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好文共賞
航母真的過時了?
觀雨大神經
華山穹劍
2022年6月22日
(原文發表於2022年6月21)

 

导语:今天转载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与专业文章的晦涩难懂相比,它能让所有人都看懂,看完你就会彻底了解航母的发展史、作用,以及中国航母的发展趋势和对全球海权格局的影响。

1910年,美国在一艘叫“宾夕法尼亚”号的装甲巡洋舰上做了一场古怪的实验,实验者试图从这艘船上起飞一架飞机。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人类的脑洞,彼时离飞机刚被发明出来还没多久,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让它从各种古怪的地方起飞了。 

此次的实验很成功,飞机成功从船上起飞,人类的航空事业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那么放着大量宽广的地面机场不用,硬是要让飞机从又窄又短又危险的船上起飞有什么用呢?  

似乎没什么用。 

民用就不用想了,没有哪个普通人有这种海上升天的需求,就军用来说,当时的飞机设计简陋性能低下,唯一能做到的火力输出就是飞行员自个带把枪上去,从天上往地上打枪。 

但在海洋上作战的主力是武装到牙齿的军舰,几颗破子弹根本奈何不了任何一艘军舰的钢铁外壳。所以啊,创新是创新了,但是没啥用。 

当时这种从船上起飞的飞机唯一的作用就是侦察,那个年代还没有雷达,军舰搜索敌军的方式是靠瞭望员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用望远镜肉眼看。有个飞机在天上飞的话自然效率会更高一些。 

于是海军序列里就出现了一种专门搭载这种侦察机的军舰,名为“航空母舰”。

一、王权更替 

二十世纪初的航母还不是战场的主角,当时的主角是各种大炮巨舰,海战打起来动不动就是几百门大炮对轰,航空母舰只能蹲在远处看看。 

这种“吃瓜型军舰”自然不会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有时候一种军舰的命运,不光要靠自己的奋斗,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一战结束后,意识到海权重要性的列强开始疯狂的进行海洋军备竞赛,一艘又一艘吨位更重、装甲更厚、火炮更大的巨舰轮番下水,场面极其热闹。不过这就苦了各国的财政部门。 

1921年,列强的钱袋子终于扛不住了。大家一合计,都觉得不能再这么内卷下去了,得坐下来好好谈谈,给军备竞赛去去火。于是,各国前往华盛顿,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签署了旨在共同裁减战列舰数量的《华盛顿条约》。

《条约》规定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超过203毫米的就算主力舰,各国的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

  • 美国<52.5万吨;

  • 英国<52.5万吨;

  • 日本<31.5万吨;

  • 法国<17.5万吨;

  • 意大利<17.5万吨; 

这个条约的性质类似于20世纪末美苏之间签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都是控制一下各自拥有的大杀器的数量。只不过在20世纪初,这个世界的大杀器是战列舰。 

和平时期烧钱搞军备竞赛本来就是个肉疼的事,如今条约这么一签,大家自然也就乐得互相监督遵守,纷纷回家开始裁撤那些昂贵的战列舰。 

但是有个问题,美日的很多超大型战列舰在这个时候刚刚造到一半,就这么直接扔了当废铁着实有点可惜,毕竟条约的初衷是为了省钱,而不是糟践财产。 

所以条约就为这个情况专门留了个口子,允许各国把造到一半的半成品军舰改成航空母舰,并且约定了份额(美英不得超过13.5万吨,日本不得超过8.1万吨、法意不得超过6万吨)。 

反正在当时看来这种船就是个头大,基本没啥攻击力,改成航母只是废物利用而已。 

在具体实践中,英国把较小的“嘘嘘巡洋舰”(真的叫这个名字)改成航母,而美日则把船厂里面超过4万吨的半成品战列舰改成了重型航母。于是这两个国家就有了全世界第一批重型航母。

日本“赤城”号航母:

航母在改造之初,结构也是五花八门,并不好用。大家甚至为了钻条约的空子,还在航母上安装大量203毫米级别主炮,企图当重巡洋舰来用。

在航母甲板上安装重型火炮:

说到底航母只是一个被边缘化的怪胎,并没有被视为战场的主角。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随着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从船上起飞的舰载机逐渐拥有了投掷重型炸弹和鱼雷的能力。 

在珍珠港事件中,日本6艘航母放出几百架飞机,对着停在港口里的美舰一顿鱼雷炸弹骑脸,一天之内就团灭了美太平洋舰队的全部8艘重型战列舰。

蜂群叮死霸王龙,一时间举世哗然: 

 

航母经此一役就从战场边缘一跃站到了舞台中央,在之后几乎所有海洋决战中都把战列舰虐得找不着北。最后连“战列舰党”最后的希望:人类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也被航母的机群轻松蹂躏致死。 

“大和”号沉没(电影剧照):

 

曾经的海上王者战列舰就这样被航母扫进了历史垃圾桶,二战后,海洋的权柄被牢牢地握在了航空母舰的手里。  

二、航母过时了吗?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美苏冷战,双方的海上力量自然也成为竞争的焦点。不过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航母在二战中积累起来的江湖地位一度受到了挑战,因为导弹被发明出来了。 

导弹威力巨大,它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战舰装甲变得毫无意义,再厚的钢板也扛不住一颗追着你来的反舰导弹。既然如此,身形巨大的航空母舰岂不就是一个巨大的活靶子?

再加上导弹射程远而且打得准,看起来就不再需要靠飞机去抵近扔炸弹了。 

于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认为核武器和导弹才是未来的主宰,正如航母舰载机淘汰了战列舰,导弹和核武器也将淘汰航母。 

然而这一次,历史没有重演。 

导弹这玩意虽然能威胁航母,但功能太过单一,它除了能拿来反航母以外,其他的活都干不了,这种严重偏科的武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就很大了。

比如说如果在一万公里外有人不遵守你的规矩,你该怎么办呢?难道直接放颗射程一万公里的导弹过去么?先不说这种反应是不是过激,效果好不好,首先你的成本就扛不住。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