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競選的成功之道 (16)

 

春雷

201111月30




奧巴馬說:「我們本身便是我們要遍訪的變革(“We are the change that we seek”)!」這可能是誇張了點,不過競選時的口號,誰不誇張?這總比赤裸地說:「我們就是變革!」來得容易接受。

事實上奧巴馬獨排眾議釜底抽薪地來把自己定位為變革的客體,就是誇張了點也是獨一無二的,競爭學問裡有所謂「品牌差異化(Brand Differentiation)」一環,奧巴馬也不是為了差異而要差異,他的差異化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內容充實,絕對不用堆砌來做綉,而且更是經得起考驗的那種。

我很欣賞作者對變革的定義:「變革提供了機遇,使一切可以得以不斷地重生,使生命有朝氣,使業務得以有生機。變革是政治和商業二者的引擎,是進步和增長的力量。領袖們不游即沈,對停滯既負擔不起,也不能安於現狀。」

作者引用經濟大師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的其中著名學術經典:「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來套到奧巴馬這種澈底的變革上。

作者認為如果商界領袖不去追求「建設性破壞」,那經濟將不會復甦,行業不可能脫胎換骨,而且國家亦會滑進蕭條從而禍及我們和子孫後代!然而,如果我們願意面對現實,肯把逝者埋葬而迎接新生的話,最壞的事情也可以把最好的事情牽引過來!


「福夸禍之端,禍夸福之首」乃我們老子的至理名言,亦是我們中國人易學裡的所謂陰陽互補之道。我們中國傳統智慧認為壞事裡面已經蘊含著好事,同樣好事裡頭亦有壞事在隱伏著。熊彼德的經濟理論,在邏輯上跟我們中國人的這種學問有異曲同工的識見。

作者更以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大蕭條為論據,指出當時所推出的各項政策措施均同屬這種「創造性破壞」的性質。作者語重深長說,如果我們不澈底地把過時的事物來破壞以作更新,別人便會欣然取代你的地位!我感覺這句話是語帶相關的,除了是指個人之外,也可以套用到美國的國際地位方面。
成功贏得競爭,要訣在於「創新」二字,美國憑著創新,製造了原子彈結束了二戰,亦發明了電腦及互聯網等,奠定了其超然的科技大國地位;幾個世紀前歐洲的工業革命,把歐洲國家變成了主宰地球的列強;日本明治維新是實實在在的把整個日本的國力提升到與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地位。

創新的重要性甚至有中國學者胡鞍鋼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認為,滿清就算是不因為鴉片戰爭而輸掉,也會因其他的問題而始終要輸掉江山,其關鍵是在於基礎上,中國以農立國的本質,在當時的國際大勢中已屬過時!歐洲列強已成功創新,打破了這種格局而以工業來作為新的立國本質。

工業立國這種創新不僅令歐洲的貴族統治專政被新興的資產階級所取代而瓦解,更因工業化的本質,驅動了全球殖民主義對資源(包括黑奴這種廉價的人力資源)的大規模掠奪,在創新科技的船堅砲利及現代化軍事組織的工業大國攻勢下,滿清就算是贏一回也不可能贏全局!嚴格來說,滿清只是輸給了缺乏創新而導致技術落後的原因!

把問題扯回來,奧巴馬的創新,書中作者認為這正是一種政治上的「創造性破壞」!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