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男女比例、3G及其他

卓凌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040709

 

 

近期報章刊載有關本地在未來三十年內,人均壽命之增幅,男女比例更趨不平衡,以及3G發展之情況等。筆者非以上題案的專家,且部份未必即時與房地產構上甚麼關係,但有一些觀察或聯想,希望和讀者分享:

 

(甲)壽命之增加=女的仍然比男的長壽,前者在未來數十年內增至八十八歲左右,後者亦過八十餘,粗略印象是這些數字像是從現有的歲數及增幅率投射出將來之歲數(是否如是筆者沒有深究)。這預猜無可厚非,不排除其「實現」機會,但同時有一些事情可能令這些預期落空,而這多基於人口分佈、年齡結構、醫療質量之訴求等角度看。簡單而言,壽命之增幅不可照單全收,因為現今「嬰兒潮」人士(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九四五至一九六零年左右出生一族)人數眾多,上下一輩皆不能及,現時(公眾或私家的)醫療資源可應付得到的情況將來可變非常緊張,亦即平均嬰兒潮人士得到的照護會少了些,繼而推論壽命不升反跌。當然,以上情況不一定出現,因可增加醫療資源,然而,這意味平均嬰兒潮人士須加重付出醫療方面的使費(靠醫療保險與否是另話),而較貧窮的未必付得起。再者,用家對醫療及護理服務水平之要求亦有所提升,而這亦間直接提高醫療成本,除非公共開支在這層面大幅提升,否則,弱勢社群以致中產階級皆受影響,人均壽命未必可遞升。無論如何,人口老化表示整體社會會多花金錢在健康及醫護環節上,進取投資等相對減少,樓價長期暴升狀況較難出現。

 

(乙)男女比例=據報導,現時之男女不平均情況(男比女少)將更不平衡,三十年後約每百名女士只有七十名左右男士,驟聽起來部份家長或許真會為女兒擔憂。然而,三十年說長不長,短也非短,其一狀況是本港和國內可能更加融合。若是國內之女比男少(每百名女士可有一百一十七名男士),或許剛好作緩衝,尤以當本地和國內在經濟、社會、文化等環節更拉近,當然個別例案非純數字遊戲。參照外國情況,及以長遠健康發展角度看,本地與國內人才互相交流趨勢只會更普遍,且現時本地已有數十萬人經常往國內工作經商。簡單而言,不均情況不是沒有解決方案。

 

(丙) 3G=近期之報導顯示有人質疑(其功效或普及性),有人看好,各有道理,筆者並非內行可置評。然而,筆者覺得3G以及類同技術之最大功用非在可「見到」對方上(情侶例外),而是其容量速度等令更多及更易用之資訊接面得以實現,增加資訊、通訊及營商效率。至於這件「器皿」(gadget)是部手提電話,「掌」機(Palm)或是流動電腦屬另話,方便好用輕易攜帶就是了。

 

(丁)互聯網=倘若收音機或電視是嬰兒潮人士成長過程裡不可缺少的「娛樂」,互聯網則是現今青少年的娛樂(和友人在網上溝通也許是娛樂之一)。對部份中年人士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試想像沒有了互聯網時,部份年青人可能覺得悶悶不樂,閒著不知做甚麼好的。因此,互聯網已是,亦將仍是我們生活一部份,只是過往價格超高,而非其功用不濟。互聯網除需技術支援外,更需要「內容」,因此內容供應商(源頭)不乏商機,內容價格高低另計,近兩年來,部份互聯網業務以致股價表現不俗。

 

總括而言,人口老化,男女比例不均,以及通訊科技之演進,均帶來一些新現象,是好消息,是壞消息,則是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