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競選的成功之道 (3)

 

春雷

201111月1




根據本書記載,奧巴馬的‘Be Cool’策略,並不表示要排除使用「硬手段」來打擊對手!大家或許認為希拉里跟奧巴馬由於都是民主黨人,彼此「格鬥」的力度可能便有所顧忌,而事實上,奧巴馬在對付希拉里這位被鎖定為最強勁的對手時,他由始至終都傾盡全力來應付!並且不惜使用「硬手段」來對付她!

當奧巴馬制定了‘Change’成為了他的競選旗幟後,他就開始跟幕僚們研究如何利用這面旗幟,把希拉里本來很有利的從政「資本」經歷,化作成為了她的「毒資產」讓她為此而負出沈重代價!

一種巧妙的打擊策略便這樣地出籠,書中形容奧巴馬一方面高舉改革的旗幟,一方面得體地繼續去肯定硬朗的前第一夫人是位經驗豐富的政治人物,然而卻「順水推舟」地否定了她所有的豐富政治經歷在未來的無效!奧巴馬巧妙地一方面去大力肯定希拉里對「舊有價值」的政治能力,而另一方面這卻恰恰暴露了希拉里對變革缺乏認識的缺陷!

這使希拉里本來自恃無懈可擊的背景,一下子成為了她的包袱(由其是當她挑戰奧巴馬缺少政壇經驗時更是愈發令她處於不利),而奧巴馬卻釜底抽薪地一下子把形勢扭轉了過來,成為了唯一懂得變革的不二人選。這就是奧巴馬既能在掩蓋自己弱項的同時,又能把對手的强項掩埋的「一石二鳥」技巧其高明之處!

當然,奧巴馬也必須要首先具備宏觀的銳利政治目光,窺得準甚麼才是真正的大氣候,並且洞察到民心思變的潮流脈搏才能樹立得起自己「市場定位」的旗號,這就是奧巴馬「硬手段」的利害之處!

奧巴馬還有另外一種的「硬手段」,書中坦然描述,那便是不會給對手休整生息的機會!這見諸於他在對付另一位競爭者,共和黨的麥凱恩身上。


在2007年夏天,就在麥凱恩剛擺平了新罕布什州(New Hampshire)共和黨內部的問題並且重新贏得了多數州內的支持者時,奧巴馬利用了他手中的一項優勢:動用籌得了的6億3千9百萬部份巨額競選經費(麥凱恩只有3億3千5百萬),趁共和黨及麥凱恩元氣尚待恢復之際,發動了連串的宣傳攻勢,集中財力資源來爭奪這個州!

書中還强調奧巴馬的「硬手段」並非是為了要「造綉」!愛「造綉」的商界領導,往往出於內心荏弱而習慣裝腔作勢,這類領袖為了要讓周遭的人產生畏懼,更常常透過傳遞一些好戰的言論和訂下一些悖道妄為的決定來示意眾人自己仍大權在握。這種「造綉」的領導不僅跟身邊的人離心離德,而且還替自已埋下了自我邊緣和脫離群眾的禍根!

作者總結性地指出,除非是迫不得已,奧巴馬是不會隨便地去胡亂使用他這種硬手段的。他很清楚地認識到,同理心仍必須是他最佳的主流思想選擇。事實上,無論在古今中外政壇上抑或是商業上的領袖,只要是選擇走長線的話,主流意識必然不可能乖離「同理心」。

此外,在本核心要領啟章後,我心內一直有一個疑問,人既非草木,如果奧巴馬必需要經常保持他那份逆境下的冷靜,他是如何地把積壓的怨氣通過正常渠道而得以宣洩?當然,作者亦明顯地看到了這個問題。

正如我們之中不少人今天都有自我減壓的各種活動方式,作者指出奧巴馬所選擇的方式便是籃球活動!書中提及他硬性地規劃好時間來進行這項活動,並且以「經常是弄得遍體鱗傷和衣服破損」來形容其投入的程度!


我習慣於週日用上了整天往郊外行山,因此甚為認同定期的戶外活動確能使累積的精神壓力得到了適當的宣洩,當然,體質增強自是不在話下。書中作者還說,相比有很多商界領袖一年360日,從朝到晚都只坐到辦公桌後面,根本便沒有給機會自己好好去把聚積的壓力來宣洩一下,結果是除了導致思想遲鈍之外,一旦觸動肝火,簡直是可以把週遭的人都一起「燒掉」。

書中亦提到一個既經典而又奇怪的競選傳統流程公式,那便是:「演講、握手、親吻嬰兒、吃、接著又是吃、吃、吃......。」我很欣賞本書作者那句文辭精辟的點題:「一般政治家都經常要像豬一般地來爭取選票,特別是當打硬仗的時候,壓力總是成為了胃口的來源!」

然而,這也是奧巴馬跟大多數傳統政治家不同的地方,奧巴馬著重簡約節制的生活,尤其對吃的方面並不奢求,書中記載了他除出差是吃得簡單之外,平常的晚餐亦吃得相當簡單而且健康,菜譜裡頭一般不外是三文魚、飯再加點西蘭花而已。

奧巴馬的成功,並非單靠往技術方面的鑽營,本書所陳述的內容,給我這個讀者總的印象是:奧巴馬成功之道絕對是有著相當紥實的學問來作為基礎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lcpr0XX3nw&feature=player_embedded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