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在金融海嘯下快速復甦原因

 

 

 

 

梁理中
中原財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2009年8月7日

 

金融海嘯過了一段日子,眼鏡隨地都是,皆因大家都預計不到,本港樓市能如斯快速復甦過來。要瞭解樓市之未來發展,不妨先分析一下有關之復甦原因。

樓市被大眾期望向好

首先,物業需求本質原因,不外是「自用」或「投資」兩元素,由於此兩者之影響力,不時被市塲人士吹捧:淡市時業界強調“用家入市”;旺市時則講“貴買貴賣”,故形成市民大眾普遍覺得,樓市在任何時刻,看似都有需求(多少則當別論)。在金融海嘯下,市場上有不少人士,借助“用家入市”及“執平貨”之論調,不斷鼓勵有條件者繼續入市。

此外,物業買賣涉及多個行業,當中包括發展商、地產代理、銀行、律師樓、傢俬舖、裝修設計及搬運等等,故樓市一旺,自然帶動多個關連行業蓬勃,業主見自己擁有之物業有漲價,心裡亦自然舒服得多,故“唱好”樓市,似乎容易得到不少人之默許及祝福,而傳媒在這方面,一向發揮積極作用。

特區政府有實質行動支持樓市

特區政府亦看穿了「穩住樓市能穩住民生」之道理,故在金融海嘯下,有不少行動幫樓市一把,當中包括透過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優化按揭保險計劃”,將銀行需負責之按揭成數風險,由原先之七成下降至六成,即時減低業界之按揭風險憂慮;此外,金管局不斷注資入市場,將資金成本降低,銀行“水浸”,自然願意放寬借貸,而受惠者當然包括需要按揭之物業買家。

於是,無論是“用家”,抑或“投資者”,在較容易取得按揭借貸之情況下,自然變得願意入市;至於減免差餉及維持二百萬以內物業交易的HK$100印花稅政策,多少亦有助樓市加快復甦。

縱使金融海嘯仍未消失,不少投資者(包括基金經理)在預計日後通漲會來臨時,偷步先將部份現金變成物業,以作保值之用。此外,“雷曼事件”及“匯控供股事件”之出現,引發了一些散戶證券投資者,將部份投資比重轉移到樓市。

至於有業界人士認為,內地客在港置業有助本地樓市復甦,筆者認為,是心理因素多於實質作用,皆因他們所購本地單位實有限,且內地人士在港置業,涉及之睇樓手續及買賣交收程序,相對(在內地置業)煩複得多,除非日後本地樓市可經人民幣交收,否則內地人在港置業仍難成氣候!

作者電郵 : info@centafin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