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不寂寞,好髒好亂不快活

 

陳增濤

201111月14


有了互聯網,忽然之間把物理空間也縮小了。原本很遠的事物,以前通過電話,可以聴到聲音,現在千裡外的事物,可以在螢幕上即時浮現在眼前。耳朵聽,眼睛看,就差點沒用手指觸摸到對方或用鼻子臭到他味道。但互聯網對於寂寞可無能為力。寂寞,是需要的肉體碰撞和氣味的交換來安慰的。

近來,國內互聯網熱談中國第三波移民潮。尤其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為了要吸引外國有錢人到美國投資,增加就業,想通過立法,讓在美國投資六十萬美金者獲取綠卡。據說,國內的有錢人有百份之六十以上打算或正在辦理移民到外國去,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還是因為真的移了民,身歷其境,在外國居住後甚不習慣,既失去了原來的生活環境,又沒有極時融入外國人的社會圏子,語言又不通,心中非常寂寞難受,竟然在國內互聯網製造出來了這句順口溜:“好山好水好寂寞,好髒好亂好快活",在網路廣為傳流。

人家的生活環境是好,但作為中國人在海外,總是思念自己的國家,覺得在歐美生活既單調又乏味,寂寞感油然而生。自己的國家雖然覺得是又髒又亂,但心中總覺得它溫暖。果真是這樣嗎?要看看這句話到底出自誰口裡。中國自經濟開放以來歷經三十年的經濟飛速增長,以二零零一年年底入世貿後這一段最能代表經濟增長帶來的巨大財富。尤其是這十年來,中國的貨幣流通量M2急劇上升,金融風暴後更達到百分之三十。在這種貨幣氾濫的年代,據說中國光是貪官污吏系帶鉅款出逃到外國就幾千人,涉及款項達五百億美金,合每人近一億人民幣。這些貪官年紀相當,雖然身懷鉅款,到了外國不容易融入外國社會,就是跟當地的華人,也可能格格不入,因為在國內當慣了官,給老百姓恭維慣了,國內好快活的生活,在外國怎不覺得寂寞?

在國內我有不少當官退了休的朋友,生活得相當不錯。可是也有不少比較年輕的朋友,沒有機會當上優差或肥缺的,在北京也好上海也好,他們可沒有覺得生活有什麽好快樂。上海的一位年輕的朋友想盡辦法要去當個有油水的小官,另外一個要在國企裡找一份有錢經手的職位。曾經吃香的外企或合資企業已經只不過是次次要的選擇。多年前,我一個年輕的秘書向我灌輸中國為官的文化,我嗤之以鼻。後來我才慢慢的領會到我對於當今中國社會的瞭解是多麼幼稚。在我念大學的年代,大學生很容易認同毛澤東鬥“孔老二”思想,因為他要糾正中國這個虛偽腐敗的舊社會風氣。理想的學子又錯了。多年前我曾經在河南工作一段時間,震驚於當地社會風氣竟然停留在我從古書所認識的春秋戰國,當時的中原大地。是的,光是觀看中國最近十年的社會變遷,在巨大的變動中中國人的才智聰明找到了出路,而腐敗風氣和道德淪喪又一次在不停的重演。

一般在外國生活的華人,他們會有外國山好水好的感覺,除非他們退了休,否則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感受這一份寂寞。每天的忙碌,為三餐奔波,連香港人覺得懶惰的法國人,一般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上車,上班,上床。(法語是Metro, boulot, dodo)”浪漫的法國人還是很有智慧的,把八小時的床第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印象中的今天北京,印象中的今天上海,不再是髒,也不再是亂。是漂亮的外形。從外國回到北京和上海,心裡不會因為城市的繁華表像心裡“好快樂”。在國內,買吃的總覺得“髒”,買穿的買用的總覺得“亂”-不是價格貴就是亂開價。到底在中華大地,誰在說“好髒好亂好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