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戰略發展成就

李耀偉

201321

 

中日關係能否緩和,甚至積極向前發展對亞洲大局至為重要。連日來日本派來或不請自來兩位前首相,及一位現任執政聯盟黨魁,釣島之爭誰在求和已明顯不過。正如前日駐中國大使丹羽所言,釣島問題擱置爭議也要休息一下。港人幼稚標準,此不就是語言偽術乎?但政治外交語言就這樣,明知無法解決的釣島問題,就只得拖,拖到瓜熟蒂落,便是用時間來解決了。眾人皆知,時間對中國有利!就看看單在一月份中國傳出的建軍成就便可更清楚世界戰略大局的走向。

 

一月二十六日,中國首次研製大型戰略運輸機試飛成功。相比於前年一月十一日二十試飛的振撼,今次在媒體上的報導未被重視,皆因事前張揚已久,而且本應在上年完成的任務延遲了一個月,再且運輸機唔打得,自然引不起人們的注意。可是我們得明白,大型運輸機是戰略空軍的基石,全球戰略部署及即時坐言起行的第一步,有決心有能力建立戰略空運的有今天的美國及已跨台的前蘇聯。能製戰鬥機的有美俄法德日瑞典及印度等。但能製大型戰略運輸機者只有美俄歐盟。而運輸機除軍用外也是民用器具,對經濟發展也有裨益。大飛機更是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電子戰機,空天飛機及至新型引擎試車的平台,沒有它的出現,很多後繼發展也要卻步。估計單是變種機的數量便是三十架,連同運輸用機,不計外銷,此機起碼建造一百架以上!生產地西安的經濟發展由此便長速帶動起飛了。

 

此運二十號鯤鵬運輸機初時只得靠俄國老式KD-30KP發動機,還未配上推力更大的PS-90A,但我認為這不過是價錢問題及時間問題。以今天中俄空前絕佳的戰略合作格局,要買是買得到手的。但中方的立足點是長遠自力更生,入口貨只為少量作參考學習之用,俄方只有怕教識徒弟無師父。

 

第二則新聞是中國公告進行了在外太空擊落入侵彈道導彈試驗,這是導彈在第二階段飛行軌上即將之擊落,不單對空導彈航程要遠,配套的長程相控預警雷達及太空飛行的監察衛星要即時緊密互聯,數據互送並在超級電腦上運算,於今有此全面能力只有美俄中三國,此亦是戰略軍事層面的利器。其他國家只能在導彈自外太空返回大氣並降落近空的第三階段靠自美進口的「愛國者」導彈毀之。但在第三階段的成功率因敵彈彈速高,體積變少,又有變軌可能,又有偽餌誘惑,成功率大打折扣。要攔外侵彈,最好在第一及第二階段。

 

第三則要聞乃東風21D在西北沙漠擊中航母型固定靶成功,消息由外媒報導,中方沒有證實。能肯定解放軍已有能力在變軌技術及末段尋的技術掌握上能毀滅航母大小的移動目標。但前題是茫茫大海如何實時尋找航母並鎖定航道,那要高技術及大空域的基建投資。

 

第四項傳來報導是中國建造萬噸級航速三十八節的漁政船,海防船。此規格不就是軍工民用,名為漁政實為軍艦嗎?中日雙方刻下最大噸位公務船不過三千噸級,萬噸三十八節不過沒有導彈火器的軍艦也。

 

以上四項新聞在聲明未明十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強權必矣。故中方常引導美方商量構建新形大國關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