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方略品評
香港能否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1年8月30日

香港的「一國兩制」要能夠全方位充分發揮國際大都會的角色,除了經濟發展之外,還有文化建設。香港可以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樞紐,這方面大有可為。文化包括歷史,思想,哲學,宗教和藝術5大方面,有多種表現和演示形式。從博物館和文化館到演藝學院和文化藝術節,運用多媒體,線上線下互動,包羅萬有,精彩畢呈。10年前已有建議特區政府應成立文化局統籌文化事務,未能成事,並非無因。香港在文化領域,10年空轉,歲月磋砣,希望從下屆特首開始,可以做到。

香港完全可以作為中西文化的互動平台,促進東西方文化在學術及藝術方面的研究和交流。除了傳統的形式例如舉辦學術會議,講座以及研究計劃,邀請訪問學者,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和對話之外,還可以建設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文獻中心,提供 研究便利,大學院校及學術團體,各方面都大有可為。問題是一定要設立文化局以統籌一切,在中央政府的引領下,堅持「一國」的立場,以中華文化為主調,開展東西方文化交流活動(東方泛指亞洲,包括日本,南北韓,東南亞,中亞等地域),做到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硬件展示和思想交流之外,還有演藝活動,包括電影,話劇,視頻欄目,音樂,舞蹈,電視劇等形式,涵蓋非物質的文化傳承,交流和拓展,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例如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現有37項世界文化遺產,14項世界自然遺產,4項文化與自然遺產,全部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剛在福建福州成功舉辦(7月16-31日)。香港完全可以申請舉辦世界文化遺產大會。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條件優渥,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關鍵是特區政府要強勢領導,願意服膺中央的方向引領。

香港地狹人稠,重點可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東西方互動交流,包括舞台演藝,屏幕影視和移動顯示等多種形式。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不同國家,民族,群體,團體,甚至個人。有一套嚴謹的審查方法和認證程序。被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和表現形式,知識體系,特殊技能,甚至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都可以被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向聯合國有關組織申請。口頭傳統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古時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開創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傳統美術,中國書法等,都屬於非文化遺產,都包涵在保護體系之內,各具特色,在本文未克詳細介紹。單是嶺南文化,就值得大書特書,可圈可點。位於新界東北的世界地質公園,大埔吐露港的黃地峒石器時代工廠遺址,珍珠養殖場遺址,圍海做湖蓄載東江水,馬糞州香港沉積岩世界地質遺址,都是體現人類文化進步和文明發展的精彩案例,可以引伸出海洋生物的生態發展和石器時代的石工具交易。香港是中國的一顆璀璨明珠。

香港在文化方面其實有不少可以內引外聯的特色,能夠吸引全世界各國重視文化遺產和表演藝術的精英來到香港發展,帶動貿易,旅遊,教育,金融,休閒和高質素房地產開發,提升格局和視野。用港人最喜聞樂見的通俗語言表述,就是「有錢齊齊搵」。港人愛財,取之有道,要有文化的高尚元素,致力香港成為以中華文化為本,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國際匯聚之地。

最後,香港(還有澳門)應加強和台灣同胞在文化方面的民間互動交流,排除被民進黨「台獨」分子設置的種種障礙。美國只會利用台灣不斷刺激中國,製造緊張,售賣軍火撈錢。這情況不論持續多久,不管是和統還是武統,港人和台人之間的商貿和旅遊,最終還是要歸結到中華文化的共同淵源和互動交流。台灣統一問題,政治上歸根結底是中美硬核碰撞問題,文化上是兩岸四地互動交流共融問題。解放軍能戰而不戰,中華文化是磐石,是根源,是基因。處此台灣必將統一的前夕,回首1840年以來中國近代的滄海桑田,台海風雲只是茶杯裏的風波。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