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方略品評
香港特區的關鍵任務之一:以創新科技許國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2年11月24日

(原文發表於202211月20)

中美高層直接在印尼峇里島會談,雙方各自亮明紅線。過去幾天已有不少評論,表面上好像中美關係有所緩和,其實內裏並非如此。似乎雙方唯一的共識是不打核戰,緩和對撞導致爆發戰爭的危機。中國最關鍵的紅線就是解決台灣問題不容外部勢力干預。美國最關鍵的態度是繼續和中國展開激烈競爭。我們必須拋棄一廂情願的想法,要冷靜理性地面對殘酷的國際關係現實。美國維護自己的絕對霸權地位決不當世界第二的信念極其頑固。除非中國放棄自己神聖的和平發展的權利,否則美國把中國鎖定為頭號敵人,百分百不可避免。儘管這並不表示中美博弈必定會導致全面軍事衝突,但我們一定要有底線思維,清楚明白自己已被美國鎖定為頭號挑戰者,一定會長期被美國針對。美國將會組建全球性包圍同盟,同時推動同盟走向對抗戰場。我們不可以天真地認為中美關係有所緩和,其實中美關係在雙方亮明各自的紅線之後,已發生質變。這就是美國全面遏制中國的政策不會改變。

究竟什麼意思?那就表示中國一定要在科技發展方面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要能夠有絕對能力確保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香港特區可以在新征程為祖國貢獻力量,關鍵發力點之一,是以高等教育的高質素和研發能力的高水平,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越條件,努力從事創新科技方面的突破,融合到大灣區,和國家大策同向而行,以創新科技的成績,報效國家。重要方面其中之一,是生物醫學科技的創新和發展。

21世紀是生物技術世紀,將會成為可持續的支柱產業。從研究到開發再到生產和推廣,生物醫藥產品是世界各國的發展焦點之一。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這方面的重要性尤其突出。美國在全球現有300多個生物實驗室(在烏克蘭就有30多個),所為何來?美國的全球戰略意圖已經十分明顯。生物醫藥科技是開拓中的極限戰場。中國在特定尖端技術上可能與先進國家仍有差距,在生物醫藥科技發展方面同樣如此,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研究生物工程所需投入的資金巨大,產品研製的難度極大。如果試驗失敗,投入的資金將化為烏有。市場開發亦不容易,因此形成產業化道路尤其艱辛。生物工程包括綠色生物工程(農作物和環境)和紅色生物工程(生物藥和設備),多年前已被列入聯合國千年峰會議程。

中國的生物醫藥科技發展熱潮,隨着新冠疫情到來,現正方興未艾。中國政府積極支持,重點在發展相關大中小型優質高科技企業,提供優良的創業環境及其他支持,從事研究及開發生物醫學工程產品,包括生物儀器,生物材料,天然藥物及保健食品。中國需要大量從事生物科技的學者,科研先驅和管理專才。為了掌握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最新技術,需要有自己的研究隊伍,和不同的科研機構及院校合作,力求走在領域的最前列。香港持區在這方面可提供充分互補性。

中國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美國的水平相比,現在仍有一定差距,只在某些領域的發展可能有所超前。中美在高端科技的合作日益困難,香港反而可以發揮獨特作用。內地企業研發生物科技,除了本身的科研隊伍極需要與不同的科研機構及院校組成策略性聯盟以進行研究開發之外,更須要產品中試及改良產品量產技術 。香港高等院校有港大和中大醫學院,醫院系統較先進,臨床測試較完備,多年來從事多方面的生物醫藥科技研究有較豐富的經驗。今後的研究重點包括把生物科技的基礎結合到基因工程學,剖析人類基因結構和功能,以達到診症,預防,免疫和治療的作用,從而研發及生產出各種醫療產品,包括生物藥和設備。

香港各大學的醫學院,理學院和工程學院在生物醫藥方面的科研合作,應該及早與內地各重點大學進行深度技術交流。在這方面,香港特區有豐厚的資源和堅實的基礎。生物科技研究是一項極龐大及高風險的投資,要能夠成功通過測試證明有效才可以推出市場。如若達不到預期結果,那麼所耗用的資金及時間便會全部白費。由於各國的衞生準則及藥監要求不同,在中國要能夠成功通過產品認証才可上市銷售。如要銷售到外國去,更必須達到別國有關的藥檢標準(反之亦然)。過程複雜,但香港可以發揮橋樑的引聯作用。

生物醫學工程產品包括人工晶片,人工關節,醫學用導管,人工腎,血液淨化系統,生物醫學監控儀器,消毒殺菌機械人,病原體快速體外診斷系統等方面。生物醫藥針對某類疾病的產品,發展潛力龐大。但對科技水平的要求,遠較一般化學醫藥產品為高。生物醫藥工程產品在外國已普遍使用。例如在美國,病人使用化學藥物治療和使用生物醫藥工程產品治療的比例已高達1比1,但在中國的相應比例還只是8比1。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開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香港宜乎急起直追,快馬加鞭,迎頭趕上。

香港在生物醫藥科技方面其實已有不少潛在的項目厚積待發。教育界強調STEM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其實還要加上ABM(天文,生物,和醫藥)。 現時香港的生物醫藥科技研究範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公共衞生和傳染病控制,其次是診斷平台,此外還有製藥和醫療設備等方面。就筆者所知,香港已有不少相關的公司擁有不少專利技術,有強大的知識產權組合,包括診斷、微流體、醫療裝置、療法、機械人解決方案、消毒劑、納米纖維和紡織品的相關專利技術。隨着公共衞生和傳染病控制的需求日益增加,現在市場需要開啟一個智能清潔新時代,推動以科學為骨幹的創新技術應用確保公眾流動空間和家居生活空間的衞生安全。新征程的公共醫療需求是要有一種能夠快速、準確、多重(不只是針對新冠病毒單一核酸那麼簡單)和低成本的測試方法,從樣品到結果都可以全自動在體外進行診斷的設備,可以顛覆目前醫院對病人進行分流相對落後的傳統做法。體外診斷市場的潛力十分巨大,首階段單是聚焦在大灣區發展,已是潛力巨大,可以節省龐大的公共醫療開支。此外還有製藥和醫療設備兩方面,以后再詳說。

香港在生物醫藥科技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可謂知者熟知。此外還有基因排序的算法應用。由於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不可更易和塊鏈間互相引証的特色,基因治療的研發模式可以通過平台技術進行創新,更是潛力無限,可以擴大到關聯領域的使用,包括傳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精準藥物處方,癌症治療(優化標靶藥),基因圖譜分析(找病灶),環境保護,農業藥物,以至其他生物醫藥治療方案。 估計在未來兩三年之間,香港在生物醫藥科技方面將會綻放光芒,為世所知。

總而言之,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和長臂管治,我們需要有居安思危的底線思維。在維護中國14多億人民的集體生命安全和共同生活富裕的大前提下,筆者認為,國家大策就是要保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人民幸福,國家富強。在中美兩國劇烈對撞不可免的客觀環境下,香港特區在生物醫藥科技方面不單只是大有可為,其實有極深刻的時代意義。美國精英階層為了維護其資本霸權席捲全球的優勢,不擇手段公開宣稱以最激烈的方式和中國進行全面競爭。在這個全球形勢動盪不寧的大環境下,防狼之心不可無,怎可做天真漫爛的東郭先生?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