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瀾塔列朗

 

陳增濤

201211月24


十八大一個星期的忙碌之後,產生了毫無懸念的政治局常委,習近平眾望所歸當上黨書記,將於明年繼胡錦濤接任國家主席職位。在歐美民主國家,國家領導人一般需在選民面前經過漫長的浸淫和黨內搏鬥,國民對他有一定的認識,美國成功連任的奧巴馬總統可能是少有的例外。在中國現行的政治制度,一黨專政,黨魁可能只是通過兩百多名的中央委員提名選出,或由更少數的實權派人士決定,老百姓沒有管道知道也沒有意願追根問底。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最好是當官除了貴之外更是富,當不了官就各奔前程,忙碌生計,務必做到生不入衙門。中國自大清王朝一命嗚呼到軍閥割據和共和國的建立,轉瞬間百年逝去,風風雨雨好不容易迎來了近三十年的太平,十年經濟的飛快發展和國力軍力的冒升。對於剛進大學的年青一代,自然只能體會到和平和經濟的繁榮而不知道動盪的辛酸。

雖然習近平稍為人知,在他被內定為總書記接班人出差美國亮相,一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留下來深刻印象。在前幾天介紹新政治局常委記者會上,是第一個國家領導人用老百姓的白話簡明的誠懇的向人民說出將來執政的大方針, 一句“打鐵還需自身硬”來點出反腐敗的決心否則會亡黨亡國的擔憂,話說到了老百姓的心坎裡,加強了好感印象。中國經濟在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之後生產力得到了解放,更得利於香港的特殊引資管道,經濟高速增長。尤其是這世紀初入世貿以來,在難得的國際寬鬆機遇得以累積了巨額的外匯盈餘,國家財政基礎得以穩固,一黨專政的政治結構增強了以基建為主調的經濟增長模式。但在國家超過掌握整體經濟資源一半以上,政府官員權力至高無上的情況下,貪污腐敗叢生是一個巨大的缺陷。碰上中國固有傳統正是如魚得水,貧富懸殊接踵而來,造成了社會抗爭此起彼伏正常不過。習近平要撥亂反正,爭得民心,其難度不言而喻。

習近平不僅面對的內憂更有外患,有中國國力崛起而產生的必然效應,也有自己突然變成了一個“暴發戶”而財大氣疏令國際固有的政治次序受到難以忍受的衝擊。最近和日本釣魚島的爭端,胡錦濤在十八大高調提出的中國要成為一個“海洋強國”的論調,在美國奧巴馬總統重新佈局美國軍事重返亞洲的陰影中越顯得吊詭。 數月來,中國調動了媒體輿論,展示中國的經濟力量和軍事方面的新進展,儼如已經是一個軍事大國,有能力和不惜和任何一個國家一較長短的氣魄。釣魚島是一九七一年美國通過“歸還沖繩協定”連同琉球群島歸還日本管理,司馬超之心路人皆知,當時香港臺灣海外都有保釣運動。當今因為日本內政引發的釣魚島買賣,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浪潮中,中國的高調保護釣魚島行動,聲勢上好像贏了上半場,卻留給了美國一個可用的棋子。暫時來說釣魚島在中國要當一個海洋大國的價值難以發揮,琉球群島和臺灣基本就封住了中國太平洋的近海活動範圍。至於“海洋強國”,更引起東南亞鄰國的恐懼和互信,把他們的心進一步推向了要重返亞洲的美國。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在十八世紀末以軍事強人登上政壇,十九世紀初埋葬了剛誕生的共和國,建立了法蘭西帝國並開始了他窮兵黷武征服歐洲的路途,勝利卻沖昏了頭腦在一八一二年莫斯科慘敗給了“寒冬”,可以說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改變歐洲政治均勢的維也納會議(Congress of Vienna)於一八一五年召開。拿破崙遜位後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Louis XVIII)重用塔列朗(Talleyrand)為外交大臣赴會。塔列朗力挽狂瀾,保護了法國領土的完整。二十一世紀在歐美經濟危機中拉開帷幕,中國經濟可以說是奇跡般的一枝獨秀。歐美難以清理多年累積的債務,無法重新啟動經濟增長動力,國力此消彼長。經濟停滯不前帶來的社會動盪,甚至一個小小的國際間的擦槍走火都可能變成一個以戰爭解決國內難題的藉口。如果人類幸會還有和平會議,相信塔列朗再生也無能為力為戰敗國家或民族帶來原來的領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