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好文共賞
回應《內地香港的學生、僱員,高下立見 (再續)》
2018年9月17日

看了王先生內地香港的學生、僱員,高下立見 (再續)對幾位讀者的回應,及其中兩三位的補充回應,也想抒發一下我對此話題的看法:

1.      中國民族衆多,除了普通話,地方方言無數,一方面基于地方及保護主義的關係,廣東話只是香港的地方方言,不學不講就說人家“明顯鑽牛角尖了”,難道盛智文就是鑽牛角尖?比如要在上海工作,學得懂上海話最好,不懂上海話難道是鑽牛角尖?這個可能更加吃虧.其實國內人喜歡說地方方言乃基“自己人”心態及有些時候不希望第三者(外地人)知道他們自己人說話的內容。既然是從事國際金融,英語說得流利更加重要,難道中國人樣子的就一定要說“中文”(語文和語言是兩回事),反正現在很多海外回流的香港人或移民後代也不懂不講廣東話(但可能識講普通話),加上不少中國人長相的都不說普通話而說英語(駱家輝就是例子)。

2.  “心理不平衡”又何止是國內人的心態,記得之前王先生也很提到香港以往的輝煌發展純屬偶然性,現在國內經濟發展起來,倒過頭需要依賴香港的地方越來越少,香港優勢也慢慢消失,尤以過去19年(自回歸後)的“此消彼長”,國內要學的已經學懂了,不懂的也會抄(一如日本人都是從抄開始),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從以往的“低下階層”身份,現在搖身一變成爲腰千萬貫的土豪,對一向趾高氣揚、“憎人富贵厌人贫”的香港人,那又怎會可以不心理平衡呢?

3.      人的質素,如果國內的平均質素都是高的,恐怕到時香港已經失去所有競爭力了,完全邊緣化;一樣米養百樣人,况且哪裏(美加一樣有)都有低質素的人,何必以偏概全。只要好好發揮下屬的優點,回避缺點的發酵,幫到自己也幫到工作。

4.    我認識從事中港業務的律師樓同樣請了國內的見習律師和香港的見習律師,分別也在于勤力、不怕吃虧和吃苦、主動、有創意等;人脉關係也是重要一環,作爲來自國內的“精英”,當然會以國內高管及同事做班底,要香港人幹嗎!作爲香港人,他們有的關係,香港人沒有,他們有的網絡,香港人也沒有(其實全世界人做生意誰不靠關係啊)。他們懂的方言,香港人不會說。還有我們的市場是700人,國內的是14億人,不說國際市場了,雖說地方主義强烈,但少說一、二綫城市也有幾千萬人吧,除非大家已經上岸或從來沒有接觸過國內的商業氛圍,否則做著國內業務的都認同國內的人是相對優秀的(况且他們的競爭確實比香港更嚴峻,不優秀點或努力點,如何生存!)

5.      其實好像換個口小一點的垃圾桶一樣,初衷是希望大家處理好自家的垃圾,先不要妄想去到從環保减廢的角度考慮,連倒垃圾的也覺得公衆還是把垃圾丟弃在垃圾桶周圍就可見一斑,要提升社會民智的水平,還差太遠了!(也不要提新加坡的嚴刑獨裁、日本的洗腦教育啊!)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