国丛报〉》,载《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第46~72页。【注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帮助西方尽快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接受基督教文明, 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形态,为建立其想象的“平等”的中外关系打下基础。这也是裨治文等欧美来华传教士和商人创办《中国丛报》的指导思想。 
裨治文是最早关注中国鸦片贸易问题的西方传教士之一,对鸦片的流弊表示了极大的愤慨。由于政治原因,以及其密友罗伯特·莫里森和许多其他在华新教传教士受雇于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裨治文谨慎地避免公开其观点,要求美部会不要轻易将其对鸦片贸易的观点发表在《传教士先驱》(Missionary Herald)杂志上,以避免与英国当局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当裨治文在中国的声望逐渐扩大之后,他开始更为公开地抨击鸦片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主要赞助人是坚定拒绝参与鸦片贸易的纽约慈善商人奥立芬(D. W. C. Olyphant)。1932年3月,他在《传教士先驱》发表文章抨击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将鸦片描述为“折磨中国社会最大的罪恶之源”,并对中国毒品严重泛滥进行了深度描写。这是美国传教士首次公开地在西方杂志上评论在华鸦片贸易问题,也是第一次使美国公众震惊地了解西方商人在中国的鸦片走私活动。【注释】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注尾】《中国丛报》从1837 ~1840 年也发表了多篇反对鸦片贸易的文章,作为西方国家了解在华鸦片贸易罪恶的主要窗口,《中国丛报》对早期美国国内反鸦片贸易舆论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中,裨治文撰写的《对华鸦片贸易史》、《论当前鸦片贸易危机》等是当时很有分量的谴责文章。在1839 年发表的《论当前鸦片贸易危机》一文中,裨治文呼吁,要“首先讨论重大的道德问题”。他强调,造成鸦片危机的首要原因是英印政府“低下的道德状态”,而且“孟加拉( 英人) 的道德水平也就是其祖国( 即英国,引者注)的道德水平”;鸦片贸易使英国这样一个“主要基督教国家”, 处于“与她的责任和荣誉不相称的地位”,而中国的“异教徒政府在反抗由一个基督教民族施加的道德沦丧的诱惑时所表现出来的原则性力量”,则必将“发挥它的作用。”【注释】Bridgman, “Sin Pun Keen Yang Y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 7, November 1838, p.391.【注尾】 
鸦片战争前夕,鸦片输入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1800~1804年间,鸦片输华量每年平均3500箱;1820~1824年间,每年平均增至7800箱。到1838~1839年间,竟达35500箱。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吸食鸦片之风,由达官贵人殃及绅商百姓及军队官兵。魏源曾说:“今则蔓延中国,横被海内,稿人形骸,患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注释】吴义雄:《基督教道德与商业利益的较量:1830年代来华传教士与英商关于鸦片贸易的辩论》,载《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第99~106页。【注尾】1836年,清朝政府高级官员就解决国内鸦片泛滥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甚至考虑到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可能性。以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为首的官员主张,“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变通办理”;提出取消鸦片输入的禁令,“乃用旧制度,准予夷商将鸦片照药料纳税”,以达到鸦片走私的不禁而绝。但以内阁学士朱峥等为首的官员则上奏批驳驰禁论,指出鸦片“消弱中原”,“毒害中华”,必须严禁。【注释】黄爵滋:《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齐思和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6~219页。【注尾】裨治文也期望尽可能地促进鸦片贸易问题的公开讨论,并决定在《中国丛报》开辟一个研究和争辩鸦片贸易问题的专栏。1836~1837年间,裨治文和卫三畏在《中国丛报》刊登了17篇有关中国鸦片贸易历史和现状的文章,其中多数文章阐述了鸦片对中国道德、商业和政治生活所产生的罪恶影响。裨治文本人也针对鸦片种植和贸易撰写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评论文章。他相信“博识的公众将显而易见地认识到鸦片贸易的罪恶,并期望终止这种贸易”。在《罂粟之耕作》(Cultivation of the Poppy)一文中,裨治文参考了西方鸦片研究文献,评论了罂粟的耕作方法和加工程序,描述了它在英国殖民地印度的耕作及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注释】Bridgman, “Cultivation of the Poppy,” Chinese Repository, Vol. 5, February 1837, p.473.【注尾】然而,裨治文当时还未非常直接地抨击对鸦片贸易应承担主要责任的一些西方商人或政府官员,因为一些鸦片走私商人如英国商人威廉·加尔帝(Willianm Jardine)、怡和洋行马地臣(James Matheson)及兰斯洛特·登特(Lancelot Dent)等都是裨治文及其同事所成立的慈善组织的主要赞助人。尽管如此,裨治文还是尽其所能地揭露鸦片贸易对中国民众所造成的危害,并援用中国学者的论述认为“鸦片吸食是由外国人播散于国人之中的悲惨的灾害……。”【注释】Bridgman, “Sin pun keen yang y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 7, November 1838, p.391.【注尾】然而,裨治文、卫三畏等人的努力及《中国丛报》的呼吁无法阻止鸦片贸易走私活动。英国在华公司通过英国政府高级官员轻易地压制了国内反鸦片贸易舆论,挫败了推动英国政府单方面终止在华鸦片贸易的努力,而美国的一些公司(如拉塞尔公司)也逐渐地卷入了非法的鸦片贸易活动,并与英国联合,抵制反鸦片贸易的舆论和行动。 
道光皇帝深感鸦片输入将造成军队瓦解、财源枯竭的严重威胁,1836年10月下令各省严禁鸦片,“务期净尽根株”。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奉旨抵达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合作开始查禁鸦片。 
在清政府禁烟运动开始之后不久,1837年3月24日,部分美国在华商人集体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请愿书。以奥立芬为首的在华美国商人在请愿书中宣称了他们反对鸦片贸易的坚定立场,表示“无论是从道德的和慈善的方面来考虑,还是仅仅从商业贸易的角度考虑,我们都非常希望看到鸦片贸易和鸦片吸食在中国的结束。”该请愿书也向美国政府告知在华美国商人同意与林则徐具结保证书的决定,声明他们相信中国政府禁烟运动的决心,将会“进一步禁绝鸦片贸易。” 美国在华商人向美国国会所呈递的请愿书实际上包含了裨治文、卫三畏等美国传教士所长期追求的心愿,尽管他们意识到鸦片贸易问题可能会引发中英两国的矛盾激化,但他们还是将这一行为看作是迈向结束鸦片贸易的“一大步”。因此,裨治文在向美部会呈递报告时写道:“鸦片……正向走私者显示法律效力。我们相信鸦片走私者已受到致命的打击,英国、印度及基督教界现在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鸦片贸易的罪恶性。”接着,裨治文又在《中国丛报》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当西方国家适时地觉察到这些他们长期以来所纵容的可怕罪恶时,他们不仅将终止以前的活动,也将像真正的基督教博爱主义者一样努力弥补其所造成的悲哀。”【注释】Charles C. Stelle, “American Opium Trade to China Prior to 1820,”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 9, December 1940, p.76.【注尾】 
美国来华传教士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1839年9月,在林则徐收缴鸦片和英国退出广州之后,美国来华传教士向美部会报告了他们在华情况,并阐述了最近中国政府禁烟运动的重大意义。在该份报告中,美国传教士将鸦片描述为“几乎是最大的罪恶,超过了奴隶制度……”,并指出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毒害”导致了目前的中西外交危机。他们断言道,鸦片问题最令人不安的是“外国人、文明国家、甚至基督教教徒已成为从事鸦片供应和销售的主要掮客的臭名昭著事实。”【注释】Bridgman, “Crisis in the Opium Traffic,” Chinese Repository, Vol. 8, May 1839, p.4.【注尾】

    二、传教士对美国鸦片贸易政策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美国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裨治文等美国传教士尤其是《中国丛报》对美国决策层和普通民众的影响。正如早期中美关系研究专家泰勒·德纳特(Tyler Dennett)所说,美国来华传教士在《中国丛报》发表的文章“在美国引起了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博爱主义关注,他们对鸦片贸易罪恶的报道也是影响民众舆论的重要因素之一。”【注释】Tyler Dennett, Americans in Eastern Asia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mpany, 1922), p.102.【注尾】因此,美国政府当时毫不犹豫地公开谴责在华鸦片走私,禁止美国商人从事与鸦片贸易有关的任何商业活动。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代表美部会在广州设立传教士医院的彼得·帕克(Peter Parker)在奥立芬的赞助下返回美国旅行,向美部会和美国公众传递有关中国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的最新信息,将美国来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再次传递给美国普通民众和政府官员。在纽黑文(1637~1638美国清教徒住于此地)逗留数日后,帕克怀着“引起政府高级官员关注中美关系”的目的前往华盛顿,受到了美国总统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和国务卿约翰·福塞思(John Forsyth)的会见,并被引见了颇有影响的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参议员——美国下一任国务卿。韦伯斯特对帕克的观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要求帕克呈递一份报告。在精心准备的报告中,帕克建议美国政府介入中英冲突,调解双方矛盾,他认为,“中国政府只是期望通过一种‘保留颜面’或‘声誉’的和约方式来恢复中英商业贸易关系,同时又能达到终止鸦片贸易的目的。”【注释】Rev. George B. Stevens, The Life,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the Rev. and Hon. Peter Parker. M. D. (Boston and Chicago: Congregational Sunday School and Publishing Society, 1896), p.183.【注尾】 
尽管帕克向韦伯斯特及美国其他高级官员所呈递的建议未能促使美国政府直接介入中英矛盾的调停,但他在向各种组织机构的布道演讲过程中,使中国的鸦片贸易问题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并使中美关系成为国内日益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密切关注这场战争对美国在华利益的潜在影响。同时,为了同鸦片贸易划清界限,美国政府多次强调自己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1842年4月,美国海军准将劳伦斯·加尼率美国东印度分遣舰队抵达中国海面,以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并“阻止和惩罚美国人或其他国家利用美国国旗为掩护所从事的鸦片走私活动。” 1842年4月,加尼到达澳门后发现一些美国商船的确从事着鸦片走私活动。为了向中国政府明确表明美国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加尼率抵达广州后立即致函美国广州领事馆副领事,要求公开通告美国在华商人:“美国政府不支持任何悬挂美国国旗的美国商人在中国港口从事鸦片走私活动,因鸦片走私而引起的法律问题将不可能从美国政府获得任何支持或外交介入。”另外,加尼率还向中国广州总督耆英表示,他将“调查美国商人所从事的鸦片走私活动,不允许美国商人或任何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从事非法走私贸易。”【注释】Charles C. Stelle, “American Opium Trade to China Prior to 1820,”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9, December, 1940, p.8.【注尾】虽然加尼率缺乏有效惩罚鸦片走私者的法律手段,但他还是尽量地向中国政府、美国在华商人表明美国反对鸦片贸易的坚定立场。不同于英国来华商人,许多美国商人也认识到了鸦片贸易的消极影响,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曾说:“我之所以要谴责鸦片贸易,是因为它犹如一座分隔基督教和世界上4亿人民的坚硬壁垒,是那些商品市场的破坏者。”【注释】何大进:《略论早期美国赴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载《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第5~6页。【注尾】鸦片战争时期,尽管许多美国在华商人,甚至美国广州领事馆领事保罗·福布斯(Paul S. Forbes)都涉及鸦片贸易活动,但美国和英国当时对鸦片走私的立场的确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英、美与清政府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也表明了这点。 
19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派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了《南京条约》,10月8日双方又在虎门签订了《虎门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虽然都未提及鸦片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中英两国谈判的重要问题之一。《南京条约》谈判期间,璞鼎查正式提出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问题,耆英在书面答复中说:“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实质上默许了鸦片走私。《虎门条约》签订前,英国政府仍要求将鸦片贸易合法化,但因不同意清政府提出的纳税条件而未达成协议,《南京条约》签订之后,鸦片走私较战前更加猖獗。【注释】有学者将《南京条约》未能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清政府的强烈反对及英国国内日益高涨的反鸦片贸易舆论,最终促使英国放弃了在《南京条约》谈判中坚持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立场,参见Michael C. Lazich,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the Opium Trad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2, June 2006, pp.198~220;Gregory Blue, Opium for China: The British Connection in Opium Regimes of China, Britain, and Japan, 1839~1952 (eds. Timothy Brook and Bob Tadashi Wakabayash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35.【注尾】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其他西方列强趁机派出专使来华瓜分利益。1843年底,美国政府派遣专使顾盛(Caleb Cushing)来华,通过威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美国全权专使顾盛来华使美国传教士看到了一丝希望,期望美国能够通过正式的条约形式来反对鸦片贸易。美部会一向以来都禁止其在东亚的传教士参与任何政治外交活动,但它的执行委员会却对顾盛代表团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关注。1843年6月,美部会秘书长鲁弗斯·安德森(Rufus Anderson)在给裨治文的信中提到:“据我们的理解,美国代表团的外交目标与你们的使命存在着一致性,尽管不完全一样;我们相信,该代表团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宗教教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注释】Michael C. Lazich,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the Opium Trad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2, June 2006, pp.198~220.【注尾】由此可见,美部会对其禁令做出了例外安排,允许美国来华传教士参与美国代表团在华期间的政治事务,并为其提供极为关键的咨询和翻译服务。安德森还特别向美国政府代表团推荐了裨治文及精通中国事务的帕克,协助顾盛进行中美条约谈判。实际上,顾盛赴华前夕,国务卿韦伯斯特在给他的训令中强调说:“要表白得清清楚楚:美国政府不但不支持它的公民做任何种类的走私,而且宁愿放弃对这类商人的一切管辖权,也不会出面袒护,使他们不承担他们本身非法行为的后果。”【注释】何大进:《略论早期美国赴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第8页。【注尾】 
经过初步的商议,裨治文和帕克等提出了一个协议草案。其主要条款成为最终中美《望厦条约》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对美国传教士来说至关重要的条款,即与非法走私相关的条款。最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该条约规定美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比《南京条约》的规定有所扩大;并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传教,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中英《南京条约》规避了有关鸦片贸易问题,但中美《望厦条约》的本文和附粘税则中,都明确规定了鸦片为违禁品。条约第33款规定:任何美国公民“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该条款是英美两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的重大差异,也是美国来华传教士长期反对鸦片贸易活动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结果。 
令美国传教士失望的是,鸦片贸易问题并没有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而终止,《南京条约》第9条规定:“凡因与英人有关,或在鸦片战争中与英国事被监禁者,亦全部释放。”中美《望厦条约》则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由此,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这就导致了条约中有关禁止鸦片走私的条款成为空文。根据条约,清朝政府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让美国传教士或多或少看到了进一步在中国传教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鸦片战争最终未能禁绝鸦片贸易所带来的严重挫折感。尽管美国专使顾盛及其传教士顾问裨治文等真诚地期望通过官方承认鸦片贸易的非法性来禁绝鸦片走私,但美国政府从未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来限制在华美国公民的鸦片走私行为,在《望厦条约》签订之后,鸦片走私有增无减,美国来华传教士期望通过条约来终止鸦片贸易的幻想最终破灭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传教士在促使美国政府公开反对鸦片贸易、禁止鸦片走私方面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鸦片战争之后,美国传教士对西方鸦片走私者的抨击似乎在逐渐减少,有的历史学家据此认为,美国传教士已“迅速转变立场”,将鸦片战争的不公正结果解释为上帝为该民族的最终拯救所做出的不可避免、难以预测的安排。【注释】Clifton Jackson Phillips, Protestant America and the Pagan World: The First HalfCentury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1810~1860 (Cambridge, Mass.: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189.【注尾】 美国传教士将鸦片贸易合理化的态度转变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鸦片贸易的道德谴责,但这种态度的转变的确表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无奈地默许了鸦片走私的继续扩张。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中国丛报》有关鸦片走私抨击的文章也基本上停止刊登了,但为鸦片贸易寻找合理化根据的文章却多了起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既不敢再“禁烟”,又不便宣布“驰烟”,清朝贪官污吏也纵容着鸦片走私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驳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注释】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注尾】 鸦片走私实际上变成一种公开的、畅通无阻的贸易。据英国公布的《1849 年中国各口贸易报告》说:“目前中国每年鸦片消费量约为五万箱,……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北方(当时英人称广州以北地方为北方) 消费量占五分之二, 以广州为主要市场的南方消费量占五分之三。”【注释】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6~420页。【注尾】 
                                                                                                                                                                        三、《天津条约》:传教士鸦片贸易观及美国对华鸦片政策的转变

  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量迅速增加,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根据马士《关系史》第一卷表庚中的统计数字,1845年鸦片输入量已达到32859.5箱,其中仅英国对华输出鸦片总值每年就高达500~700万英镑,大大超过其对华工业品输出的总值,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上沉重的封建剥削,人民极端贫困,更无力购买西方工业品。为保持高额利润的鸦片贸易并且使之合法化,同时扩大工业品的销售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英国政府,一方面提出所谓的“修约”要求,一方面寻求策划新的侵华战争。【注释】孙玮、张礼恒:《新编中国近代史教程》,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3页。【注尾】 
根据《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西方传教士在各个通商口岸建立了教堂,进行传教,此时,美国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却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他们仍然关注着鸦片贸易对中国民众的致命性影响,但他们开始更多强调因鸦片走私而导致中国民众对在华西方人态度的消极影响。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民众通常将西方鸦片走私与基督教传教士联系起来,认为西方传教士放纵鸦片在中国的泛滥,是鸦片走私的帮凶。在许多新开放的条约港口,西方传教士经常被中国人认为是借着基督教传教幌子从事一些非法贸易活动,并且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也在日益减少。美国传教士在各个通商口岸的传教经常受到鸦片问题的困扰。莱曼·皮特(Lyman Peet)在日记中写道:“在我的传教中,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鸦片问题,经常被中国人责问鸦片走私的深重罪恶问题”。裨治文的密友威廉·艾奇逊(William Aitchison)也提到,在上海传教期间,鸦片是“最经常受到质疑的话题”,已成为“基督教传播最为可能的障碍”。【注释】Ellsworth C. Carlson, The Foochow Missionaries, 1847~188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70.【注尾】 1851年,卫三畏在《中国丛报》上发表文章,试图解释在中国新开放港口布教效果甚微的原因。他提到:“基督教教徒在中国布教的挫折主要是由于上帝对在此传教事业的反对,也基于基督教声誉与鸦片走私联系在一起的原由。”【注释】S. Wells Williams, “An Essay on the Opium Trad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20, July 1851, p.485.【注尾】 由于鸦片的危害性和非法性及西方商人从事鸦片走私的事实,西方来华传教士成为谴责的主要目标,基督教的声誉也因而受到极大的诋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美国传教士认为,鸦片贸易已成为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障碍。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传教士并没有因为鸦片贸易成为基督教在华传播的障碍而积极地要求本国政府禁绝鸦片走私,相反,许多传教士开始考虑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途径。传教士为其立场转变所寻找到的合理化依据是,鸦片贸易合法化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与现行禁烟体制相联系的腐败行为,也可消除中国人对基督教的质疑。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显著转变也在《中国丛报》所刊登的文章上表现出来。一位商人匿名发文为鸦片合法化辩护,该文提到了现存体制“支持大量海盗和走私者从事最为可怕的、凶残的贸易活动,……如果鸦片本身没有罪恶,那么这就将使从事走私鸦片的人蒙受羞辱”;而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未能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使得在华商人被中国人看成是“不受约束的流氓”。文章辩解道:“中国商人在与我们交往过程中,忽视了我们所有的良好行为,却时常谴责我们(鸦片走私)的主要过错。”【注释】“The Opium Trade: Proposition of a Merchant to Legalize or Abolish the Traffic,”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6, January 1847, p.40.【注尾】 虽然裨治文和卫三畏等并不期望过于草率地改变他们在鸦片贸易上的立场,但他们明显地表示愿意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在另一篇支持鸦片合法化文章的序言中,他们写道:“尽管我们不能,至少目前不能表达赞成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观点,更不能断言:如果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及其引起的罪恶将会消失的论点。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整个鸦片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地、各个方面的探讨,我们邀请读者们参与,将这个问题阐述清楚”。【注释】“The Opium Trade: Remarks on the Character of the Traffic,”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6, April 1847, pp.179~180.【注尾】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中国丛报》又刊登了几篇支持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文章,显然,该报的编辑们开始成为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支持者。实际上,在1855年前后,美国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对中国民众遭受鸦片深重危害的人道主义关怀转变到对因鸦片走私毁坏西方人整体声誉的关注。美国传教士鸦片问题立场的转变对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及美国政府鸦片贸易政策的改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虽然实行“内禁外不禁”的政策, 但并没有完全地废除禁烟法令, 鸦片贸易在某种程度上还受着限制。因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接连要求清政府发布取消禁烟的谕令,均遭拒绝。鸦片贸易既受道德的约束,又涉及政治和经济利益,因而英国政府极力追求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在1842年8月的谈判会议上,璞鼎查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竟无耻声言:“若将鸦片的入口使之合法化,使富户和官吏都可以参加合作,这样便可将走私的方便大加限制,下便人民,上裕国库,岂不甚好。”【注释】利洛:《缔约日记》(齐思和等主编),上海·神州国光社,1964版,第219页。【注尾】 1854年,英使包令重申此项要求,包令在其所谓“变通”条约清折中提出“将鸦片土一项准其一律进口, 报税公允。”清政府代表崇伦遵旨指出:“至通变税则会同变通鸦片进口报税一事, 查贵国既系万年和约, 似不应另有异议。”【注释】中国史学会主编、齐思和等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58页。【注尾】 1857年英外相克勒拉德恩伯爵在给特命全权大使额尔金的指示中, 要求他“以完纳关税把鸦片贸易置于合法地位。”但由于清政府并未解除起禁烟法令,鸦片贸易一直未获得法律上认可,仍属违禁性质,英国政府“以完纳关税把鸦片贸易置于合法化地位”的要求屡遭清政府的拒绝。【注释】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681页。【注尾】 
为了攫取更多的殖民特权,并促进鸦片贸易合法化,1854年英国联合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交涉。要求开发中国内地和沿海各城市;长江自由通航;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内地税等一系列不平等要求,但清政府只同意减轻上海关税,拒绝了其他要求。于是,英、法分别制造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并于1856年10月23日发动了侵略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了迫使清政府屈服,同意进行全面修约,英法联军于1858年4月进攻天津大沽口。美国和俄国采取了“观望”政策,美国在战争一爆发就派遣了专使列卫廉(William B. Reed)赴华,以获取同样的“修约”特权。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各乘兵舰抵达白河口外,并分别照会清政府,提出侵略性条款,要求派出全权大臣进行谈判。 
与前专使顾盛一样,美国专使列卫廉也完全依赖于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和马林进行《天津条约》谈判。在卫三畏等到达天津之前,列卫廉实际上是让裨治文作为临时顾问帮助处理一些政治事务,并评价裨治文是“稳妥而又最重要的顾问。”鉴于美国传教士在整个条约谈判过程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列卫廉后来写道:“若没有他们(传教士)的服务,我在中国将无法迈出一步来履行我的使命,无法阅读、书写或理解中方官方信笺或条约规定。”【注释】Tyler Dennett, Americans in Eastern Asia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mpany, 1922), p.556.【注尾】 
然而,中美《天津条约》在鸦片贸易问题上却保持了沉默,在《天津条约》对鸦片贸易所表现的立场并非意味着列卫廉在条约谈判中忽视了这一问题,列卫廉来华之前是坚决地反对鸦片贸易的,并受美国政府指示要在新条约中重申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但是,当他到达上海之后,列卫廉发现多数外国在华居民包括美国传教士都认为,鸦片贸易合法化是消除鸦片走私、禁绝鸦片吸食的优先考虑途径之一。毫无疑问,列卫廉的传教士顾问也同样持有这种观点,1858年3月,卫三畏在他的日记中就写道:“(中国官员)引证了第六条反对英国人的戒律,宣称他们绝对不会信仰基督教,因为西方人正为了获利而用鸦片杀害中国人。”【注释】F.W. Williams,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Samuel Wells Williams (New York & London: G. P. Putnam's Sons, 1889), p.175.【注尾】 中国民众将基督教与鸦片走私联系起来的态度使多数美国传教士大为恼火,也更加使他们坚信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缓解中国民众对西方人及基督教仇视的重要方式之一。 
美国传教士的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列卫廉对鸦片贸易的立场及后来中美条约谈判的主要内容。列卫廉清楚地认识到,要迫使清朝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就必须采取武力威胁,而这是与他本人的政治价值观及美国政府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完全相违背的。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是一种“观望”政策,即依靠英法联军的武力威胁,以“最惠国待遇”条款攫取更多的殖民地特权。基于这种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列卫廉在天津条约谈判过程中始终避免涉及鸦片贸易问题,而决定以一个更为详细的补充性商业协议来解决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问题。 
1858年6月初,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了谈判。英、法代表骄横要挟,俄、美代表则扮演“调停人”的角色从中渔利。迫于英法联军的武力威胁,清政府在天津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在议和谈判中,英国外相克勒拉德恩伯爵指示全权特使额尔金通过谈判,达到“以完纳关税把鸦片贸易置于合法地位”的目的,【注释】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618页。【注尾】 从而顺利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清政府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达成“和议”,在中方代表大学士桂良等即将赴沪谈判前,1858年8月27日,咸丰皇帝密令其在谈判中可以全免洋货关税与鸦片弛禁为条件,换取罢议公使驻京等条款,“为一劳永逸之计”。【注释】《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28页。【注尾】 1858年10月13日,中英上海税则谈判中额尔金正式提出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要求,清政府接受了这一屈辱条款。同年11月,清政府在上海又同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该条约第五款规定:“‘鸦片’改名‘洋药’,准其进口,每百斤交纳进口税三十两。向来洋药……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从此,鸦片贸易合法化。对于这一条约,时任外交官兼翻译的卫三畏评论道:“为了不准这种毒品通过海关进口,中国政府曾经进行了长期的抵抗,现在却已让步;以南京条约而结束的鸦片战争终于胜利了。那些可尊敬的英国商人和政府自此以后再也不必为走私这项商品而感到耻辱了。【注释】中国史学会主编、齐思和等编:《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87页。【注尾】 ……我确信这是对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的最好处置,对于这一荒唐的罪恶闹剧来说,合法化是更为可取的方式;鸦片公开的进口使我们也更为心安,再也不需要鸦片驳船和贿赂毒品巡视员了。”【注释】F.W. Williams, pp.291~292.【注尾】 这是卫三畏等美国传教士在将鸦片贸易合法化责任推给英国当局时所表现出来一种矛盾心态,由于“在中国扩散鸦片所带来不道德和走私的标记已去掉”,他们也同样“不必为走私这项商品而感到耻辱了。”因此,为了使他们的良心免受谴责,也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在中国传播福音,美国传教士们最终改变了初衷,帮助西方列强在中国铺平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道路。

  四、结语

    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来华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影响。虽然商业和政治利益也决定着其对华政策,但美国来华传教士对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甚大。的确,美国来华传教士对汉语的掌握及与清朝官员交往的经验使得他们成为美国外交代表团不可或缺的外交助手,他们的立场和信仰对美国在东亚的外交政策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遗憾的是,在《天津条约》谈判过程中,美国传教士由于鸦片贸易观的转变及利益冲突最终未能够提出阻止鸦片贸易在中国继续扩张的积极性措施。鸦片贸易合法化为鸦片大规模的向中国输入铺平了道路。正如凯思琳·劳德威克(Kathleen L. Lodwick)所指出:“鸦片贸易合法化显然不能减少(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反而导致鸦片吸食数量的逐年增加。”【注释】Tyler Dennett, p.556.【注尾】 美国来华传教士支持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立场可以说是美国在《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认可鸦片作为对华贸易商品的主要动因之一,从而使美国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因此,美国来华传教士虽然在鸦片战争之前曾强烈地抨击鸦片给中国民众所带来的罪恶,并坚决地通过《中国丛报》呼吁禁绝鸦片走私,但在《天津条约》前后,其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最终导致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的改变及鸦片贸易在华的进一步扩大。

甘开鹏: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4. 麥文本 2019-04-03 11:02:50

請不要答非所問除了中國請問閣下世界上還有那一個國家基督教利用鴉片傳揚福音的呢

5. 港人 2019-04-03 11:18:11
講多無謂歪理連編,巫人麥本文你承認不知道扮知道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作虛構故事,不合邏輯,不知道扮知道,謊話歪理說了千萬遍,然後自欺欺人,最後自己也信了,這就是巫人麥本文

二千年來,宣教士傳揚禍音到全世界,顛倒是非,虛構故事,生拉硬扯,胡亂類比,指鹿為馬,說黑成白,虛偽蠱惑世人,愚弄良民,騙財騙色,更權,殺人放火,壞事做盡,販賣鴉片,毒人謀財 喪心病狂, 全無底線,臭史密冚 


揜住良心做,無恥!

日講耶穌,夜講耶穌,食飯耶穌,睡覺耶穌,屙尿耶穌,屙屎耶穌,放屁耶穌耶穌前,耶穌後,耶穌左,耶穌右,耶穌上,耶穌下,開口耶穌,閉口耶穌,出世又耶穌,嫁娶又耶穌,生病又耶穌,死人又耶穌洗腦愚人,無惡不作知廉恥

教士=巫人=衣冠禽獸=麥本文

來華傳教士的醜行---販毒、間諜、帝國主義的走狗


從基督教形成之初,就有傳教士的活動,如使徒時代的保羅、巴拿巴等人在基督教的發源地小亞細亞傳教。但形成大規模、有組織、跨洲際的群眾性傳教活動還是在十五、十六世紀以後,當時歐洲處於封建制度衰落、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時期。地理大發現一方面使歐洲經濟強國找到了海外資源和新的市場,同時也為更大範圍的傳教提供了歷史的機遇。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紛紛向北美、非洲和亞洲拓展殖民地,傳教運動也就是在這時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而開始的。

在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大背景中,在其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與中國人民發生衝突時,一些傳教士自覺或不自覺地站在侵略者的立場上,為本國政府效力,客觀上充當了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先鋒、後盾和軍師。尤為甚者,許多傳教士為殖民主義擴張效力,明的暗的都直接參與了侵略活動,雙手沾滿中國人民的鮮血,這些傳教士的劣跡,是無法掩蓋和抹殺的。

美國傳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承認,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中國,「與其說是由於宗教的原因,毋寧說是由於政治的原因。」美國傳教士伯駕(Peter Park er)甚至鼓吹「只有戰爭能開放中國給基督」。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美國傳教士伯駕、裨治文和衛三畏(S.Wells Williams)等知名傳教士,都是免費乘坐販運鴉片的船並接受其資助來華的。法國傳教士郎懷仁(Adrien Lanquillat.S.J.)等五位耶穌會修士是乘法國軍艦來華的。傳教士與鴉片貿易及侵華戰爭、傳教運動與西方列強的對華侵略之間的確結有不解之緣。馬克思曾指出,近代一神教是「治壓殖民地的工具」。

參與販賣鴉片

在鴉片戰爭前的幾十年間,以英國人為主的外國商人一年比一年多地向中國販賣鴉片。英國從1767年的二百箱到1837年的三萬九千箱,總計在鴉片戰爭前四十年間,共偷運進中國的鴉片不下四十二萬七千箱,從中國掠奪走了三至四億銀元。沙俄、美國商人也從中亞向中國販運鴉片。鴉片商人從中獲得高額利潤,而中國人卻從中深受其害。西方學者摩利生在《馬薩諸塞州海運史》一書中指出的,對於英美政府和英美商人經營毒害人民的鴉片貿易,當時在華的 「基督教傳教士無人會反對這種貿易,他們乘坐販運鴉片的飛剪船到中國去,他們還從販運鴉片的公司和商人的手中接受捐款,賺得金滿缽溢。他們都說,鴉片對中國人是無害的,就像酒對美國人是無害的一樣。

他們宣傳只要中國人信了基督,鴉片的危害也就自然會消失。一些傳教士不僅乘鴉片貿易船隻來華的,接受鴉片商人的資助,更有甚者,有的傳教士還直接參與了罪惡的鴉片貿易。傳教士們邀請大鴉片商人充當對中國傳播基督教的宗教團體的頭面人物。如在廣州的「馬禮遜教育會」,就讓大鴉片商顛地任會長,另一大鴉片商查頓任司庫,傳教士裨治文任秘書。1838年2月21日在販賣鴉片的壟斷組織東印度公司的倡議下成立了「中華醫藥傳教會」,假醫藥之名實來宣教,傳教士伯駕為副會長,大鴉片商顛地、查頓為終身董事。

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傳教的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從到中國的第二年起,就與從事鴉片貿易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接觸,從1809年到1834年該公司被取消壟斷權時為止,直接受聘該公司,任秘書兼翻譯員。1825年11月,馬禮遜寫信給倫敦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我在中國漫長的十五年裡,依照你們在那裡的職員們的要求,常常冒著個人生命的危險和痛苦,忠心耿耿地為貴公司的利益服務,整個公司以及廣州當地的商人可以證明。」由於他對該公司精誠效力,其年薪很快即從五百英鎊升至一千英鎊。

德國傳教士郭實臘(Charles Gutzlaff) 充當鴉片販子的翻譯,並直接參與了鴉片的推銷活動。他曾多次出入中國沿海,參與大規模的鴉片走私活動,同時刺探情報。1832年他到澳門時,許多鴉片商人都爭著請他帶路到中國沿海去推銷鴉片,待遇十分優厚。在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裡保存的英國鴉片公司1833年檔案中有兩封公司老闆誇獎郭實臘的信,其中提到:「郭實臘博士給我很大的幫助。現在生意越開展,他的幫助越需要了。他的熱情是無限的,但未免大膽,太敢幹了。」信中描述郭實臘對付中國官員檢查的情景時說,「郭實臘穿上最講究的衣服,帶領兩隻小船,裝出神氣十足的樣子,迎上前去,對中國官吏大聲威嚇,喝令從速離去,若敢再來,就將他們毀滅。」鴉片戰爭前,郭實臘還為當時的英國駐粵領事義律就鴉片的銷路出謀劃策。

由於外國傳教士與鴉片貿易有著利益相關的密切關係,他們對於清政府的禁煙政策和舉措十分關注。1839年初,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傳教士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林則徐的身上,通過各種辦法,盡力刺探林則徐的禁煙措施,蒐集中國官方的動態。1839年9月,裨治文在虎門與中方代表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他告訴林則徐的代表,英國如何強大,中國是打不過它的,力圖從思想上動搖林則徐禁煙的決心。林則徐的代表用「打仗不怕」鏗鏘四個字作為回答,令裨治文十分惱火。
為了保護骯髒的鴉片走私,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了。史書指出,「自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一步一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傳教士在鴉片戰爭中,充當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參與收集情報及侵略戰爭

當時在華的許多傳教士都認為,要使中國人接受基督,唯一的手段就是戰爭,要使鴉片戰爭「成為將耶穌介紹到中國的一種手段。」西方教會出版的書籍中關於傳教士對殖民侵略的作用直言不諱:「一個傳教士抵得上一營軍隊。」「與其設立九個軍事據點,不如設立九個教堂更為有效。」事實正是如此。西方列強從侵入中國始,就把傳教士作為其侵略、掠奪的工具。所有的傳教士受差會派遣,要將自己在中國內地的所見所聞匯報回國去,這就使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帝國主義的情報員和幫兇。

傳教士郭實臘與馬禮遜的兒子馬儒翰(John Robert Morri son)是英國政府的官方翻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他們為英軍提供情報、出謀劃策,成為舉足輕重的「侵華謀士」。林則徐認為郭實臘是個「危險人物」, 「小馬禮遜(馬儒翰)最壞」。英軍打進長江時,馬儒翰就在英軍司令璞鼎查的軍艦上。璞鼎查在鎮江遇到強力抵抗,心裡膽怯,打算後撤,馬儒翰力勸璞鼎查繼續進攻,打到南京。璞接受了馬的建議,果然打到南京,清廷被迫投降。

傳教士郭實臘從1831年到1838年間,曾十次偵察中國沿海,蒐集到大量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這成為他參與鴉片戰爭和起草《南京條約》的資本。在戰爭期間,郭實臘穿起了軍裝,隨軍到各地強徵糧草軍需。1842年6月當英軍進攻上海時,對上海早已瞭如指掌的郭實臘,充當海軍司令的嚮導,協助指揮作戰。7月間英軍攻至鎮江,又是這個郭實臘帶路,衝進城後一路沿街燒屋和實行屠殺擄掠。郭實臘先後於1840年擔任定海縣長,1841年擔任寧波縣長,1842年任鎮江行政長官。

美國傳教士伯駕,在廣州時是美國領事的助手。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剛打響,他就匆匆忙忙由華返美,向總統、國務院和國會竭力鼓吹美國應乘此時機參與對華作戰,主張派專使來華簽訂不平等條約。當時的美國總統、國務卿、國會都十分重視他的這次回國,他見到了即將離任的總統和國務卿、新上任的總統和國務卿。不久,美國派了加尼海軍司令率兩艘戰艦到中國給英軍助威。美國傳教士裨治文擔任了加尼司令的翻譯和助手。
鴉片戰爭期間,當英國侵略軍打到上海時,天主教南京主教法國人羅伯濟(Louis de Best)多次喬裝成中國人,夜間乘舢板船到「皇后」號軍艦去見英軍司令璞鼎查(Henry Pottinger),向他報告南京教區及中國的軍事、政治情報。

美國傳教士雅裨理(David Abeel)和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及其他兩名傳教士參與了英軍在廈門的侵略活動。許多英國傳教士及醫生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跟隨第一批英軍到定海,傳教士米憐的兒子米威憐(William Milne Jr.)隨後也到了定海。英國傳教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被派到舟山,在英軍司令部裡任翻譯。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的軍艦與美、俄共同進攻我國。1858年4月下旬,在北京的俄國東正教傳教士團第十三屆領班修士大司祭巴拉第趕到艦隊停靠的渤海,向俄國公使普提雅廷匯報清政府的動態。5月間,巴拉第又到大沽向先期到達的俄國公使報告清軍在大沽口的設防情報,並向英軍司令報告了當時北京缺糧情況、皇室逃跑計劃、京津之間軍事部署、白河已被封鎖的地方,以及大沽設防等情報。

1858年,英、法、美、俄四國專使率領兵艦聯合北上,進駐白河口,直逼天津。聯軍決定對中國發動突然襲擊之前,美國冒充調解人,商定派傳教士衛三畏和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去同直隸布政司錢忻舉行談判,製造假象。5月20日,聯軍出其不意地向大沽砲臺發動了猛烈進攻。大沽失陷後,帝國主義的兵艦和專使們都云集天津,當時衛三畏在復給美國的信中竟然宣稱:「我認為這四國的兵艦和公使彙集在中國京城附近,是我們對中國進行傳教工作的一部分。」公然為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作掩護,把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看成其傳教事業的一部分。美國公使列威廉向其政府報告說,「若沒有他(衛三畏)的幫助,我就不能進一步執行我的職務。」

1860年,英法聯軍再度向北京進攻時,俄國東正教在北京的傳教士又給聯軍提供北京的地圖,博得了英國人的高度評價。英法聯軍從大沽出發,經通州直抵北京。10月13日,英法聯軍佔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後,對北京城進行了野蠻的洗劫,特別是對西北郊的圓明園,更是洗劫一空。圓明園是清皇室的一座行宮,綜合中西建築,聚古今藝術品而建成的壯麗宮苑,當時已經營了一百多年。宮內藏有各種無價珍寶,罕見的典籍,著名的歷史文物。侵略者供認,它是 「世界最宏偉美麗的宮殿」,「他們不能再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卒們都成群打伙沖上前去搶劫,紀律毫無。

」「行宮內搶劫的事,今天(10月8日)簡直作到極點,令人驚駭了。」為了消滅其掠奪罪證,這些強盜們又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熄,壯麗的宮苑變成一片焦土。他們描繪焚燒圓明園的情景說, 「火光熊熊的燒著,彷彿一張幔子……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壓城,日光掩沒,看起來彷彿像一個長期的日蝕。」這座壯麗的宮殿和園林,就是這樣在英法聯軍的暴行下變成了廢墟。法國大文學家雨果1861年寫道,「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在我們眼中,中國人是野蠻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對野蠻人幹了些什麼!」「在兩個勝利者瓜分贓物的條件下,圓明園大規模地遭到了蹂躪。」「政府有時會做強盜,但人民永不做強盜的。」

參與不平等條約的制定

1842年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朝皇帝在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威脅下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由是開創了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把基督教作為侵略中國的工具的先例,使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會。此後,又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為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侵略和掠奪打開了暢通之路。在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過程中,各國傳教士不僅積極參與,而且為了其本國的利益與中國討價還價,乃至武力訛詐,並加派人手來華。

鴉片戰爭後簽訂《南京條約》的英方全權代表是率艦攻進長江打到南京的英軍司令璞鼎查。在談判過程中,他的四個得力助手郭實臘、馬儒翰、英國聖公會的李太郭(George Tradseent Lay)和英國倫敦會的麥華陀(Walter Henry Medhurst Jr.) 都是傳教士。郭實臘和馬儒翰不僅是談判的主要代表,而且包辦了條約的起草工作,多次就條約的具體內容與中方代表討價還價。他們對中方代表極盡勒索訛詐之能事,取得了比原定計劃更多的特權和賠款。中美《望廈條約》的簽訂,也是得力於傳教士。在傳教士伯駕、裨治文和衛三畏的協助下,中國政府被迫接受了比《南京條約》更為苛刻的中美《望廈條約》,為美國取得了「最惠國」待遇的特權。

美國史學家泰勒.丹涅在他的《美國人在東亞》一書中寫道:「美國人雖然在美國國內頗重視政教的完全分離,可是在中國,議定《望廈條約》時卻有裨治文、伯駕和衛三畏,參加外交工作並升任到最高官階的則有伯駕。」伯駕於1855年被認命為美國第一個傳教士駐華公使。法國傳教士在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過程中,也是「功不可沒」。

他們強迫清政府於1844年10月24日在停泊於黃埔的一艘法國兵艦上籤訂了不平等的中法《黃埔條約》。法國除取得中英、中美條約中規定的全部特權外,還在第二十二款中規定法國人可在五口建造教堂,「倘有中國人將佛蘭西禮拜堂、墳地觸犯毀壞,地方官照例嚴拘重懲。」這樣,清朝政府就被迫負起了保護法國人在中國傳教的責任。從此,法國傳教士在華的活動更加猖狂,肆無忌憚。中國近代史上的教案多系法國傳教士肇事而起。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傳教士們在簽訂1858年的《天津條約》以及1860年的《北京條約》的過程中,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衛三畏使用威嚇手段,在中美《天津條約》中塞進「寬容條款」,賦與外國傳教士及中國信徒以特權,享受「治外法權」 ,受不平等條約的保護。「寬容條款」使中國的教會成為國中之國,中國信徒成了一批享有特權的教民,他們犯了法,可以不受中國法律的制裁,因此,許多地痞流氓也混入教會,橫行鄉里。許多教案由此產生。

泰勒.丹涅說,「中美《天津條約》的實際談判是由衛三畏博士和丁韙良牧師經辦的……美國傳教士存心得寸進尺,以圖強迫帝國開放的情形是昭昭在人耳目的。」

法國傳教士參加了1860年中法《北京條約》的談判,擔任法國代表團的翻譯和文件起草人。在《北京條約》的起草過程中,在中文本裡擅自增加了「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的字句,又將強令「給還舊址」寫進了條約。

這一句話使外國傳教士獲得了在中國任何地方租買土地和蓋房的特權,為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內地霸佔地產,遍設教堂提供了條約根據和護身符,並成為後來各地發生民教糾紛及引起教案的嚴重隱患。誠如後來英國倫敦會傳教士楊格非(Tohm Griffith1831─1912)寫給英國差會的信中說的那樣:「這個國家事實上已經落入我們的手中,一切早已在中國的傳教士和各自國內的差會,如果他們不去佔領這塊土地,不在十八個省的每一個中心取得永久立足的地方,那將是有罪的。」

由於《北京條約》取消了《南京條約》和《黃埔條約》對傳教活動只限於五口通商地方的限制,使其傳教更加肆無忌憚。

參與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

前駐上海的美國領事介尼甘(Hon.T.R.Jeruegan)說:「如果沒有傳教士供給情報,中國大陸上的許多地方到今天還關閉著呢!他們商品的銷路也只取勝於較狹窄的範圍。應該記住:商務的旗幟緊隨著十字架的旗幟接踵而來。誰若打掉了執著十字架旗幟的手,誰就損害商業的利益。」

自從《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簽訂後,大批傳教士深入中國內地霸佔土地、干涉內政和包庇教民。特別是1860年法國傳教士在《北京條約》中加入「歸還舊址」以後,天主教在華傳教士更是強行勒索房地產,大量霸佔田地,擴展教會勢力。天主教修會的經費來源逐漸由依靠國外轉而直接從中國佔有的土地、房產及發放高利貸和經營其他商業活動獲取。

歷次教案發生後也索到大量的賠款,使在華天主教修會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遍佈中國農村的天主堂一般都有大量土地,農民稱之為地主堂。

1861年恭親王奕□奏:「傳教士每以民間瑣事前來干預,致奉教與不奉教之人訴訟不休。……奉教者必因此倚恃教眾,欺侮良民……為地方官者,又或以甫定和給,惟恐滋生事端,遂一切以遷就了事,則奉教之計愈得,而不奉教者之心愈不能甘。」天主教傳教士們在江蘇、江西、廣東、湖北、四川、直隸、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奉天等十幾個省區進行勒索,以還堂名義非法強佔房地產。

僅在直隸一省,傳教士就任意提出所謂的舊址七十二處,強行要求給還。在江南一帶,傳教士甚至連處所也不提,只提十五個縣府名稱,強令地方當局勘址給還。在山東濟南,傳教士煽動教徒用暴力驅逐舊址大批居民,所強佔的房屋地產,全部不給錢。在山西絳州,傳教士根本提不出任何證據,卻強令給還東雍書院舊址,法國使臣竟跑到總理衙門訛詐:「書院本非天主堂及各項廟宇時應誦經祭獻者可比;士子讀書,隨地皆可,何必拘定此處?」地方當局迫於壓力,一塊佔地四十三畝的校址就被傳教士佔領了。此類案例伏首皆是。

美國傳教士李佳白(Gilbert Reid)於1887年在山東盜買了一片土地,當時業主尚在獄中。他不經地方官的同意,親自帶了一幫人,於11月28日強行衝入該址把原住戶驅走,佔領了那塊地方。後來由業主家屬上訴時,美國駐華公使田貝竟出面干涉,終於在1889年迫使地方官將濟南城外一塊比李佳白強佔的產業更大的土地撥給他作為補償交換。

正如當時廣東東莞縣朱教士頒佈的佈告中所指出的:「一經號稱教民,動輒依勢橫行,大則魚肉鄉里,欺壓良懦;種種弊端,弗勝枚舉。」正是由於傳教士及在其庇護下的追隨者的種種劣跡,從而引起教案500餘起,並引發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

參與八國聯軍的侵略及搶劫

當義和團從山東起事時,山東的外國傳教士們紛紛向各國公使要求迫使清政府鎮壓義和團。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2月17日在《字林西報》發表長篇介紹義和團的文章,結論是:「應該坦白地告訴北京政府,單單講好話的時期肯定是已經過去了,今後必須採取相應的行動。……整個中國,南起黃河,北到長城,甚至長城以北,都將暴動四起,烽火遍地,把外國人在內地所有的事業徹底摧毀,並且在不難預測的情況下,將每一個外國人從北京天津都驅逐出境。

很久以來,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發生這種變亂的危險。除非現在就採取強硬的和一致的對策,變亂一定會發生,正像任何勢必發生的事情一樣。關心防止變亂的有關人士,必須採取相應的行動。」 英國浸禮會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在1900年到美國紐約、波士頓、華盛頓及紐約州等地發表演說,會見美國要人,請求美國干涉正在中國興起的義和團運動,為美國出兵到處遊說。美國長老會傳教士丁韙良叫囂,「把勢力伸展到中國的好機會到了,上帝不允許我們放過這個機會。」在華外國傳教士為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搖旗吶喊。

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華侵略,英、美、法、德、俄、日、意、奧組成八國聯軍對我國發動了武裝進攻。在向北京進軍時,聯軍網羅了不少傳教士充當嚮導、翻譯、情報官等,在京的教會成了軍事據點和堡壘。

有的傳教士還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了侵略軍的行動。任美軍情報官的天津衛理公會傳教士寶復禮(Frederick Brown)是穿軍裝的八國聯軍的情報官,還有委任狀,寫有「寶復禮牧師編入本軍,隸屬情報處」的字樣。他引導聯軍順利地攻進北京城。聯軍總司令讚賞他說:「我非常感謝你,我在這次進軍中得到你的幫助。你對中國的知識是最有用的。

」傳教士們還以高價誘使教徒為他們從被圍的使館向外面侵略軍送信。美國傳教士丁韙良、李佳白(Gilbert Reid)在聯軍鎮壓義和團時充當侵略軍的翻譯。在義和團包圍使館時,丁韙良搬進了英國公使大院,領了毛瑟槍,參與巡邏和槍殺義和團。明恩溥也借華北公理會舉行年會之時,跑到北京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與丁韙良等一起荷槍實彈地鎮壓義和團。

天主教北京教區主教(西什庫法國天主教總堂主教)樊國梁(Pierre-Marie-Alphonse Favier)在給巴黎遣使會總院白登卜的報告中說:「我們在京城有一所中法學堂,為法國遠征軍提供了五十多名翻譯官,其中有八名是精通中國話的傳教士,被最高將領委任為連隊長……這是為了提供給軍隊將領們所需要的情報,這些情報對他們來說是很有用處的,他們都受到將軍們的感謝和致意。在此我還要向你報告,我手中已掌握義和團頭目的全部名單,知道他們中的許多人逃遁的去處。」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侵略軍進入北京後,就像一群強盜在被他們打開的寶庫面前一樣。整個北京城都遭到了洗劫。除了軍官和士兵外,傳教士也參加了掠奪。當時法國報紙記載一個回國士兵的回憶說,「我們奉命在城中為所欲為三天,愛殺就殺,愛拿就拿……教士們做我們的嚮導。

」以天主教北京主教樊國梁為首的傳教士們,在法國公使的同意下,不但自己參與搶劫,還下令教徒搶劫,從8月16日開始,連續搶劫了八天。樊在同巴黎時報記者談話中也承認「我應該不應該下令搶劫呢?我於是去會見法國公使……公使認為這個請求是合理的,就立刻准我所請。

」後來樊自己報稱的搶劫數字是「二十萬三千零四十七兩又五十文」。但據美國《紐約先驅報》1901年1月9日報導稱,樊僅在一處王府家裡就搶去財物珍寶約值一百萬兩銀子。傳教士丁韙良說:「假若讓這座城(北京)被搶光、燒光也是應得的懲罰。」傳教士仁慈的虛假面目背後的殘忍暴露無遺。

鎮壓義和團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Alfred von Waldersee)在他的《拳亂筆記》中說,「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因搶劫時所發生之強姦婦女,殘忍行為,隨意殺人,無故放火等事,為數極屬不少。

」他論到傳教士時說,「關於英美傳教事業,余實不能詳細批評,但余卻深信……美國方面,常有一種巨大錯誤……即委任之牧師,往往其人德性方面既不相稱,職務方面亦未經訓練,此類常以服務教會為純粹面包問題,凡認為可以賺錢之業務,無不兼營並進。……余更熟知許多牧師,兼作他項營業(如買賣土地、投機事業),實與所任職務全不相稱,此所以牧師地位因為之降低。

……彼輩之所以被人搜捕者,其原因由於牧師者甚少,由於外國人關係者實多。中國人對於宗教一事通常極能相容。」傳教士之貪婪、醜陋形象躍然紙上。

今年,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一百六十週年,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一百週年,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五十週年,中國天主教反帝愛國運動五十週年。值此世紀更迭、各國人民尋求理解、對話和和平之際,梵蒂岡卻在台灣所謂天主教主教團的鼓動下,別有用心地在中國人民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51週年的大喜日子裡將那些死有餘辜吃教惡民及教牧搞所謂 「封聖」,企圖否定帝國主義利用宗教侵略中國的歷史,否定中國人民在近代史上的反帝愛國運動。我們不糾纏歷史,但絕不等於我們能夠忘記歷史。對於任何借翻歷史舊案為其反華政治目的服務,中國人民是絕不答應、絕不容忍的

 



近代來華基督教傳教士參與西方帝國主義收集情報、販賣鴉片及侵華戰爭實錄

西方教會出版的書籍中關於傳教士對殖民侵略的作用直言不諱:「在殖民地修建教堂、駐紮傳教士,就像在殖民地修建兵營、駐紮侵略軍一樣必要」;「一個傳教士抵得上一營軍隊」;「與其設立九個軍事據點,不如設立九個教堂更為有效。」

事實正是如此。  西方列強從侵入中國始,就把傳教士作為其侵略、掠 奪的工具。傳教士受差會派遣,要將自己在中國內地的所見所聞匯報回國去,這就使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帝國主義的情報員。

國傳教士斯貝傑在他的《十字架征服中國》一書中承認,傳教士「受命把其所在地的一切情況向領事匯報。」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在給國務院的報告中說,「這些先鋒 (傳教士)所搜集有關(中國)民族、語言、地理、歷史、商業,以及一般文化的匯報,將其送回國內,對於美國的貢獻是很大的。」

鴉片戰爭時期,當時在華的知名傳教士如郭士立、馬禮遜、裨治文和伯駕等,都在宗教的外衣掩護下,從事刺探、搜集中國情報,充當侵略者的間諜,鼓吹戰爭,並為列強發動侵華戰爭、掠奪財富出謀劃策,直接服務或參與西方列強的侵略戰爭。




6. 麥文本 2019-04-03 12:03:42

傳揚福音和鴉片根本是兩回事,如果閣下不能提出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是基督教利用鴉片傳揚的,閣下的理論便不能成立!

7. 港人 2019-04-03 13:06:02
揜住良心做,無恥!

講多無謂歪理連編,巫人麥本文你承認不知道扮知道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作虛構故事,不合邏輯,不知道扮知道,謊話歪理說了千萬遍,然後自欺欺人,最後自己也信了,這就是巫人麥本文

二千年來,宣教士傳揚禍音到全世界,顛倒是非,虛構故事,生拉硬扯,胡亂類比,指鹿為馬,說黑成白,虛偽蠱惑世人,愚弄良民,騙財騙色,更權,殺人放火,壞事做盡,販賣鴉片,毒人謀財 喪心病狂, 全無底線,臭史密冚 



日講耶穌,夜講耶穌,食飯耶穌,睡覺耶穌,屙尿耶穌,屙屎耶穌,放屁耶穌耶穌前,耶穌後,耶穌左,耶穌右,耶穌上,耶穌下,開口耶穌,閉口耶穌,出世又耶穌,嫁娶又耶穌,生病又耶穌,死人又耶穌洗腦愚人,無惡不作知廉恥

教士=巫人=衣冠禽獸=麥本文
8. 麥文本 2019-04-03 15:43:55

已經多次告訴閣下傳揚福音和鴉片根本是兩回事,如果閣下不能提出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是基督教利用鴉片傳揚的,閣下的理論便不能成立!重複同一論調,只是浪費寶貴時間!

9. 港人 2019-04-03 15:55:39

揜住良心做無恥!


引述:人民日報---人民网

近代传教士与西方列强(之一)——参与贩卖鸦片

 基督教是一种热衷于传教的宗教。从基督教形成之初,就有传教士的活动,如使徒时代的保罗、巴拿巴等人在基督教的发源地小亚细亚传教。但形成大规模、有组织、跨洲际的群众性传教活动还是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后,当时欧洲处于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时期。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欧洲经济强国找到了海外资源和新的市场,同时也为更大范围的传教提供了历史的机遇。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纷纷向北美、非洲和亚洲拓展殖民地,传教运动也就是在这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而开始的。近代以前的一些传教士如利玛窦(P.Matteo Ricci)、汤若望(John Adam Schall von Bell)、南怀仁(Ferdinandus Verbiest)等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贡献。鸦片战争后,尽管外国传教士来中国的动机确有出于传教热忱,也有为中国人民做了些好事的,但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中,在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与中国人民发生冲突时,一些传教士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上,为本国政府效力,客观上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后盾和军师。尤为甚者,一些传教士为殖民主义扩张效力,直接参与了侵略活动,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这些传教士的劣迹,是无法掩盖和抹杀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承认,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与其说是由于宗教的原因,毋宁说是由于政治的原因。" 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甚至鼓吹" 只有战争能开放中国给基督".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美国传教士伯驾、裨治文和卫三畏(S.Wells Williams)等知名传教士,都是免费乘坐贩运鸦片的船并接受其资助来华的。法国传教士郎怀仁(Adrien Lanquillat.S.J.)等五位耶稣会修士是乘法国军舰来华的。传教士与鸦片贸易及侵华战争、传教运动与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之间的确结有不解之缘。马克思早在 1843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代宗教是“ 压制殖民地的工具”。
     
     参与贩卖鸦片
     
  在鸦片战争前的七十年间,以英国人为主的外国商人一年比一年多地向中国贩卖鸦片。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实行鸦片专卖,每年有一千箱(每箱一百斤或一百二十斤)鸦片输入中国。到十九世纪初,每年输入量增加到四千多箱。到鸦片战争前几年,每年多达四万箱,每箱在中国海口出售价为四百银元到八百银元。美国商人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贩运鸦片。鸦片的售价比成本价高得多。英美商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中国人却从中深受其害。早在1799年清政府就已禁止鸦片进口。此后多次发布禁令。外商从事鸦片贸易不得不以走私为主。

    参与鸦片贸易传教士不仅乘鸦片贸易船只来华,接受鸦片商人的资助,而且,有的传教士还直接参与了罪恶的鸦片贸易。西方学者摩利生在《马萨诸塞州海运史》一书中指出的,对于英美政府和英美商人经营毒害人民的鸦片贸易,当时在华的 "基督教传教士都不反对这种贸易,他们乘坐贩运鸦片的飞剪船到中国去,他们还从贩运鸦片的公司和商人的手中接受捐款。他们都说,鸦片对中国人是无害的,就象酒对美国人是无害的一样。" 他们认为只要中国人接受了基督,鸦片的危害也就自然会消失。传教士们还邀请大鸦片商人充当对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宗教团体的头面人物。如在广州的" 马礼逊教育会" ,就让大鸦片商颠地任会长,另一大鸦片商查顿任司库,传教士裨治文任秘书。1838年2 月21日在贩卖鸦片的垄断组织东印度公司的倡议下成立了" 中华医药传教会" ,传教士伯驾为副会长,大鸦片商颠地、查顿为终身董事。

    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传教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从到中国的第二年起,就与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接触,从1809年到1834年该公司被取消垄断权时为止,直接受聘该公司,任秘书兼翻译员。他在给伦敦会的报告中说," 我已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可以解除东印度公司的大班们对传教士的厌恶,当他们发现传教士是准备着为公司的利益服务的。"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鼓励农民种植罂粟,收购后制成鸦片,输入中国。1825年11月,马礼逊写信给伦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 我在中国漫长的十五年里,依照你们在那里的职员们的要求,常常冒着个人生命的危险和痛苦,忠心耿耿地为贵公司的利益服务,整个公司以及广州当地的商人可以证明。" 由于他对该公司精诚效力,其年薪很快即从五百英镑升至一千英镑。

    德国传教士郭实腊(Charles Gutzlaff)充当鸦片贩子的翻译,并直接参与了鸦片的推销活动。他曾多次出入中国沿海,参与大规模的鸦片走私活动,同时刺探情报。 1832年他到澳门时,许多鸦片商人都争着请他带路到中国沿海去推销鸦片,待遇十分优厚。1834年,郭实腊受雇于英国著名的大鸦片商查顿洋行,乘坐查顿的船在中国沿海活动。一个鸦片贩子曾说," 郭实腊工作了三天,我给了他一千块钱。" 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保存的英国鸦片公司1833年档案中有两封公司老板夸奖郭实腊的信,其中提到:" 郭实腊博士给我很大的帮助。现在生意越开展,他的帮助越需要了。他的热情是无限的,但未免大胆,太敢干了。" 信中描述郭实腊对付中国官员检查的情景时说, " 郭实腊穿上最讲究的衣服,带领两只小船,装出神气十足的样子,迎上前去,对中国官吏大声威吓,喝令从速离去,若敢再来,就将他们毁灭。" 鸦片战争前,郭实腊还为当时的英国驻粤领事义律就鸦片的销路出谋划策。

    反对禁烟由于外国传教士与鸦片贸易有着利益相关的密切关系,他们对于清政府的禁烟政策和举措十分关注。 1839年初,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传教士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林则徐的身上,通过各种办法,尽力刺探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搜集中国官方的动态。当时的外商及传教士并不相信林则徐真会禁烟,以为林会象其他官员一样,一经贿赂就放弃禁烟。但是,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严格地执行了禁烟令,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于3 月27日同意交出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鸦片,到5 月 21日凌晨两点全部交齐(后又增交八箱),6 月3 日在虎门开始销毁这大批烟土。6 月15日,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与美国商人金查理等十人一起从澳门乘坐" 马礼逊" 号船到虎门观看销烟情况,并设法接触林则徐。其目的,无非是证实中国官员是否会动真格禁烟。裨治文报告中是这样描述林则徐的销烟的," 由于许多人声言中国人不会销毁一斤烟土,还有另外不少人认为,即使真的销毁,大量的烟土大概也会被偷走,……到十一点半钟,我们已经反复检查了销烟的过程和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中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为忠实的了。" 此后,他们又去会见了林则徐,林则徐向他们明确重申了中国政府的政策,即禁绝鸦片贸易,保护和维持合法的贸易。但是,从金查理呈给林则徐的第二个文件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第一次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未来中英条约中的基本条款,而且还提出了领事裁判权的要求。当然,他们在起草这些文件时,传教士是重要的谋士。

    1839年9 月,林则徐写信给裨治文,约他到虎门会见中方的一个代表。这次会见,裨治文与中方代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告诉林则徐的代表,英国如何强大,中国是打不过它的,力图从思想上动摇林则徐禁烟的决心。他写道," 他们没有觉察到,现代科学和工艺已经将优势给了西方的军人,当他们以敌对者出现并相信他们的事业是正义时,中国人却证明一点不切望应予避免冲突。中国人似乎感到,他们所做的完全是正当的和必需的。他们似乎认为没有人敢于同他们作战。" 林则徐的代表用" 打仗不怕 " 铿镪四个字作为回答,裨治文在文章中假猩猩地对此表示," 令我们很痛心".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传教士不仅参与鸦片走私,反对禁烟,而且在鸦片战争中,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讯)

講多無謂歪理連編,巫人麥本文你承認不知道扮知道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作虛構故事,不合邏輯,不知道扮知道,謊話歪理說了千萬遍,然後自欺欺人,最後自己也信了,這就是巫人麥本文

二千年來,宣教士傳揚禍音到全世界,顛倒是非,虛構故事,生拉硬扯,胡亂類比,指鹿為馬,說黑成白,虛偽蠱惑世人,愚弄良民,騙財騙色,更權,殺人放火,壞事做盡,販賣鴉片,毒人謀財 喪心病狂, 全無底線,臭史密冚 

10. 麥文本 2019-04-03 19:27:04

多謝閣下長期參閱這個專欄對於閣下的提問已經儘量回應然而詢問閣下的問題從來都石沈大海要知道閣下提出的論點不能自圓其說就要承擔責任去澄清不能逃避如果沒有回覆就完全喪失了說服力

11. 港人 2019-04-03 19:31:15
講多無謂歪理連編,巫人麥本文你承認不知道扮知道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作虛構故事,不合邏輯,不知道扮知道,謊話歪理說了千萬遍,然後自欺欺人,最後自己也信了,這就是巫人麥本文




 

二千年來,宣教士傳揚禍音到全世界,顛倒是非,虛構故事,生拉硬扯,胡亂類比,指鹿為馬,說黑成白,虛偽蠱惑世人,愚弄良民,騙財騙色,更權,殺人放火,壞事做盡,販賣鴉片,毒人謀財 喪心病狂, 全無底線,臭史密冚 



12. 麥文本 2019-04-03 22:44:14
可惜詢問閣下的問題,從來都沒有回應,很希望知道閣下的想法
13. 港人 2019-04-03 23:24:47
揭露耶穌教醜行罪行,同你鴉片教(耶穌教)宣傳臭史。

14. 麥文本 2019-04-03 23:55:12

這並非回答問題的正確態度對於閣下的提問已經儘量回應然而詢問閣下的問題從來都石沈大海要知道以下是閣下提出的論點不能自圓其說就要承擔責任去澄清不能逃避如果沒有回覆就完全喪失了說服力

  •        閣下多次宣稱宣教士利用鴉片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二千年前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採用鴉片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採用鴉片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 閣下亦宣稱宣教士強行勒索房地產大量霸佔田地擴展教會勢力因而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然而宣教士同樣從耶路撒冷開始傳揚福音到全世界包括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從來沒有霸佔田地為何單單在中國應用其次新中國開放之後基督徒人數卻不斷增加亦絕對沒有霸佔田地如果基督教是假的為何今天會越傳越廣
  •        閣下宣稱孔子的學說是救恩然而孔子只有教導為人要做有道德修養的君子請問他的救恩是什麼
  •        閣下宣稱耶穌復活是謊言然而每年都有復活節假期紀念耶穌復活原因何在
  •        閣下宣稱基督教學校強逼學生修讀聖經科目,然而這是基督教學校十分清晰的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如果家長不認同的話,可以另擇政府、其他宗教或無任何宗教背景的學校讓子女接受教育但是普遍來說,基督教學校是高質素的首選學校家長千方百計為子女爭取入學請問原因為何
  •        閣下宣稱醫院有基督教傳道人探望病人然而其他宗教信徒不能去探望要知道探望病人是愛心和關顧的表現而香港是信仰自由的地方請問有什麼法例禁止其他宗教信徒探望病人
  •        閣下宣稱基督教破壞中華文明阻礙中國人拜祖先和先賢然而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要孝敬父母那麼請問這與中華文化有什麼衝突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恐怖組識 然而恐怖組識恐怖份子」組成的過各種極端的暴力行為引起關注或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張但聖經講的是愛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殺人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恐怖組識
  •        閣下宣稱基督教是淫教然而淫教是假借神的名,透過性交表達愛意但聖經的十誡清楚吩咐世人不可姦淫嚴禁非婚姻的性行為破誡的人就會被嚴懲那麼請問為何基督教會是淫教
  • 閣下宣稱個別傳教士犯錯,罪大惡極,然而這只是說明人性的本質醜惡;請問那一個宗教沒有劣行?那一個政治理念沒有貪官?那一個文化歷史沒有暴君,那一個教育系統沒有失德的老師及學生?
  •        閣下宣稱因個別錯誤事件,基督教是騙子組織,然而閣下會否因學校有個別缺德的老師及學生而取消教育制度?會否因世界有個別民選總統貪污弄權而否定民主?會否因中國歷史有個別昏君與暴君而抹殺中國文化?會否因樓價曾經下跌而拒絕置業?會否因父母責罵而背棄他們?
  • 閣下宣稱聖經教導錯誤例如 1. 詩篇19:6說太陽環繞地球運行實際上只提及日出與日落的現象); 2. 約伯記38:4及詩篇104:5說地球是平坦與固定的實際上指出神創造了物理定律固定天體在太空中的位置與軌跡),然而如果聖經錯誤的話為何會在約伯記68:7匪夷所思地說「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        閣下宣稱大爆炸創造了宇宙然而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確的話那麼天天都會有大爆炸,有新的宇宙產生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請問原因為何 

以上的問題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如果不知道答案只要說不知道就可以了

15. 港人 2019-04-04 00:13:02
The Unnoticed Battle against Yin’s Yin: Opium, Women and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Late Qing China

 David J. Kang  


Editors Siu-Keung CHEUNG Joseph Tse-Hei LEE Centre for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History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Pace University Email: skcheung@hksyu.edu Email: jlee@pace.edu Harold TRAVER Ronald K. FRANK Centre for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History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Pace University Email: htraver@hksyu.edu Email: rfrank2@pace.edu



Occasional Paper No. 6 November 2008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Introduction Opium Smoking in Ch’ing China by Jonathan Spence is a ground-breaking study that claims to “show opium smoking as a phenomenon that radically affected all levels of Chinese society.”1 Spence in his discussion takes a close look into the issue of opium addiction in almost all social groups, including the royal family, imperial clans, nobles, eunuchs, soldiers, literati, private secretaries, officials, merchants, students, the wealthy, peasants, workers and paupers. However, his discussion ignores the presence of female addicts. Two decades later, R.K. Newman went on to observe that: “smoking by urban women was [uncommon]; those observers who tried to quantify it usually gave percentages of five or less.”2 This continues to represent the common view of opium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women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Records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and other Western Soci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Occasional Paper No. 6 2 observers frequently point to a much more complex picture than the rough impression gained from Spence and Newman. For instance, Dr. Dudgeon, a medical missionary, wrote that “[i]n the drug-producing districts as many as forty to sixty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smoke. It is not uncommon among women and young persons.”3 Rev. Griffith John, another medical missionary, reckoned 30 percent of the female population of Szechwan to be opium addicts.4 Samuel Merwin, claimed that “the ravage [opium] is making in…women and children are deplorable…. I was quite able to realize that any one who had seen the wild abuse of opium in Yunnan would have a wild abhorrence of it.”5 Many missionary records suggest that the Empress Dowager too was a drug addict.6 In Shanxi, it was d that there was a place called “opium village” where “women lay among their crumbling houses and empty shops, clad in rags, their faces drawn and leathery, their eyes glazed and dull.”7 This paper draws upon these missionary records in order to attempt a gender-sensitive discussion of opium addiction in late Qing. The records I use for this historical research include English and Chinese journal articles, pamphlets, official publications and personal . I must at this point give some warning as to the possibl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these record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Some have argued that the missionaries perceived China with their egregious presuppositions of Western superiority. Their ultimate purpose was to use opium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women as an excuse to play down Chinese society. Others have The Unnoticed Battle against Yin’s Yin 3 even denied missionary records any authenticity, claiming that these records only represented missionary propaganda or a means for acquiring more funding for their missions and presenting their missions as heroic action. According to this view, such records were full of deceitful exaggerations and misleading narratives. Still,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had good reason to be concerned about opium addiction. Most Chinese people in the late Qing perceived opium as foreign merchandise sold by Westerners. Missionaries as Westerners were often blamed or suspected to be one of the agents for importing drugs to poison China. Some missionaries did engage in smuggling and selling opium for profit.

作虛構故事,不合邏輯,不知道扮知道,謊話歪理說了千萬遍,然後自欺欺人,最後自己也信了,這就是巫人麥本文


 

日講耶穌,夜講耶穌,食飯耶穌,睡覺耶穌,屙尿耶穌,屙屎耶穌,洗腦愚人,無惡不作。


講多無謂,請不要害怕回答,亦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巫人麥本文你承認不知道扮知道兼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日講耶穌,夜講耶穌,食飯耶穌,睡覺耶穌,屙尿耶穌,屙屎耶穌,放屁耶穌耶穌前,耶穌後,耶穌左,耶穌右,耶穌上,耶穌下,開口耶穌,閉口耶穌,出世又耶穌,嫁娶又耶穌,生病又耶穌,死人又耶穌洗腦愚人,無惡不作知廉恥

16. 麥文本 2019-04-04 09:24:15

列出的問題並非講耶穌,只是希望閣下能夠澄清提出論點的一些疑問!

17. 港人 2019-04-04 12:05:54
巫人麥本文黔驢技窮、氣急敗壞正一胡塗蟲,承認不知道扮知道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作虛構故事,不合邏輯,不知道扮知道,謊話歪理說了千萬遍,然後自欺欺人,最後自己也信了,這就是巫人麥本文

二千年來,宣教士傳揚禍音到全世界,顛倒是非,虛構故事,生拉硬扯,胡亂類比,指鹿為馬,說黑成白,歪理連編虛偽蠱惑世人,愚弄良民,騙財騙色,更權,殺人放火,壞事做盡,販賣鴉片,毒人謀財 喪心病狂, 全無底線,臭史密冚 

們鴉片教沒有做盡壞事,破壞我中華文化,怕甚麼人講?公道自在人心
18. 麥文本 2019-04-04 15:11:16

閣下的論點有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提出的詢問亦從來沒有回覆,現在只問一個十分簡易的問題閣下宣稱醫院有基督教傳道人探望病人然而其他宗教信徒不能去探望要知道探望病人是愛心和關顧的表現而香港是信仰自由的地方請問有什麼法例禁止其他宗教信徒探望病人

19. 港人 2019-04-04 16:39:38

巧言令色


講多無謂,請不要害怕回答,亦請不要拒絕回答或答非所問,巫人麥本文你承認不知道扮知道兼謊話連篇就可以了!


日講耶穌,夜講耶穌,食飯耶穌,睡覺耶穌,屙尿耶穌,屙屎耶穌,放屁耶穌耶穌前,耶穌後,耶穌左,耶穌右,耶穌上,耶穌下,開口耶穌,閉口耶穌,出世又耶穌,嫁娶又耶穌,生病又耶穌,死人又耶穌洗腦愚人,無惡不作知廉恥

20. 麥文本 2019-04-04 17:48:05

現在閣下不是要回答我的問題是要解答閣下自己製造的問題因為論點與事實不符自相矛盾不合邏輯所以請不要答非所問如果不知道答案請不要拒絕回答只要說不知道就可以了

21. 港人 2019-04-05 14:13:35
巧言令色

間四月芳菲姓,又是一年清明時
22. 港人 2019-04-05 14:22:47
祝賢孫孝子今天清明節拜祭祖先一路順風。
23. 港人 2019-04-05 14:54:39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4. 港人 2019-04-05 15:05:16

《清明祭祖》

 

  又是人間四月天,陰曹路上是何年?

 

  碑前片片飛花亂,眼底絲絲淚血煎。

 

  隱約呼兒聲在耳,依稀鯉對夢如煙。

 

  悲情似水歸何處,歲歲春風泣杜鵑。

25. 港人8ktk 2019-04-05 16:09:56

今日是清明,向被基督徙及傳教士販賣鴉片害死的數千萬中國冤魂拜祭

26. 麥文本 2019-04-05 17:49:38

今日是清明,向為基督教受逼害和誣告殉道的全世界千萬傳教士基督徙祈禱

27. 港人 2019-04-05 18:02:48

今日是清明,向被基督徙及傳教士販賣鴉片害死的數千萬中國冤魂拜祭

28. 港人 2019-04-05 18:05:07

引述:人民日報---人民网

近代传教士与西方列强(之一)——参与贩卖鸦片

 基督教是一种热衷于传教的宗教。从基督教形成之初,就有传教士的活动,如使徒时代的保罗、巴拿巴等人在基督教的发源地小亚细亚传教。但形成大规模、有组织、跨洲际的群众性传教活动还是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后,当时欧洲处于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时期。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欧洲经济强国找到了海外资源和新的市场,同时也为更大范围的传教提供了历史的机遇。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纷纷向北美、非洲和亚洲拓展殖民地,传教运动也就是在这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而开始的。近代以前的一些传教士如利玛窦(P.Matteo Ricci)、汤若望(John Adam Schall von Bell)、南怀仁(Ferdinandus Verbiest)等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贡献。鸦片战争后,尽管外国传教士来中国的动机确有出于传教热忱,也有为中国人民做了些好事的,但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中,在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与中国人民发生冲突时,一些传教士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上,为本国政府效力,客观上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后盾和军师。尤为甚者,一些传教士为殖民主义扩张效力,直接参与了侵略活动,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这些传教士的劣迹,是无法掩盖和抹杀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承认,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与其说是由于宗教的原因,毋宁说是由于政治的原因。" 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甚至鼓吹" 只有战争能开放中国给基督".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美国传教士伯驾、裨治文和卫三畏(S.Wells Williams)等知名传教士,都是免费乘坐贩运鸦片的船并接受其资助来华的。法国传教士郎怀仁(Adrien Lanquillat.S.J.)等五位耶稣会修士是乘法国军舰来华的。传教士与鸦片贸易及侵华战争、传教运动与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之间的确结有不解之缘。马克思早在 1843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代宗教是“ 压制殖民地的工具”。
     
     参与贩卖鸦片
     
  在鸦片战争前的七十年间,以英国人为主的外国商人一年比一年多地向中国贩卖鸦片。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实行鸦片专卖,每年有一千箱(每箱一百斤或一百二十斤)鸦片输入中国。到十九世纪初,每年输入量增加到四千多箱。到鸦片战争前几年,每年多达四万箱,每箱在中国海口出售价为四百银元到八百银元。美国商人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贩运鸦片。鸦片的售价比成本价高得多。英美商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中国人却从中深受其害。早在1799年清政府就已禁止鸦片进口。此后多次发布禁令。外商从事鸦片贸易不得不以走私为主。

    参与鸦片贸易传教士不仅乘鸦片贸易船只来华,接受鸦片商人的资助,而且,有的传教士还直接参与了罪恶的鸦片贸易。西方学者摩利生在《马萨诸塞州海运史》一书中指出的,对于英美政府和英美商人经营毒害人民的鸦片贸易,当时在华的 "基督教传教士都不反对这种贸易,他们乘坐贩运鸦片的飞剪船到中国去,他们还从贩运鸦片的公司和商人的手中接受捐款。他们都说,鸦片对中国人是无害的,就象酒对美国人是无害的一样。" 他们认为只要中国人接受了基督,鸦片的危害也就自然会消失。传教士们还邀请大鸦片商人充当对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宗教团体的头面人物。如在广州的" 马礼逊教育会" ,就让大鸦片商颠地任会长,另一大鸦片商查顿任司库,传教士裨治文任秘书。1838年2 月21日在贩卖鸦片的垄断组织东印度公司的倡议下成立了" 中华医药传教会" ,传教士伯驾为副会长,大鸦片商颠地、查顿为终身董事。

    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传教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从到中国的第二年起,就与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接触,从1809年到1834年该公司被取消垄断权时为止,直接受聘该公司,任秘书兼翻译员。他在给伦敦会的报告中说," 我已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可以解除东印度公司的大班们对传教士的厌恶,当他们发现传教士是准备着为公司的利益服务的。"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鼓励农民种植罂粟,收购后制成鸦片,输入中国。1825年11月,马礼逊写信给伦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 我在中国漫长的十五年里,依照你们在那里的职员们的要求,常常冒着个人生命的危险和痛苦,忠心耿耿地为贵公司的利益服务,整个公司以及广州当地的商人可以证明。" 由于他对该公司精诚效力,其年薪很快即从五百英镑升至一千英镑。

    德国传教士郭实腊(Charles Gutzlaff)充当鸦片贩子的翻译,并直接参与了鸦片的推销活动。他曾多次出入中国沿海,参与大规模的鸦片走私活动,同时刺探情报。 1832年他到澳门时,许多鸦片商人都争着请他带路到中国沿海去推销鸦片,待遇十分优厚。1834年,郭实腊受雇于英国著名的大鸦片商查顿洋行,乘坐查顿的船在中国沿海活动。一个鸦片贩子曾说," 郭实腊工作了三天,我给了他一千块钱。" 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保存的英国鸦片公司1833年档案中有两封公司老板夸奖郭实腊的信,其中提到:" 郭实腊博士给我很大的帮助。现在生意越开展,他的帮助越需要了。他的热情是无限的,但未免大胆,太敢干了。" 信中描述郭实腊对付中国官员检查的情景时说, " 郭实腊穿上最讲究的衣服,带领两只小船,装出神气十足的样子,迎上前去,对中国官吏大声威吓,喝令从速离去,若敢再来,就将他们毁灭。" 鸦片战争前,郭实腊还为当时的英国驻粤领事义律就鸦片的销路出谋划策。

    反对禁烟由于外国传教士与鸦片贸易有着利益相关的密切关系,他们对于清政府的禁烟政策和举措十分关注。 1839年初,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传教士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林则徐的身上,通过各种办法,尽力刺探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搜集中国官方的动态。当时的外商及传教士并不相信林则徐真会禁烟,以为林会象其他官员一样,一经贿赂就放弃禁烟。但是,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严格地执行了禁烟令,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于3 月27日同意交出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鸦片,到5 月 21日凌晨两点全部交齐(后又增交八箱),6 月3 日在虎门开始销毁这大批烟土。6 月15日,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与美国商人金查理等十人一起从澳门乘坐" 马礼逊" 号船到虎门观看销烟情况,并设法接触林则徐。其目的,无非是证实中国官员是否会动真格禁烟。裨治文报告中是这样描述林则徐的销烟的," 由于许多人声言中国人不会销毁一斤烟土,还有另外不少人认为,即使真的销毁,大量的烟土大概也会被偷走,……到十一点半钟,我们已经反复检查了销烟的过程和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中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为忠实的了。" 此后,他们又去会见了林则徐,林则徐向他们明确重申了中国政府的政策,即禁绝鸦片贸易,保护和维持合法的贸易。但是,从金查理呈给林则徐的第二个文件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第一次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未来中英条约中的基本条款,而且还提出了领事裁判权的要求。当然,他们在起草这些文件时,传教士是重要的谋士。

    1839年9 月,林则徐写信给裨治文,约他到虎门会见中方的一个代表。这次会见,裨治文与中方代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告诉林则徐的代表,英国如何强大,中国是打不过它的,力图从思想上动摇林则徐禁烟的决心。他写道," 他们没有觉察到,现代科学和工艺已经将优势给了西方的军人,当他们以敌对者出现并相信他们的事业是正义时,中国人却证明一点不切望应予避免冲突。中国人似乎感到,他们所做的完全是正当的和必需的。他们似乎认为没有人敢于同他们作战。" 林则徐的代表用" 打仗不怕 " 铿镪四个字作为回答,裨治文在文章中假猩猩地对此表示," 令我们很痛心".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传教士不仅参与鸦片走私,反对禁烟,而且在鸦片战争中,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讯)

29. 麥文本 2019-04-05 20:34:54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討論問題要有理和有據,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有品,可惜閣下似乎什麼都沒有

30. 港人 2019-04-05 20:40:15

今日是清明,公祭中華民族始軒轅黃帝


《黄帝颂》


天地玄黃,東方曙光,文明始祖,中華炎黃。

薪火相傳,盛世未央,華夏各族,中原家鄉。

和平天下,同運興昌,和睦百姓,社稷安康。

新鄭拜祖,彌之高仰,同根同源,龍族榮光。

大風起兮雲飛揚,吾土吾心吾歡暢。

四海之內皆和諧,吾思吾夢吾嚮往

祈福九州,祥和無疆,風調雨順,百業興旺。

護佑中華,盛世運昌,護佑子孫,永繼輝煌。

大風起兮雲飛揚,吾土吾心吾歡暢

四海之內皆和諧,吾思吾夢吾嚮往


31. 港人 2019-04-05 20:46:18

38日,正值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同時也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誕辰日。海內外百家姓宗親代表、各地祈福嘉賓共聚黃帝陵,祭祀軒轅黃帝。祭祀現場,嘉賓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恭讀祭文,叩拜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黃帝陵舉辦了祈福米龍節活動。現場用大米堆出了一條22米長的龍圖騰,通過安龍謝土、獻祭吟唱、歌舞獻祭、添米增福等環節,紀念黃帝誕辰,祈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願祖國繁榮昌盛。

32. 麥文本 2019-04-05 22:34:07

神愛世人不單中國人神愛所有不同國籍種族皮膚顏色身份學歷職業天賦地位財富和健康情況的人

33. 港人 2019-04-05 22:58:35

信耶穌教神愛世人悲慘下場

MeToo延燒梵蒂岡

轉載   魏嘉瑀  2019-02-07

天主教神父性侵修女惡行頻傳 教宗方濟各首度承認:確有其事,持續發生

 

對近年來全球各地天主教會修女控訴自己遭到神父與主教性侵、性騷擾的經過,天主教教宗方濟各5日也首度公開承認有性侵、性虐修女事件,甚至有修女被強迫當性奴,「這是真的……確實有神父甚至主教做出這種事。」教宗也坦言性侵事件仍持續發生,並矢言要努力保護修女的安全。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近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舉行彌撒,成為歷來首位在伊斯蘭教發源地阿拉伯半島舉行彌撒的教宗,吸引逾18萬名教徒前往參加。教宗從阿布達比搭機返回梵蒂岡時,在機上回應記者提問有關修女遭到性侵害一事時坦承,主教和神父性侵修女這類性侵的醜聞事件確實出現,而且情況還在持續,不會輕易消失。教會雖然已暫停幾名涉事神職人員的職務,但還應該做得更多。

MeToo運動延燒天主教 修女挺身而出控訴遭性侵

從好萊塢吹起的反性侵、性騷擾的「我也是受害者」(#MeToo)運動席捲全球,也延燒到天主教會。《美聯社》在去年7月就曾揭露天主教修女遭到性侵和性騷擾的事件,這些案例遍及歐洲、非洲、亞洲、美洲,卻因為修女在教會中的次等位階、性別不平等,加上教會的封閉體制,使得這些案例長期被梵蒂岡忽視、掩飾。去年11月,代表超過50萬名天主教修女的「國際修會總會長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Superiors General)敦促會員舉報性侵害事件,並譴責天主教會「沉默和保密的文化」。

梵蒂岡官方媒體《羅馬觀察報》(L'Osservatore Romano)旗下月刊《女性.教會.世界》(Donne, Chiesa, Mondo)指出,天主教教會中的性侵事件將導致修女被迫墮胎,或是生下不被承認的孩子。

 

把修女當成「安全性伴侶」 非洲頻傳教士性侵事件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非洲修女遭教士性侵的案例最多。《美聯社》則指出,1994年修女歐多諾修(Maura O'Donohue)向梵蒂岡報告一項為期6年、涵蓋23國的調查。歐多諾修發現同一個教會的29位修女懷孕,更在報告中指出,非洲教士擔心從妓女或其他女性那裡感染HIV病毒,認為修女是「較為安全的性伴侶」。

 

1998年,修女麥唐納(Marie McDonald)向梵蒂岡官員與神職領袖的秘密報告指出,非洲教士強暴修女的情況據稱很常見,一旦修女懷孕,教士還會要求她們墮胎。報告指出,這項問題在修女們前往羅馬進修時也存在,因為她們常常在撰寫論文時,尋求神學校學生或教士幫忙,有時提供性服務就是她們交換利益的方式。

這些調查報告當時並未公開,直到2001年才經美國天主教媒體《國家天主教報導者》(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披露。直到今天,梵蒂岡仍未對修女遭到性侵害、性騷擾的事件公開表態。

 

去年6月,隸屬印度「耶穌傳教士會」(Missionaries of Jesus)的一名修女向警方報案,指控主教穆拉克(Franco Mulakkal20145月在喀拉拉邦(Kerala)時首度性侵她,還在接下來2年內性侵她多達13次。穆拉克否認指控,還反控修女行為不檢,被親戚指控與其先生有性關係,經主教懲戒後心生不滿,捏造故事。穆拉克雖然遭到起訴,卻獲保釋。

 

不止性虐 修女還淪為神父女傭

 

天主教教會長年由男性主導,性別不平等的情況存在已久,也是導致性虐和性侵頻傳的主因。教士不僅性侵修女,還會將她們當做女傭。《女性.教會.世界》去年也披露,主教與神父將修女視為卑微的僕役,修女被迫為他們煮飯打掃,卻幾乎不會被邀請坐上餐桌;她們經常在沒有合約保障的情況下長時間工作,報酬卻少得可憐甚至沒有任何報酬。

 

一位修女忍不住感嘆:「在耶穌眼中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修女卻無法獲得平等待遇,她們感到十分困惑與難受。」

 

今日是清明,完全支持向被神父、牧師、傳敎士性侵女受害人討回公道。

34. 麥文本 2019-04-05 23:30:19

當代中國對基督教存在三大誤區:「一神教必然排他」、「基督教幫助侵略」和「傳教士包藏禍心」。

35. 港人 2019-04-05 23:54:29
基督教存在三大罪行:自完其說,顛倒是非,胡作非為。
36. 麥文本 2019-04-06 09:51:10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假的話,沒有理由可以欺騙人數千年。人可以拒絕接受基督教,然而不能証明基督教不是天理。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