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政經新聞及評論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4)
佚名
2020年7月21日

(原文發表於2020年524日)

埃菲社記者:歐洲對華有兩種聲音,甚至有人將中國視為系統性對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王毅:中歐關係歷經國際風雲變幻,總體保持合作的主基調,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一路走來,雙方積累的最重要經驗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平等對話來增進信任,完全可以通過建設性溝通來處理分歧。中歐之間並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開展互利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廣,支持多邊主義的共識越來越多。從人類發展進程的寬廣角度看,中歐不應是制度性競爭對手,而應是全方位戰略夥伴。中歐之間的交往應當是相互成就的正迴圈,而不是你輸我贏的淘汰賽。 

正如一句歐洲諺語所說,真朋友永不言棄。疫情發生後,中歐雙方堅定支持彼此抗疫努力,湧現出許多感人的友好事例。面對這場空前危機,中歐之間應該超越意識形態的差異,擺脫自我實現的猜忌,發出團結一致、攜手抗疫的共同聲音。 

中歐今年原定的重大外交議程受到疫情一定影響。雙方正就儘快舉辦第二十二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保持溝通,並積極探索適時召開中國-歐盟峰會,雙方還將爭取年內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拓展在互聯互通、生態環保、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新領域的互利合作,以中歐建交45周年為契機,推動雙方關係更加穩健成熟,實現提質升級。 

《環球時報》記者:中方打算如何應對美國出現的就疫情針對中國索賠的訴訟? 

王毅:針對中國的這些“濫訴”,無事實基礎、無法律依據、無國際先例,是徹頭徹尾的“三無產品”。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中國同其他國家一樣,也是受害者。面對未知的新型病毒,中國以對人民生命健康和全球公共衛生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最早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並及時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分享資訊,最早確定病毒基因序列並向各方提供,最早向世界公佈診療和防控方案。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我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在最短時間裡切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快速蔓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承擔了重大犧牲。中國的抗疫行動對全世界公開,時間經緯清清楚楚,事實資料一目了然,經得起時間與歷史的檢驗。 

對受害者鼓噪所謂“追責索賠”,為濫訴者偽造各種所謂“證據”,是對國際法治的踐踏,也是對人類良知的背棄,於實不符、於理不通、於法不容。今天的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濫訴侵犯中國的主權和尊嚴,敲詐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成果,恐怕是白日做夢,必將自取其辱。 

共同社記者:中方如何看待中日韓關係發展? 

王毅:中日韓三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近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日韓三國團結協作,先後舉行了特別外長會和衛生部長會,就疫情資訊、防控措施、出入境人員管理等保持密切協同,形成防控合力,有效遏制了病毒在地區的擴散。三國民眾守望相助,譜寫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道不遠人、人無異國”的時代新篇。可以說,中日韓三國聯合抗疫,為全球抗疫樹立了樣板,為國際社會增添了信心。 

下一步,在繼續嚴格防控疫情的同時,儘快恢復經濟發展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日韓三國GDP占全球總量五分之一以上。三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推動復工複產,將為促進地區經濟復蘇提供重要動力,也將為維護全球經濟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首先要嚴防疫情反彈,鞏固抗疫成果。面對疫情常態化,我們要繼續分享資訊和經驗,完善聯防聯控安排。加強藥物和疫苗研發合作,建立地區應急聯絡機制和醫療物資儲備中心,充分發揮互聯網、大資料等資訊技術作用,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治理水準和應急回應能力。 

二是要推動復工複產合作,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在做好防控前提下,中國願與韓國以及更多國家開設便利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和促進貨物流通的“綠色通道”,在可能的條件下加快恢復務實合作,暢通各自和地區的經濟迴圈。 

三是要著眼“後疫情時代”,提高區域經濟合作水準。要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減免關稅、取消壁壘、相互開放市場。在健康醫療、智慧製造、5G等領域加強合作,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中日韓自貿談判,力爭年內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深化經濟融合。發揮各種地區多邊機制的作用,防範金融風險,增強經濟韌性。 

總之,中方願與包括日韓在內的各國加強合作,爭取早日徹底戰勝疫情,重振東亞經濟活力,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發展貢獻更多的東方智慧和力量。

 

 

 

~  待續  ~

 

 

(文章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