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競選的成功之道 (2)

 

春雷

201110月29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本書的第一個核心價值,那是‘BE COOL’‘冷靜’。

本書作者的所謂‘冷靜’,細閱之下,我認為「此冷靜不同於彼冷靜」,跟一般勵志式書籍或者是激勵性講座的那種在近乎實驗室的所謂理想狀態(perfect condition)下的冷靜是很不一樣!

事實上,彼此所强調的所謂‘冷靜’,並不是建立在同一種基礎而來的。在我看來,本書的所謂‘冷靜’除了是一種態度之外,更是一種有原則、有目標和有前提的方略!

從作者把其‘冷靜’放到三個核心要領第一個位置的高度,足以看得到作者對於奧巴馬的這種‘冷靜’是何等地重視!

作者開宗明義在章首說:「能夠把冷靜貫切於執行及決策,是領袖不能匱乏的素質...這冷靜是領袖應有的理性及平常心,最難得的是要從壓力底下,仍能夠把持信念和克服烈情緒的困擾。」

作者經驗地指出,當領袖一旦慌張而失去了冷靜,無疑是在向群眾傳遞出一種形勢已經比想像中還要來得惡劣的負面訊息,這是極其不智的。奧巴馬在年輕時期,已經明白到了「平靜的面具尤勝於護身甲冑(A mask of calm was as good as body armor)」這種道理。



他曾在自傳《Dreams from My Father》中憶述如何「解除」他母親的憤怒。當某一次,母親憤怒地闖進了奧巴馬的房間,責備他在學校的怠惰及毫無表現時,奧巴馬並沒有提高嗓門來辯駁,相反地,他示以母親一種放心的微笑,同時邊安慰地拍著母親的手邊說不用擔心!母親的憤慲便這樣地一下子被少年奧巴馬平息了下來,而悄然地退出了房間。就是這樣,他發覺到大多數人,只要他「有禮貌、微笑和不作出激烈的行為...人們也會不其然地把自己的心情放下,正好像驚歎遇上了一位看來不易衝動而且彬彬有禮的黑人青年般。」(黑人青年一般給人定格的印象都是較為感性和容易衝動的)。

作者以阿拉斯加州長佩林的競選案例,把奧巴馬的「冷靜」活靈活現地引伸了出來。共和黨使出莎拉佩林(Sara Palin),把她從阿拉斯加州請過來作為共和黨副總統的提名候選人,目的當然旨在希望能吸納已退出選陣的希拉里所遺留下來的女性選票!奧巴馬的冷靜便藉著這個對方給予的機會而獲得了光輝的回報!

當共和黨和麥凱恩提升起佩林這件競選「利器」時,共和黨競選辦公室外的確吸引了愈來愈多的選民,奧巴馬選陣中亦有不少幕僚曾為之擔憂過!


在共和黨來說,佩林並不是競選活動的真正核心,卻實際上只是共和黨跟麥凱恩做(side show)技倆的一張牌而已,畢竟,佩林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副總統候選提名人而已!奧巴馬的冷靜讓他看穿了這點。因此,奧巴馬在他的芝加哥競選總部內,向所有聚焦於佩林的幕僚們疾呼:「把她從你們的腦裡面揹走,這其實只是麥凱恩!」

奧巴馬能夠擊敗佩林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策略方面,不對她發出任何攻擊,反而繼續保持冷靜來咬著麥凱恩這個真正的目標不放!不跟對手捨本逐末地格鬥的智慧,正是一種所謂「大國博奕」的政治智慧。

正是其怪自敗,佩林終被網民挖掘出一連串負面新聞,特別惹人反感的是共和黨竟花費了近15萬美元的競選經費來替佩林重塑型象這回事!共和黨這種最後自亂陣腳的作風,令佩林反成為了麥凱恩的一項負資產。當然,在奧巴馬而言,佩林卻恰恰成為了他邁向競選成功的一筆有利資產。

莎拉佩林的這一課,剛好為奧巴馬提供了「冷靜」的認識論:「莫視非核心的做,繼續把眼光集中於核心事物」。因此奧巴馬的所謂「冷靜」,便是要冷靜地避開非核心問題的挑釁(這當然並不是容易辦),無論如何緊咬核心問題不放,這便是作者在這方面問題的核心思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lcpr0XX3nw&feature=player_embedded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