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奇、趣、妙、識
故宮文化通識(3)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22年6月24日

榮耀和災禍——故宮宮燈故事

 

 

在沒有電燈的年代,照明通常以蠟燭為主。北京紫禁城內,在電燈未出現前,照明同樣主要用蠟燭為光源的燈具。這些宮燈在功能上可分為具實際照明用途的燈具,以及在節慶時才懸掛觀賞的綵燈。別以為宮中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燈具,其實用燈的數目和款式都要依禮法而行,皇帝賞賜官員一盞引路燈,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更有官員因為不依禮法用燈而遭抄家。

 

清代製作宮燈一般由內務府造辦處統一管理,宮中有專門製作燈具的作坊,名「燈裁作」。宮燈會因不同的用途做成各種形式:如放在桌上的叫桌燈或座燈;掛在屋頂下的叫掛燈;高架支在地上的叫戳燈;拿在手中用於室外的叫把燈……。這些燈具既是照明的用具,也是精美的工藝品,特別是燈罩的裝飾千變萬化,主要是用雕竹、雕木、鏤銅及金屬做成框架,外糊紗絹,再加羊角或玻璃。有的在燈罩上方加置華蓋,燈下加掛垂錦以及珠玉金銀穗墜,有的還在燈罩四周懸掛吉祥雜寶流蘇瓔珞。

 

因燈具以燃點蠟燭為光源,火對紫禁城來說是頭號大敵。為避免火災,宮內的防火措施非常嚴格,因此對燈火的管理也很嚴。清代外朝除朝房及各門外,均無燈。外朝無燈,早朝又在天亮以前,王公大臣上朝,即使不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路,光線也是很差的,如果近視或花眼,就太不方便了。但依據禮制,唯親王才准有燈引路至景運門或隆宗門,軍機大臣可提羊角燈入內右門,其餘的人均不得用燈引路。景運門和隆宗門,是進入內廷的第一道禁門。到了這裏,也就到了養心殿或乾清宮外,王公大臣們進了內廷,不要說提燈引路,就是貼身護衞和隨從,也不得進入,只能在這兩個門外台階下二十步以外站立,可謂戒備森嚴。

 

外朝無燈,對皇帝是沒影響的。皇帝的待遇當然與眾臣不同,皇帝出入,前有引燈數對,每盞用五兩重蠟一支;另有門燈、站燈若干對,每盞用八兩重羊油蠟一支。嘉慶時還規定,皇上出入,駕後添設明角燈四盞,以資照明。冬季上早朝,往往天還未亮,還會在皇帝寶座兩側列羊角燈數對。如此一來,不但皇帝身邊的光線足夠,而且在大臣參見皇帝,抬頭仰望之時,會給帝王增加一種光線籠罩所帶來的神秘感吧。

 

有了這些禮法規定,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准許臣子使用燈來照明,便成為一種恩寵。例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在保和殿御試,交卷後,皇上與修撰蔡元升談話,一直談到暮色低垂才結束。康熙帝見天色已晚,便命侍衞執燈伴送蔡元升出宮,這已是很例外的恩寵了。

 

與外朝不同的是,清代內廷與東西長街均有路燈。這些路燈以石為座,銅為樓,銅絲為門壁。它們不是靠燭光照明,而是一種油燈,每晚內府庫監添油點燈,以便巡看關防。到了清代晚期,由於普遍使用玻璃,這些路燈上的銅絲門壁改用玻璃,既防風又明亮,那時安裝的玻璃上,中間畫有紅色大圓「壽」字,四角各畫一隻紅色蝙蝠,象徵「福壽」。

 

在當時,只有皇宮內才能設置這種考究的路燈,王府和其他地方是不准設置的。設置了就是違制、僭越。例如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在嘉慶登基伊始就被定罪抄家,其罪狀之一就是違例在府內設有和宮廷裏一樣的路燈。

 

內廷除了路燈外,各宮殿室內的燈具設置更是琳琅滿目。以咸豐二年(1852年)所立的養心殿三殿燈賬為例,其中僅東暖閣就安掛燈45座,15種樣式。每逢年節,各殿還要增設燈具。每年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又稱燈節,是一次賞燈晚會。所懸燈做成鳥獸或花果狀,上糊白紗,繪有彩畫,還有鰲山燈、龍燈,長5尺,10個太監用竹竿支着,前邊一人執一燈珠,取龍戲珠之意。

 

到了清末,宮內早於各地首先安了電燈,並自設有發電機,宮燈之類的,有的成為宮殿點綴裝飾品,有的被收入府庫,使用蠟燭的宮燈便告別了歷史舞台。

 

 

 

 

乾隆如何在紫禁城大發「江南夢」?

 

 

 

在故宮這組龐大建築群裏,寧壽宮可說名不經傳。這座在明朝落成,於乾隆時期重建的宮殿,美其名是乾隆為自己退休而設的安身之所,但他並沒有住過一天半日,只為粉飾他「禪讓」的決心而設。直至發生秀才金從善案,寧壽宮才再次成為焦點,為乾隆的晚年提供消遣娛樂,為他延續江南美夢。

 

攔聖駕上疏的秀才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乾隆皇帝自盛京(瀋陽)回鑾,路遇錦縣(今日遼寧凌海)秀才金從善攔聖駕上疏。這一舉動令乾隆皇帝大驚,以為一定是有了天大的冤情,馬上召見詢問。這一問,差點沒把快70歲的乾隆氣死。原來,這個金從善上疏,主要有四條諫言,分別是請求乾隆立儲、立后、訥諫、施德。其中立儲就觸碰到皇帝最敏感的神經,引得乾隆大怒,斥責其「狂誕悖逆,為從來所未有」,下令將金從善處死。與此同時,乾隆宣布,自己早已秘密立儲,「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總算是暫時平息了此事所引發的朝野物議。

 

那麼,乾隆皇帝是否真的早已立儲,而且做好了退位準備呢?從現有史料來看,確實如此。乾隆即位初年,曾立嫡出的永璉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1738年)永璉還不到十歲就死了。後又立永琮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兩歲。轉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63歲的乾隆已無法回避立太子的問題,這時候,還活着的皇子只有六人,這六人中,又有兩個過繼給了兄弟,所以可供選擇的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乾隆覺得誰都不是理想的人選,相對而言永琰的缺點最少,於是立其為太子。按照雍正定下的「秘密立儲」的規矩,乾隆書寫了立儲諭旨,將其藏在一個硬木匣子裏,再命人將匣子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完成了立儲工作。

乾隆帝的「禪讓」

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一場千年罕見的傳位大典在紫禁城舉行。86歲的乾隆皇帝完成皇位禪讓,但是禪位之後,乾隆卻「退而不休」,仍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嘉慶元年正月十九日,作為太上皇的乾隆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於太子,大事還是我辦。」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每天還要對皇帝「訓諭」。當時,朝鮮是清朝的藩屬國,其使臣向國內報告清朝的情況時說,嘉慶帝對乾隆十分順從,嘉慶帝「侍坐太上皇,太皇喜則亦喜,太皇笑則亦笑」;「侍坐上皇之側,只視上皇之動靜,而不轉一矚。」就連當時的一些御用器物,也仍然沿用「大清乾隆年製」的款識,直到乾隆皇帝在1799年駕崩為止。乾隆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

 

中國歷史最長壽的帝王

乾隆皇帝終年89歲,在位6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統治時間最長的帝王。排在他後面的是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活了86歲,在位48年,可惜他沒有善終,最後被活活餓死。宋高宗趙構活了81歲,他20歲即位,但只在位36年,退位後當了25年的太上皇。元世祖忽必烈活了81歲,在位35年。即便在世界史上的歷代帝王中,乾隆也可排在前列。例如大名鼎鼎的法國波旁王朝的「太陽王」路易十四,雖然在位長達72年,但他只活了77歲。

重建寧壽宮

為了表示自己早有年老後禪位的意願,乾隆皇帝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旨重建在明代時已建成的寧壽宮,準備作為自己「退休」後在紫禁城內的住處,但乾隆最終並沒有遷入寧壽宮。這宮殿位於紫禁城外東路,佔地約四萬六千平方米。其南半部,從皇極門起,包括皇極殿、寧壽宮等正殿;其北半部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為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等建築;東路為暢音閣、閱是樓、慶壽堂、景福宮等建築;西路是寧壽宮花園,即俗稱的乾隆花園。

 

據內務府檔案記載,由大臣福隆安、三和、英廉、劉浩、四格、和珅等主持修建寧壽宮,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開始前期的準備工作,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建工作正式開始,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築工程基本完成,歷時五年,耗銀約一百四十三萬餘兩。

 

在整個寧壽宮建築群裏,皇極殿和寧壽宮是主體,皇極殿為仿乾清宮制度改造,等級僅次於太和殿。寧壽宮與皇極殿相接,內外簷裝修及室內間隔、陳設皆仿坤寧宮。宮內設有薩滿教神位及跳神用法器,為祭祀之所,是紫禁城內除坤寧宮以外的另一處體現滿族風俗的重要建築。

 

乾隆皇帝「江南夢」的歸宿

寧壽宮內的「乾隆花園」最受乾隆皇帝喜愛,建成之後,他經常到此遊覽,並寫下不少詩篇。這是因為乾隆皇帝對江南風情萬分嚮往,曾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下江南。與此同時,他還要在京城實現他的「江南夢」,不但京郊的圓明園、頤和園都留下了江南園林的影子。在等級森嚴的紫禁城內也不例外,「乾隆花園」小巧玲瓏,其自南而北的曲廊、峰巒、崖谷、洞壑連接着四進院落的二十餘座樓、閣、軒、堂、齋,不但布局風格酷似江南園林,而且園內的山石林木大多是選自江南的名貴物品,甚至建築內部的設計、裝修也大量採用江南的刺繡、竹黃等工藝。這一切,都令這座小小的「乾隆花園」,成了乾隆皇帝「江南夢」的歸宿。

竹黃

竹黃,又稱翻黃、貼黃、文竹,是竹刻工藝的一種。它是將毛竹鋸成竹筒,去節去青,留下一層竹黃,經煮、曬、壓平,膠合或鑲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後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紋樣,內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它利用竹材的天然質感,色澤光潤,類似象牙,具有典雅大方的藝術效果。

 

 

 

 

哪一個宮既是藏寶地也是凶案現場?

 

 

 

說到寧壽宮,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但說到故宮裏的珍寶館,或許大家都知道。珍寶館是展示清代宮廷收藏的珍寶文物的展覽館,現時位於寧壽宮內的養性殿、樂壽堂等地方。現今寧壽宮被滿滿的珍貴文物所充斥,而昔日該處也是乾隆皇帝收藏珍寶之地。雖然這宮有耀眼輝煌的一面,但也有宮廷黑暗的歷史,因它也是清宮命案的案發現場之一。

 

今昔珍寶收藏地

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因何設於寧壽宮?據故宮博物院的館藏資料顯示,主要原因是這宮殿符合「雙重文物觀念」,即要包含古建築和文物兩方面。寧壽宮仿坤寧宮制,殿內空間開闊,金壁輝煌,壯麗美觀,只要配上適當的照明及展示陳設,便可一併呈現出古建築與珍寶文物的觀賞價值。

 

在乾隆期間,自寧壽宮落成後,乾隆皇帝時常來此遊覽、小憩,並陸續將原來收藏在養心殿、建福宮等處的珍玩、寶貝,轉移到這裏,安置在他所鍾愛的寧壽宮花園內的倦勤齋。據嘉慶七年的《倦勤齋陳設檔》載,當時這裏有珍玩1,739件。其中質地精良、體積小巧、整盒套裝的有1,181件。

 

乾隆從未入住的宮殿

耗資百萬白銀建造的寧壽宮,雖然頗受乾隆皇帝欣賞,但終其一生,也未曾在此居住。寧壽宮剛建成時,乾隆還在位,自然不願意離開象徵權力核心的養心殿。退位以後,近九旬高齡的乾隆身體依然康健,他住在養心殿、圓明園,還會在嘉慶皇帝陪同下前往承德避暑山莊,就是沒有住過寧壽宮。直到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時(1799年2月7日),乾隆在養心殿病逝。

 

乾隆共來過寧壽宮多少次,無從考察,但從御製詩的情況看,乾隆四十一年、四十三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五十二年、五十四年、五十九年都有關於倦勤齋的詩句,共八篇,說明至少來過八次。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乾隆皇帝於寧壽宮皇極殿興辦了他生平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千叟宴。這也是乾隆留在寧壽宮的最後記憶了。

 

慈禧的寢宮

此後的近百年時間裏,寧壽宮靜靜地矗立在紫禁城的東北角,直到光緒年間,這裏才再度為人們所關注。而關注的原因,則與慈禧太后有關。光緒二十年(1894年),在皇極殿為慈禧太后六十壽辰舉行盛大賀禮。壽辰後,慈禧太后搬到寧壽宮樂壽堂居住,以樂壽堂西暖閣為寢室。寧壽宮成為權力核心所在。

 

這裏有兩個背景值得注意,一是慈禧太后雖然已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歸政」光緒帝,並移居頤和園,其實仍「訓政」多年。當時慈禧回到紫禁城居住,選擇位置較偏僻,但等級較高的寧壽宮,也在情理之中。二是這年陰曆十月初十(換算成陽曆,已是11月中下旬),是慈禧六十大壽的正日子,而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軍一敗再敗。10月下旬,日軍已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並於10月24日對金州、旅順展開圍攻,11月6日金州淪陷,11月22日旅順淪陷。清廷主戰派一籌莫展,大清形勢危急。慈禧此刻回到紫禁城,怕也有形勢所迫,要「重新出山」,收拾殘局的意思。光緒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歲生日前後,還曾在此分別接見奧、美等九國使臣。慈禧死後,在這裏為她停靈治喪。

 

除政治背景外,慈禧選擇住在寧壽宮,或許與她的個人愛好有關。在當時,宮中主要的娛樂活動就是看戲。每逢節日如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九、冬至、除夕,以及帝后生日、登極、冊封等等,都演戲,慈禧也十分喜歡聽戲,而寧壽宮則有紫禁城內最大的戲台——暢音閣大戲台和紫禁城內最精緻的室內小戲台——倦勤齋小戲台。

 

倦勤齋小戲台主要是太監給皇帝唱「岔曲」用的,不能承擔大型演出。暢音閣大戲台則不然。這大戲台位在寧壽宮後東路的閱是樓院中,是宮中最大的戲台。每逢元旦、皇帝壽辰、后妃生辰等重大節慶,帝后、妃嬪都會坐在暢音閣對面的閱是樓觀戲,大臣們是坐左右迴廊內看戲。這大戲台與一般戲台的分別是它有三層戲台,高達約二十米。上層稱「福台」,中層稱「祿台」,底層稱「壽台」。壽台面積很寬敞,相當於普通戲台的九倍,福台和祿台的台面相對很小,這是根據坐在閱是樓寶座上看戲的皇帝的視線而設計的。

岔曲

岔曲起源於清初北京,是八角鼓、單弦的主要曲調。內容取材於民間曲藝、小調和戲曲,多是類比女性第一人稱的情歌。岔曲的表演方式有三種,大多是一人自擊八角鼓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也可以無三弦伴奏),也有二人操八角鼓演唱或集體演唱「群曲」形式。

 

除上述兩處戲台,寧壽宮景祺閣還有個室內小戲台,慈禧在樂壽堂居住時,便經常讓太監在此為她演戲。不過,提到景祺閣,就必須提到另一位晚清名人——珍妃。

 

珍妃落難處

與寧壽宮有關的另一人是珍妃。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被慈禧幽禁於瀛台,其寵妃珍妃也被打入景祺閣後的冷宮,也就是被慈禧關在離自己住處不遠的地方。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離京逃難前,令太監崔玉貴將珍妃投入景祺閣西側的井中,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珍妃的屍體在井裏泡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慈禧從西安回京後,才命人打撈上來,安厝於西郊,後葬西陵之崇陵妃園。

 

景祺閣外的井淹死珍妃以後,不知道慈禧還有沒有興致,再在景祺閣小戲台聽太監給她唱戲呢?

 

溥儀轉移珍寶

末代皇帝溥儀也與寧壽宮有些關係。據1924年清室善後委員會所做的《點查報告》載,溥儀退位後,曾將乾隆時存放在倦勤齋内的珍寶文玩大量轉移,並曾將這裏的座床一律換成梳化。轉移珍寶文玩,目的自不必說;座床換梳化的行為,跟他為了踏單車方便,鋸掉紫禁城各門之間的門檻的任性之舉,別無二致。

 

 

養心殿的謎團

 

 

 

紫禁城是明清時期的政治中心,乾清宮是清初順治、康熙皇帝的寢宮及處理日常政務的重要場所,引見大臣和接見外國使臣的地方。東、西暖閣則是皇帝召見官員和批閱奏章之所。但至雍正以後,皇帝日常活動的中心移到養心殿,使這殿堂地位升格不少。在歷史上亦引起一些疑團,例如:雍正為何遷住養心殿?軍機處在養心殿附近設立只求方便?養心殿「垂簾聽政」的事跡因何史書記載甚少?

 

疑問一:雍正為何遷住養心殿?

養心殿建於明代,起初它在紫禁城裏的等級和地位都不高。康熙年間,這裏是宮廷造辦處,負責製作各種御用器物。康熙帝死後,雍正帝在這裏守孝二十七個月,按祖制守孝期滿,雍正帝應該重回乾清宮居住。但雍正帝將養心殿重新修建,並將寢宮移到這裏,他給出的理由是:康熙帝在乾清宮生活了六十多年,自己如果住在那裏,會睹物思人,於心不忍……。從此,養心殿成了皇帝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對雍正的這一理由,後世有不少存疑。

 

疑問二:軍機處在養心殿附近設立只求方便?

雍正年間,連年用兵西北,軍報及指令往返十分頻繁,須及時傳遞,並加強保守機密,而內閣辦事機構在紫禁城的東南角,離養心殿太遠。設想一下,皇帝看了密摺,讓太監去內閣傳召大臣,大臣跟着太監來養心殿,一般大臣在紫禁城內是不能坐轎、騎馬,這一來一回,估計至少要半個小時……。再加上內閣人多而雜,軍報先經內閣容易洩露機密。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特命在隆宗門內靠近養心殿的地方臨時設立軍機房,並以怡親王允祥、大學士張廷玉等自己親信且得力的王公大臣作為軍機大臣,在這裏輪流值班,專門負責辦理一切軍需事宜,同時也方便皇帝隨時召見他們。這樣一來,整個養心殿區域,儼然成為帝國權力的核心。

 

雍正十年(1732年)軍機房正式改稱「辦理軍機處」,但後來的奏章和詔令中多省略「辦理」二字,簡稱「軍機處」。軍機處初時不屬國家正式機構,是臨時辦事機構,軍機大臣沒有自己的衙門,只有這個「值班室」,所以室內布置比較簡單,只有一些必備的辦公用品和供大臣休息的設施。後來皇帝發現通過軍機處,可以集軍政權力於一身。在清嘉慶四年修《會典》時,軍機處正式列為國家機構。它的權力巨大,逐漸取代內閣的作用。因此,設立軍機處於養心殿附近,除了是方便皇帝處理政務,亦是君主集權的方法之一。直到清末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責任內閣」成立,秉政一百八十多年的軍機處才被廢除。

 

疑問三:「垂簾聽政」史書記載甚少?

與乾清宮差不多的是,養心殿正間是皇帝日常處理政務、引見大臣的地方。東、西暖閣是皇帝召見官員和批閱奏章之所。後殿則是皇帝的寢宮。後世最矚目的是養心殿於晚清時期的「垂簾聽政」,但史書對垂簾聽政的過程卻很少記載。據《清同治朝實錄》簡單記載的資料為: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日同治即位於太和殿,十月十六日由禮親王世鐸等奏《垂簾章程》,共十一條,都是講及垂簾聽政的禮儀。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垂簾聽政開始。大家要了解垂簾聽政的情形,僅能從一些大臣的日記中窺探一二。

 

關於「垂簾聽政」,《曾國藩日記》裏有一個很生動的記載:同治七年(1868年)十二月十四日,兩江總督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時,曾前往養心殿覲見,這是曾國藩生平第一次見慈禧。曾國藩是一路走了四十天,十二月十三日才到北京,次日一早,寅正一刻(上午4時15分)起床吃飯,卯初二刻(上午5時30分)已入宮到了景運門,在朝房先後見了大臣李鴻藻、馮桂芬、文祥,恭親王奕訢等人,然後一同於巳正(上午10時)進養心殿。

 

曾國藩寫道:入養心殿之東間,皇上向西坐,皇太后在後黃幔之內;慈安太后在南,慈禧太后在北。余入門跪奏稱臣曾某恭請聖安,旋免冠叩頭,奏稱臣曾某叩謝天恩畢,起行數步跪於墊上。

慈禧太后問:「汝(你)在江南事都辦完了?」

對:「辦完了。」

問:「勇(兵)都撤完了?」

對:「都撤完了。」

問:「遣撤幾多勇?」

對:「撤的二萬人,留的尚有三萬。」

問:「何處人多?」

對:「安徽人多,湖南人也有些,不過數千;安徽人極多。」

問:「撤得安靜?」(遣散的兵勇沒鬧事吧?)

對:「安靜。」(沒鬧事)

問:「你一路來可安靜?」

對:「路上很安靜,先恐有游勇滋事,卻倒平安無事。」

問:「你出京多少年?」

對:「臣出京十七年了。」……

問:「你以前在京,直隸的事自然知道!」

對:「直隸的事臣也曉得些。」

問:「直隸甚是空虛,你須好好練兵!」

對:「臣的才力怕辦不好。」

旋叩頭退出。

 

兩人所談雖寥寥數語,看似平淡,卻暗藏玄機:剿滅了太平天國運動後,驍勇善戰的湘軍已是清廷最大的顧慮。所以,慈禧開門見山,直接問曾國藩裁撤湘軍是否順利。此外,還可以看到的是,當時已沒有凌晨五六時的早朝,議政的時間改為上午十時。曾國藩在這上午,估計被折騰得疲憊不堪了。

 

此後的十五及十六日,曾國藩又兩次入養心殿覲見慈禧,不過已經不會那麼早到了,都是上午七八時才入宮,等候至十時的召見。慈禧也詢問了諸如「你造了幾個輪船?」、「有洋匠否?」、「你這些年見得好將多否?」都是關於曾國藩造船練兵的事。

 

同治皇帝死後,慈禧繼續在這裏為光緒皇帝「垂簾聽政」,即使是光緒皇帝「親政」以後,慈禧仍然握有實際的權力,不過,那時大清王朝的權力核心已不在養心殿,而在慈禧居住的長春宮、寧壽宮、頤和園等處。

 

養心殿留給人們的最後一抹記憶,是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日(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宣告大清朝統治乃至中國帝制時代的終結。這份詔書,就是隆裕皇太后在這裏簽署的。

 

 

 

故宮門的故事

 

 

故宮博物院前稱「紫禁城」,有城就有門,紫禁城也不例外,畢竟皇帝、后妃總要出入,大臣們也要上朝和退朝。不過,這些門可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員出入而開設,相反,有些門平時根本不開,而且即使開了,除了皇帝,其他人一般不能進出;有些門是政治場所,決策國家大事;有些門是繁華與衰榮所在。

 

乾清門為上朝地

皇帝每天會舉行「御門聽政」,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上朝」,因每天都有,常稱「日朝」,又因多在黎明時分舉行,又稱「早朝」。這一制度始於明朝,皇帝每天拂曉(大約上午五時),在奉天門接受文武官員朝拜並處理政事。這個奉天門,就是後來的太和門。清初,承襲這制度,只不過將地點改到乾清門。由此,或許可以糾正某些錯誤概念——總以為清朝皇帝是在太和殿(金鑾殿)裏上早朝,其實早朝是在乾清門裏舉行。

 

乾清門為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是連接內廷與外朝往來的重要通道。門前有一個面積約一萬平方米的廣場。東為內左門及大臣等待上朝的地方,稱「九卿值房」,西邊內右門及軍機處。據史料記載,拂曉,各部院前來奏事的官員要在朝房恭候。皇帝到來之前,太監會先準備寶座及黃案,再到朝房傳旨。官員們得旨後,即刻到乾清門階下按順序東西向侍立。皇帝升寶座後,各部院奏事官依次將奏匣放在黃案上,再跪向皇帝陳奏事情,當面聽候皇帝的旨意。若奏機要之事,負責記錄皇帝起居的記註官,負責糾核其他官員的科道官及侍衞等人都要退場,只留下內閣大學士等參與機要的大臣,向皇帝陳奏,請皇帝降旨,然後遵行。

 

仔細想想的話,在大門舉行朝會,大臣們在露天站着,冬天北風吹、大雪飄,夏天的暑熱,以及雷鳴電閃、暴雨傾盆……,那滋味怕是不大好受。所以,當時也規定,如遇大風、雨、雪天氣,御門聽政可改期或停止。但那個年代沒有天氣預報,仍免不了遭遇突發天氣。比如,乾隆二年(1737年)某次早朝,遇上大雨,官員、侍衞在雨裏站着,這可真是「雨露均沾」了。乾隆帝也覺得「過意不去」,下詔分賞入奏官員每人兩匹紗,侍衞和執事官各一匹紗。這是賞,也有罰的。你們能想像皇帝到了而大臣還未到的情形嗎?那對皇帝而言,真是極其侮辱。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月的一次早朝,因奏事官員未按時到齊,道光帝大怒,對遲到的二十多名官員分別給以罰俸二至四年的處分。話說回來,二十多人上早朝遲到,也從另一個角度顯示出清朝到了這時候,已是綱紀廢弛,官員隊伍渙散,這要是雍正帝時期,給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吧。

 

午門是國典重地

午門共有五個門洞,當中的正門,只有皇帝祀祭天地、太廟祭祖或親征時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宮時可以走一次。科舉殿試的時候,中了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中榜後從宮裏出來時可走一次,這已是極高殊榮了。宗室王公、文武官員只能走兩側門,文武百官從左門出入,皇室王公從右門出入。每年臘月初一,午門會舉行頒布次年曆書的「頒朔」典禮,軍隊凱旋回歸時,亦會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雖然坊間流傳「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但史學家認為並不可信,因為雖則明代有皇帝曾在午門以「廷杖」處罰大臣,但到清代時,廷杖已不常見,歷史有記載的只是晚清光緒帝的珍妃被慈禧太后親自下令褫衣廷杖,所以午門在清代只是喜慶之地。

廷杖

在朝廷上當眾杖打大臣。據《明史》記載:「刑法有創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衞、鎮撫司獄是已。」

神武門的繁華與衰落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明代稱為「玄武門」,並在門外設內市,是明代才有的特別市集。每月逢初四開市,專為宮廷服務,因此商品珍奇薈萃,商賈雲集。《明熹宗實錄》載:「將內市自八月初四日為始,還遵累朝舊典,仍移於玄武門外……復我祖宗以來面朝後市之典、朕軫恤商民至懷。」在清代時,神武門的內市已取消,但熱鬧場面仍不改,因每三年舉行的選秀活動,候選秀女所乘的騾車會停在神武門,等待太監引領秀女入宮,湊熱鬧的人都在這時聚在附近觀看。另外,1924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亦是由神武門離開,結束中國的帝制時代。現今,神武門掛有由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所題的「故宮博物院」匾額,成為故宮博物院的正門了。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