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奇、趣、妙、識
业务变化太快,怎么始终招到合适的人?
李育辉
罗辑思维
2023年3月14日

(原文發表於2023年3月12)

 
 
金三银四求职季,也是企业招徕人才的关键时期。但管理者遇到的情况往往是,岗位描述写了六七条,面试进行了四五轮,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
今天向你推荐得到《李育辉·组织行为学》中的一节课程,主理人李育辉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她将在传统的“人岗匹配”模型之外,为你提供三个高效的招人思路,希望能帮你在团队纳新中快速打开局面。

来源:得到课程《李育辉·组织行为学》

作者:李育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一个保险公司的HR和我聊天,他说以后招聘工作会越来越难做。我问为什么。他说你就拿招聘精算师来说,以前这个岗位的需求非常明确:能够用模型计算风险,得出定价。谁在这方面的能力扎实,我就录用谁。

他说这个格局以后会改变,因为很可能在两三年后,单纯的计算问题就可以交给AI。那时,精算师的岗位要求会提高,变得更像数据科学家。

我就说,这是好事啊,为什么会影响到你?他说,那我招人时,拿什么标准来描述科学家这个岗位的需求?

如果你这几年有过求职的经历,一定会发现很多招聘需求都变得更模糊,因为岗位正在变得越来越复合,清晰描述越来越困难。那企业有什么应对方法?我们来看一看。

1.人-岗匹配
我们先来看传统的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种。

第一种,先把人招进来,再通过试用进行筛选;第二种方法类似,也是先把人招进来,然后轮岗。

一段时间后,依据表现,再分配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这两种办法,本质上都是回避了面试遇到的难题,人为地把筛选周期拉长。只不过,试用、轮岗,都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和预算。所以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考虑,它们不是最优选择。

还有其他办法么?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组织要绕开的不是面试,而是老套的面试思路。

所谓老套的思路,就是教科书里对招聘的定义:组织将个体特征,通常是能力和经验,与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匹配,来确定合适的人选。这叫做“人-岗匹配”模型,是大部分面试的底层逻辑。

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找每份工作的时候,面试官都在按照这样的思路问你问题。你有什么能力?你之前有没有从事过相关岗位?当时你怎么处理问题?

但这不是唯一的思路。近几年,组织行为学提出了另外三种匹配思路。
2.人-人匹配
第一个思路叫做“人-人匹配”。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管理者,虽然你没法描述清楚岗位的需求,但是你总可以知道,在已有的员工当中,相同岗位里谁做得更好。你不去描述岗位,而是描述优秀个体,然后考察应聘者和他们的相似度。

它的优势在哪?“人-岗匹配”分为两个部分,“识人”与“知岗”,也就是分别描述岗位和人才。

它们用到的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对于人力资源来说,就需要分别建立模型。然而“人-人匹配”,从头到尾只需要分析人,只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它更节省成本。

“人-人匹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把这些优秀个体公布出去,并且在招聘启事上写明白,我们就想招到这样的人。

那么来应聘的人就会首先进行自我筛选,因为个体天然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工作。

举个例子。“两弹一星计划”,聂荣臻元帅是总指挥,负责组建团队。为什么选择聂帅?因为他是十大元帅中唯一拿过正式理工学位的人。

根据很多科研人员的回忆,就是看到有聂帅牵头,自己才打消疑虑,加入到研发团队中来的。这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人才选择工作,不仅考虑岗位,也会考虑和谁在一起工作。
3.角色匹配
当然,“人-人匹配”也有弊病,就是容易让人才类型单一化,不利于多元发展。所以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第二种思路,叫做“角色匹配”。

老套的“人-岗匹配”,默认我要找到最适合某项工作的个体。但现在,大部分任务是团队完成的。

“角色匹配”的概念,就是考查应聘者能否承担好相应的团队角色。举个例子:

有一家军工企业,他们除了给每个团队配置了一名财务人员,还做了更多。

比如他们有些工作组由8个人组成。这8个人被领导者暗自分为了四种角色。

第一种,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实干家”,占3个名额。实干家主要负责图纸创作,所以招聘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基本功扎实、获得过行业大奖的人。

第二种,起个名字叫“创新者”,负责提供灵感,也占3个名额,招聘时会优先考虑那些拥有跨产品研发背景的人,因为他们擅长知识迁移。

比如在研发火炮的团队里,他们就会加入有军用卡车研发背景的成员,目的就是方便在日后能够顺利进行车载改装,形成产品系列。

第三种叫“协调者”,担任粘合剂,占1个名额,招聘时会优先考虑那些人际关系好、擅长沟通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把最后一个名额留给了叫做“熟虑者”的角色,招聘时就一个核心要求:性子要慢。

为什么?企业领导告诉我,武器研发,第一方案往往不够完美,考虑不周全。这时就需要一个慢性子拖延点进度。大家才有可能冷静下来,发现最初方案里的不足。

当然,并不是说这名慢性子员工就不懂基本知识,只是相对的性格要求有变化。在这个案例中,人才不是按照岗位的需求,而是按照团队角色的需求被考察的。

类似的管理思路在谷歌里也出现过。谷歌就发现,高创新团队里,总有那么几个人是没什么创造力的。

“角色匹配”的优势在哪?以前我需要去找一张完整的脸,但现在我只需要去找合适的鼻子、眉毛、眼睛,你说是不是会更简单?

不仅如此,当团队中走掉一个人,我的工作也仅仅是再找一个眉毛或者鼻子,精准度就比去找一张完整的脸要高很多。

4.潜力匹配
说完了与优秀个体、团队角色进行匹配后,我再给你介绍第三个模型。

你有没有发现,“人-岗匹配”模型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假设,就是组织的目标是招到高绩效员工。

这有什么问题?2018年,美国企业领导力委员会对它监控的500多家企业做了一个数据调查,发现一旦工作岗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只有29%的高绩效员工可以维持自己的高绩效表现。

也就是说,高绩效并不等于高潜力。当环境改变、战略规划调整的时候,以前合适的员工,现在可能就不合适了;另一方面,这项调查还显示,在高潜力人才中,却有高达93%的人可以在未来表现出高绩效。

那你说,如果你是HR,招哪种人才最好?当然是高潜力人才。所以近些年,组织行为学又提出了第三种思路,就是“潜力匹配”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潜力?全世界的行为学家以及咨询公司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模型。我个人比较喜欢美国合益集团提出的一个模型,这里介绍给你。

合益说,可以用四个维度来判断一个人的潜力:

1.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你愿不愿意学习当下用不到的知识。

2.眼界的宽度,你有没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3.理解他人,或者叫“共情”的能力;

4.成熟度。有点虚,怎么着就叫做成熟呢?合益说,擅于把别人的反馈和工作的难题,看作自己成长的机会,就叫成熟。

对高潜力人才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接下来就是进行匹配。和什么匹配?组织在未来的发展战略。我给你举一个几年前的例子。

我接触过一家企业,它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做金融。当时招员工就是看,你有没有类似的工作经历。

但是这家企业的HR负责人,一位快退休的老先生,非常厉害。他当时破例给这家企业招了一批,符合我们上面标准的高潜力人才。有某某研究所过来的研究员,还有知名大学毕业的金融系博士生,等等。

这些人来了之后,第一是没什么实战经验,短期上不了手。第二是公司也没有合适的岗位给他们。

你可以想象,企业是国企的班底,招这样的人来是要被质疑的。但是他顶住了压力。果然在两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功,企业一下子就面临了许多原来根本遇不到的问题。

这个时候,他招来的这群“预备役”突然就发挥了价值,因为他们的储备足够处理这些问题。

我还记得多年后,我遇到了这位老先生。他和我说,他这辈子干的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这个。他没有任何人力资源背景。但是直觉告诉他,市场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企业有一天一定会调整战略,那个时候,他招进来的这群人一定会发挥作用。

你看,这就是“潜力匹配”的价值。在招人的时候,是有一定决策风险的。但是企业这么做,不是为了当下,而是为了未来的战略发展。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