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辛亥,百年浮燥

 

陳增濤

201110月31


如果不是剛剛身處香港,看到電視節目推出不少因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許多有關中國近代史的事蹟,令人深思。可能這是一段需要每個中國人都需要好好重溫的歷史,或更應該說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好好的重新去解讀,為自我在中國大變動時代尋找一個可以安慰的歸宿。而我們也可能為了生活的奔波,依然像浮萍一樣,隨著波浪的起伏,浮躁不安。

辛亥革命的歷史,一直來中國大陸和臺灣都是各自陳述歷史真相。其實,自從中華民族有書寫歷史以來,史實多為當權政權叫御用文人撰寫,學生上學學習之,只有在以後改朝換代,真實的歷史事實才開始慢慢的浮現出水面。今天當香港人可說是生逢其時,也感謝大英帝國,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地方。香港回歸中國以後,有巧逢中國開放政策,經濟騰飛,中國本土思想得到爆發性解放,香港人也得以滋潤。 今天電視節目細說百年辛亥,自然把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功過放在電子秤上。無需要為五斗米折腰,放心把中國的這段歷史,放到中國五千年的滔滔長流裡,用歷史的鏡子看看自己生存時代到底是那樣子。

辛亥革命以推翻滿清皇朝自居。觀看歷史,雖然中國中原歷朝都以漢族為正統,這也只不過是中國經過秦始皇的統一,不單止從行政上統一了中原大地,更是統一文字,開啟了一個統一文化的契機。歷朝中原大地依然是不同民族的逐鹿之地,是不同民族交戰又融合的大熔爐,說漢民族是一個純粹的民族可貽笑大方之家,倒不如說中華文化和他的傳統才造就了中國民族的本質認同。經過了二百多年的統治,滿清已經和被統治的漢族在文化上基本同化。兩者之間的差異,更多是社會階級的不平等,和政權的腐敗,推翻滿清皇朝更多是推翻一個腐敗的朝代。今年駱家輝擔任美國駐華大使,許多中國人幻想把他當成華人,就是個極大的誤會。從文化角度來看,駱家輝不會講中文,沒有任何的中國文化,是個地道的美國人。

中國近代史可以說是中華大地最後一個皇朝長期經歷它衰落的過程中,生長在這塊大地的民族如何重新尋找他文化靈魂的一個漫長慘痛的過程。清末書生完全沒有基礎的維新運動,孫中山先生的零星起義,民國成立後袁世凱的復辟,都是中國社會浮躁不安情緒的具體表現。心中的期望也好,幻想也好,都要在第一時間內達到,無視現實的制約。可能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需要一大批人的無奈衝動,冒險犧牲,聚少成多讓百川匯海,推動了歷史潮流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大躍進,又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做甚麽都要一步到位。新利益政權要重新恢復傳統的道路,或通過傳統重建政權次序,浮躁的心態無法接受緩慢的原有歷史步伐,中國又經歷了十多年的文化大革命。

歷史好像永遠處於波浪洶湧的前進和後退,民生如浮萍在浪濤中漂浮爭紮。其實連當政者也無法窺觀其全。二十世紀初蒼天給予了自鴉片戰爭以來歷經民族尊嚴極度摧殘的中國發展崛起的難逢空間和機遇。中華大地頓時百花齊放,企業遍地開花。兩年前華爾街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中國以萬鈞雷霆之勢,以近十年來人民血汗累積的財富,出臺四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現在回頭來看,雖然說中國經濟增長勢頭猛烈,其後遺症也是矚目皆是。今天世界經濟又碰上歐美經濟疲弱的不明朗前景,中國再次經濟刺激方案又好像是箭在弦上。當今中國經濟的問題是結構調整,短期行政手段的效應迅速遞減。今天中國需要的不是浮躁,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