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方略品評
特區18萬公務員要提倡管治團隊工匠精神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1年8月2日

所謂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包括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品質的體現,是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特區政府管治團隊要做到良政善治,也應提倡工匠精神。估計公務員進修學院將有一番新氣象,現在是時候做思想建設。工匠精神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和創新。從政府管治的角度看,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團結一致前行的精神源泉,是區域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香港特區作為亞太區域的國際大都會之一,應該突出「一國兩制」下優良的管治素質。

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人民至上的服務精神。第一:敬業。敬業是公務員基於對為人民服務的謙卑和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精神狀態。忠於職守,就要做到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專心一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領導層對所有政策,項目,工作和程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品質。第三:專注。專注就是內心篤定,着眼於細節,執着和堅持,心無旁騖,不斷積累優勢形成動能,在各管治領域成為領頭羊,摒棄「無驚無險,又到五點」的苟且心態,拒絶「離地懶政不作為,為官避事攞着數」的陰暗思維。第四:創新。創新就是追求突破和革新,變革永遠在路上,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便民和利民。所謂「行之有效」和「既成制度」,是推搪塞責,不思進取。

工匠精神是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政治制度運作不斷改善的原動力。「中國製造2025」早在6年前已提出,參考德國最先在2013年提出的工業4.0,吸收西方先進的產業資本主義經驗,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今益發自信。「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是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建,綠色發展,人才為本,5項關鍵環節,加上先進製造和高端裝備2項重點領域,提出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大戰略任務和政策舉措,實現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進而創新強國。

然而,新時代的大國工匠精神,不應單局限於生產製造,而是滲透到全方位領域,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振興中華。中國過去43年取得成功,關鍵是執政黨的建設引領,各級政府領導的改革創新,720萬公務員的團結齊心。期待下屆特區政府,由真正有能力的愛國管治團隊引領,守護香港力謀建設發展,以工匠精神號召18萬公務員,團結一致重新出發,讓港人耳目一新。

面對美國的咄咄迫人,中國現正在大國博弈的關鍵時刻,下一盤很大的棋,因此要調整布局,聚焦工業製造、職業教育、住房改革、管控資本和數據安全,將有深遠影響。最近中央政府針對教育、電商、傳媒、娛樂、手遊等行業的一系列遏制政策,估計和教育的百年大計有關。為了落實倡導工匠精神,大力建設職業院校,培養更多高質素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借鑑了德國(最早來自英國)著名的「課堂+學徒」雙軌教育模式,培養高薪技工及研發專家,能夠在生產綫上動手操作,在實驗室內動腦創新。據此,內地教育部門現正強制推動大批三線大學轉制為職業院校,剎停每年1000萬高考生競相擠入本科大學窄門的風氣。

加強職業培訓,培養工匠精神,是一個銅板的兩面,高考生不必再辛苦補習備試,這也是近日封殺校外補習行業背後考慮的原因之一。

德國的工業造詣,在全球範圍首屈一指,關鍵在高增值環節,包括高精密器材和高精密技術,這兩方面正是中國工業的短板。今後中國工業品牌營銷及中國技術研發,配合香港特區的高端服務業和國際金融業,肯定大有可為。中國道路,中國經驗和中國故事,不是封閉起來可以憑空實現。各國的不同模式和發展成果皆堪借鑑,中國在不斷調整步伐,自我修正,深化改革和有序開放的過程中,在實踐過程中發展有自身特色的一整套辦法,今後必然日益豐富多樣,出彩繽紛。

港人回過頭來看自己,比較之下,危機感日益加深,不寒而慄。國家現正大踏步向前,在一國之下,香港這邊的一制反而千頭萬緒,好像迷途羔羊,暈頭轉向。別的不說,職業技術學校改革和教育領域大灣區融合這兩方面,教育局恐怕並無具體政策。香港教育應何去何從,特區政府是否一無所知?佛山市順德區和南海區在職業技術學校方面,過去24年來已有長足進步和發展,有些名校已成為國務院教育部充分肯定的典範,具體細節以後再說。建議下屆特區政府應加強和大灣區在職業技術學校方面的互動合作,教育引領,長期部署,這樣做,香港才能夠最終和大灣區全方面接軌,真正落實工匠精神,為下一代香港年輕人謀劃美好將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這兩句名詩,用諸於香港特區的今天,可圈可點。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