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夠唔夠?

 

 

鍾維傑

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11年11月19日

 

特首在其最後的施政報告計劃每年平均提供四萬個住宅單位,當中約二萬為私人住宅,萬五為公屋,而剩餘五千是居屋。再者,新建之居屋會以出售時的市價為日後報地價的市價,即所謂「封頂」(capped),升市時補地價可再賺多些。

四萬個住宅單位夠不夠,可從以下角度衡量:

甲) 以現市場多少住宅單位對多少家庭計,夠有凸 = 特首提到全港有約2,600,000個住宅單位,而家庭數目為2,350,000左右,即 (純數字上) 多出約250,000個單位。你沒有看錯,確是有單位多出,詳情可參考這網頁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110/12/P201110120136.htm

即是說,就算每年真的需要四萬個單位,現存空置的二十五萬個單位已夠六年之供應有餘,興建新的會否過剩?這又帶出下列猜想。

乙) 不是所有空置單位皆為「有效」之供應 = 「有效供應」是指哪些業主願放租放售之單位,且有人會租會買的。以這界定,1) 哪些單位業主是買來欲作長期投資兼不打算放租的;2) 業主是有如買「玩具或古董」般來收藏的;3) 哪些被人「放了釘」的,尤以舊樓之收購;4) 哪些因設計、設施、樓齡、地點等問題而少人願入住的等,皆要從空置數字裡扣除,即實際空置量未如公報數字之高。至於是多少,不易估算。

丙) 不是「量」而是「價」之挑戰 = 以近年新建私樓項目計,一手樓之「上車盤」少之又少,就算近二手市場四百萬左右均價的也不多,對象並非大眾私樓市場。據此,加上部份人士喜愛買新 (穎) 樓房,感覺樓價過高不難理解,尤當近三數年之旺市。此外,新樓價高,多少亦會令同區二手物業的價格水漲船高,且樓市亦有點兩極化。簡而言之,稍為好些之樓房不平宜。

然而,這價格的挑戰 (假設看成是問題),在現階段計,解決主動力不在政府或香港手裡,而是望東 (歐洲) 望西 (美國),再看北 (國內)。

丁) 每年二萬新建私人住宅單位聽起來不算多 = 雖比近年數千至一萬多之量多,但不排除貴樓仍會佔多些。然而,要注意「需求」是甚有彈性的,如經濟好時不少人便有換屋或結婚買屋 (實質兩者不一定要掛勾) 的想法,一旦逆轉也收縮得快。相反,樓房供應就不能伸縮得那麼容易。

即是說,或許長期市場真的每年平均可吸納二萬單位,但按每年計則多不準確,不是供應太少便是太多,這個需求與供應之時及量的不協調,資本主義自由巿場至今仍未有完善解決辦法。也即是說,價格波幅未必大減。

想置業的,所需的是耐性,除非不志在賺與蝕。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