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法律隨筆
終院的海外法官
標少
2015年10月6日
評「海外法官成永例」 宋小莊:講得太長遠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昨日在本報撰文,認為終院5名法官中有一名屬海外法官的做法應成為永久安排。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宋小莊昨表示,《基本法》82條指終院可根據需要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該條文人大常委會至今沒作解釋,究竟是「有需要」還是「必須」有海外法官,現時沒有答案。

指2047前才考慮是否改動

宋小莊昨出席「基本法25周年:三權分立對行政主導」座談會時指出,由於基本法的用字是指「根據需要」,故有學者認為海外法官安排屬臨時性,並非沒有道理,他相信有關問題在2047年、即「一國兩制」實行50年前夕才會考慮是否改動,因屆時是抉擇一國兩制應否繼續走下去,他認為這議題可作討論,而李國能認為海外法官應成永例是「講得太長遠」。

宋小莊認為,終院是否有海外法官應視乎是否有必要,「是否外籍法官才有公正性?」他說,不論是海外法官還是終院,現時大部分判辭都是英文,只有小部分屬中英對照的做法應否改變,都可一併檢討。宋小莊又在論壇上指出,行政、立法在制度上需要合作。

馬恩國:香港現時兩權對立

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馬恩國說,世界各地名義上是三權分立,實際是「兩權合作、司法獨立」,但香港現時是兩權對立。

(26/9/2015明報)
 
三權分立這課題又再交鋒,宋小莊教授自然避開了司法獨立不講,只回應前終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前一天在明報的撰文,關於2047年之後普通法海外法官的安排。宋教授覺得李官提倡的海外法官應成永例是「講得太長遠」。毫無疑問,這方面牽動整份《基本法》,是50年不變之後應該怎樣安排的大課題,到其時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會不會變呢?無論如何,我都看不到中港之間在法律制度上可以磨合的可能性。現時怎樣講都沒有啓示性。

可惜我找不到宋教授的演詞,只能依賴報導來評論。《基本法》對終審法院海外法官的設置寫得寛鬆,用的字眼是「終審法院可根據需要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第八十二條)。英文版本是 "... which may as required invite judges from other common law jurisdictions to sit on 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不論中英文版的《基本法》,都用了discretionary酌情的字眼「可根據需要」/"may as required",而並非宋教授講要考慮是否「必須」有海外法官。《基本法》寫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何需人大釋法?這邀請海外法官的權力一早下放了給特區政府,或者可以叫在憲法上賦予特區政府這權力,中央就無權干預了。法例第484章《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5(3)條也用了《基本法》的相同字眼,來邀請其他普通法地區法官參加審判。

終院邀請海外法官,並非因為宋教授的質疑是否外籍法官才公正,因為終審法院的組成,主力是常任法官,而並非海外法官。邀請其他普通法地區的頂尖法官聽審主要是提升國際地位,上得終院審理的案件,主要是重大的法律議題,已不是一般涉及公正與否的層次了。至於評論判詞大部份是英文,只有少量是中英對照,這講法值得商榷。終院判詞全部都以英文寫的,只有小部分之後據英文版譯成中譯本,而並非雙語發表的。每一件終院正審案件都由至少一名海外法官組成,根本不可能用中文撰寫,中譯本也不具備同等地位,畢竟不像雙語立法那樣。因此,在判詞用英文方面,也不見得有改變的空間。

最後,上一篇有人留言,把別人的Facebook連結給我看,那是評論終院開幕以開庭方式進行,認為是馬道立刻意對中央駐港官員及梁振英的下馬威,坦白講我看了第一反應是:白痴。太多人一廂情願自我感覺良好地胡思亂想,把很多心願當作事實,還説得頭頭是道,讚好者眾,眾志成城,幻想就會成真了,美哉!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