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大多數的聲音

 

陳增濤

201111月7


對於居住在香港七百多萬人口的大部份居民來說,什麼立法會什麼區議會選舉並非他們所關心的話題。忙忙碌碌的一個星期,大部份人一星期工作六天,許多人晚上工作到深夜,自然屬於沈默大多數族群。昨天區議會選舉,逾一百二十萬人投票,投票率超過百分之四十,成績相當不錯。區議會選舉,是地方選舉,基本和香港重大的宏觀財政經濟無關,但直接接觸社區日常的生活瑣碎。雖然區議會不是好像港英時代的市政局有自己的預算,也可說是香港政府和市民的最直接的橋樑。從政治角度來看,區議會選舉是明年立法會選舉的熱身戰,是民意走向的一個風向標。

昨天區議會選舉的結果,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出人意料的,卻是許多政黨在選區議會之前,他們並沒有看到,他們的主張和所作所為,剛好為當前失敗埋下了伏筆。

首先,公民黨的慘敗,是咎由自取。光是出面為外傭爭取永久居留權,已經違背了全部香港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你要一個你傷害過的人來支持你,一定是天方夜譚。我相信許多人都不明白,難道公民黨光是為了對法律的尊重而為外傭爭取永久居留權?可別忽略了法律卻是活得,隨著時間修正和變動。法律是維護一個國家人民,而不是通過現有的法律漏洞也好缺陷也好,製造傷害人民的生計的事件。公民黨陳淑莊沒有連任,在山頂區敗給自由黨的陳浩廉,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實,多年前自由黨在立法會選舉失利,也是因為在基層選區無視選民的取向,一意孤行,反對已經內容相當空洞的最低工資。那次幾乎使自由黨在立法會選舉全軍覆沒,除了功能立委之外。故罔顧民生,一定不會得到市民的認同,勝選要做到不違抗民意。

其次,泛民的大敗。近月來媒體多報導社民連組織的充滿暴力的街頭抗議活動。在立法會議的施政答問會,人民力量的黃毓民大喊叫鬧,長毛梁國雄的丟雞蛋等也影響梁國雄的區議會選情。尤其是以社區日常生活為中心主題的區議會選舉,可能平常經常上報紙或電視的政壇明星,不一定是人民平常生活所注視的,他們更關心的是街坊瑣事。由於香港是一個城市,不是一個國家,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和許多民主國家的國會選舉不同,依然會涉及許多區域性的,直接關聯到日常民生的話題。如果泛民光是從政治口號角度來參加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沒有從這次區議會選舉失利吸取教訓,明年更可能是一次大災難的滑鐵盧。香港人原本就是一個實際的群體,珍惜香港社會的自由和穩定。如果光是做政治秀,很難得到他們的認同。

香港沈默的大多數,大多是街坊社區的族群,每天為生活三餐奔跑,對於政治少感興趣。香港回歸中國,跟著時間的轉移,把維護港英留下來的重要遺產,一個自由的社會的壞境,變得迫切。西方的民主是當今維護自由社會的一條可循尋的政制道路。其實對民主制度的追求,中國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但其道路多崎嶇不平。香港是世界上少有的最自由的地方。由於歷史因素,從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依據歷史的呼喚,走向民主政治政制,跟今天中國政制的接軌將有待幾代人的努力。維護現有香港自由市場的經濟體制才是當今之急。開創一個社會穩定,經濟繁華環境的普選民主政制,並非通過暴力社會運動,就可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