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城市往返香港飛機班次看國際化

 

 

鍾維傑
卓凌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06年12月28日

 

常往國內公幹之人士,尤以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目的地的,均知每天由香港往返這些城市之飛機班次非常多,搭不了這班無須著緊,半小時左右後有另一班次了,再者一早飛上去開會及會議後晚機返回的亦大有人在。因此,這些內地大城市中之機場的「國際」班次部份都甚繁忙,規模可比美任何國際機場,包括本港的在內。

然而,雖然不少二三線城市亦常稱邁向國際,又或認為自身已經甚國際化,一看其國際班次(包括從香港往返的)數量,再觀察其國際機場部份,已得知其國際化程度如何了。當然,這是非常表面地去看國際化,因國際化之涵義並非有著很多外國(外來)人,尤以所謂洋人,便算國際城市,該城市是否有著兼容來自五湖四海的,量度更為重要。簡單而言,抄人家硬件如高樓大廈是易事,學人之內涵須花不少功夫和時間,且沒有虛心更學不來。

據此,甚麼是國際化兼如衡量?筆者沒有答案,一些外來人前來經商交往或許是先要條件,因全沒有外國人到的地方很難吸收外來文化,但這是需要(essential)環節但非足夠(sufficient)環節。然而,某城市住著很多外來人,環球貿易量龐大,甚至三語兩文兼用,也不一定是很國際化,雖這樣的城市較有多些機會具備國際化性格,但非必然。說到底,是否有「國際」元素是感受回來的,包括對異國文化事情之認識和容納,抱著「有本事便隨時歡迎您來」的雅量。若不,只懂分你你我我,甚至排外,均成不了國際城市。

話又說回來,為甚麼要國際化?又或非不以這為目的便像很羞家似的?或許和人本身喜愛當家做頭頭大哥有關,甚至只是人云亦云,因不云便被當異族辦。然而,現實就是世界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真正)國際化城市,或許十數個也嫌多,且亦沒有足夠資源去建立(內地興用「打造」)及維持過多國際城市。這亦即是說,理想是理想及口號歸口號,真的動用資源去打造建立不來之國際城市可導致大量資源浪費,一哥做不成連二三獎亦拋掉。

讀到此,不排除讀者覺得若不定檔做國際城市,會好像不夠膽量,又或志向不高。這觀點不難理解,但是大錯特錯,因為根據這邏輯,所有汽車製造商均只可造勞斯萊斯(RollsRoyce),就算平治、寶馬都失禮,更遑論豐田等了。然而,世界就是需求不同車款,種類等以供選擇,且勞斯萊斯車廠賺錢能力好像不及豐田,做平民車做得出色廠家一點也不失禮。用這推論至城市定位,做個出眾二三線城市比做包尾國際大都市好。

某城市之發展好壞許多時候和市政府及領導者有關,投資者可觀察其平常心(commonsense)。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