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剩女與港女

王懷雪

大學資深政治學者

2011年322

 

剩女與港女》一文刊出後,老友王文彥兄重登了他的兩篇舊文,也是談女性適婚未嫁的問題。相信當年「剩女」這個名詞未曾出現,文彥兄並未採用。基本上,文彥兄對適婚未嫁的這種現象作出一些個人感想;而我則是作了社會學的分析,也是說,指出這個「剩女」或「港女」現象的社會因素;至於這種現象之是與非或者對與錯,我個人並未有表態。

 

歸根究底,「剩女」之形成是因為女性學歷高、賺錢多、自負不凡、看不起男性等因素而構成,次要因素則是男性窩囊及北妹湧現等。我再舉兩個社會原因,讀者可以參考。一般人可能不大瞭解,在一九九八年教育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對「剩女」現象會有長期的影響。一件小事卻令日後社會結構有重大的改變,真令人意想不到。

 

話說一九九八年,在胡紅玉女士主持下的平等機會委員會,控告教育署一項長期以來執行的不公平政策。原來長期以來,教育署在升中派位上,男女學生是分開兩條隊的,理由是男女小學生都可以平均地進入banding較高的名中學,其背後的心理及性格理論基礎是女學生在小學階段已較為成熟,成績較為優異,男生心智發展較遲,因此分為兩條隊是較為公平的,一般男生是在中三以後才發力的。

 

可惜平等機會委員會並不接受這個論據,平機會認為,男女生應該是排同一條隊,以成績優劣分先後次序;此後,女生進入名校之比例不斷上升。有一段時期,報上刊登某些名校要加建女廁以應付日漸增多的女生。十多年後的今天,環顧大學校園,文學院內,十之八、九是女生;社會科學及商學學院,十之六、七是女生;法學院也是女多於男了。除了工程學院及理學院男生仍然居多,就算是醫學院,男女生也是分庭抗禮了。

 

從大學的男女生比例,可以預測到將來的「剩女」現象將會日趨嚴重。此外,男生也被另一種發明拖垮了,就是電腦。沉迷於電腦打機的十之九是男生,絕不是女生。電腦遊戲將男生拖進萬劫不復之地。除非有強力的父母的干預外,否則男生一定會沉淪,變成「宅男」。就算不變成「宅男」,晚晚打機的結果,成績一無是處。試問,學歷高、賺錢多的專業女性,如何看得上窩囊的香港男性呢?當然,香港男性也不甘心坐以待斃,只有北上搵食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