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魔鬼的倡導者:不救市亦行

 

 

鍾維傑

卓淩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08年9月26日

 

標題是從英文語句Playing the Devil’s Advocate 翻譯過來,大意是對某些事情之普及看法持相反甚至不受歡迎的見解,藉以作較全面探討兼過「包頂頸」之癮。

 

近一星期環球金融及股票市場既緊張又刺激,先有跨國大行倒閉或被公有化,後有各國政府或公營機構出手相救,令股票指數大跌大起,一落一上相差百分之十五二十屬等閒。

 

一般評論對上述的救市措施表示諒解以至讚揚,雖對資本主意自由市場體制造成一定沖擊,但可穩住市場不安情緒和運作,避免突發災難性崩潰。此外,亦有評論對救一些(如AIG)又不救另一些(如Lehman Brothers)提出質疑,更有論者認為這等拯救行動只可買些時間推遲早晚還是出現之衰退期,且只是將損失較平均地攤分給納稅人而已。

 

然而,作為魔鬼的倡導者,筆者之推論* (hypothesis)就是不救市也行,根本沒有甚麼大不了以至影響人類存亡之事情。部份想法如下:

 

(一)    有說若不救市,全球資產價格可大幅下滑,加上骨牌效應,更多企業倒閉兼失業率大升 = 筆者則想那又如何?相信不少?閱這文章之讀者均見過風浪,有否感覺部份驚恐只是想像而已? 即是說倘若真的甚麼也不做,情況當然會變壞,但多數不會像想像中壞,因人之腦袋像有高估傾向,見市旺時高估向上走勢,市滯時亦高估向下走勢。這高估傾向於突發事情時更嚴重,舉例說某市場一天之內由原本一百元失去了五十元,其所引發之想像會比於五天內每天失去十元來得誇張,就算市場五十元水平有承接力。再者,正如市場不能無了期上升,市場亦無可能長期下調,到了某水位自然有人接貨。當然,於個人層面救或不救可有分別,但對整體來說分別不大,且於個人層面之救助亦有前救(如保其資產免破產)或後救(如破產後不至連基本食宿也欠奉)之分。

 

(二)    有說當市場「失衡」時,行政干預及挽救行動屬必要 = 首先,甚麼是失衡,如何斷定?再者,有報導謂現今環球金融市場整體約有六十萬億美元,若相當部份有問題,數千以至數萬億美元拯救費?嗎?此外,亦有報導謂現今一些主要的主權基金(Sovereign Funds)共有約十萬億美元,但印象裡這筆數額部份亦投放於一些環球金融產品上,那麼會否有滾水淥豬腸情況?望有財經專家賜教。

 

(三)   近代歷史很少(基本上沒有) 市場「失衡」時是沒有行政措施出台的 = 即自由市場從未「全」自由過,平日不少市場擁護者誇誇其談,一旦出事便從不讓其調節。再者,雖行政措施可有安撫情緒之效,甚至提供短期緩衝,大多仍是改不了逆轉趨勢。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當然,現實是為政者若真的甚麼都不做,或不作狀做些舉動,亦會給人痛罵,左右做人難,平衝絕非易事。

 

作個簡單比喻,有人見海有大浪,但不知只是巨浪是海嘯,為安全計築起一度牆來。若只是巨浪,這牆可有保護功效,若是海嘯,則屬多此一舉。

 

*註:並不一定代表筆者個人之取捨或偏好。要注意的不是資產價格升跌,而是資金流量萎縮。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