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健康才富
你應該學營養科學的理由:看了眼課表,誰都需要
仝卿
資料提供者
2021年7月6日

今天,我們得到上線了一門新課,仝(tóng)卿老師的《營養科學20講》。

 

 

 

我們日常就能看到很多營養知識,但是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你還真不一定能搞清楚,比如肥胖的人也可能營養不良是不是真的,貼著“0脂肪”“0蔗糖”標籤的食品飲料更健康嗎?類似這樣真假難辨的營養知識,在仝卿老師這門課裡,你都能得到解答,不僅如此,這門課還會給你一套全面的營養科學框架。

 

 

 

當然,你可能還會有疑問:我身體挺好的,有必要花時間來專門學習營養科學的課程嗎?仝卿老師在課程的發刊詞裡回答了你,我們一起來看看。

 

你好,我是仝卿,歡迎來到《營養科學20講》。

 

 

 

我知道你很忙,時間很寶貴,在想要不要花時間來學營養科學。學沒學過營養科學,有什麼差別呢?

 

 

 

我的答案是,要學習。學過和沒學過的差別,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說,那就是幸福感。學過營養科學,你的幸福感指數會大大提高。 

 

 

 

1.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來解釋一下。幸福感當然來自很多方面,我說兩個和你的生活比較相關的。

 

 

 

第一種幸福感來自身體狀態。很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疾病,都是因為我們沒及時識別出身體的需求,才積累出了不良後果。但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識別“正確營養”的需求總是滯後的。比如當我們感覺到口渴的時候,身體其實已經缺了500毫升的水了,500毫升,這已經是一瓶礦泉水的量了。

 

 

 

再來說個更影響幸福感的例子。我有位諮詢者,叫老李。退休之後他經常去健身房健身,結果健身之後膝關節很疼。他去醫院檢查,醫生確定這既不是有炎症,也不是骨質疏鬆。老李就來找我諮詢。

 

 

 

我就問他,平時都喜歡吃什麼。他說為了健康,自己是個素食主義者。我一聽,這可能就是問題所在。

 

 

 

我們關節的正常活動,需要周圍肌肉的支撐和保護,如果肌肉量減少,關節得到的保護減少,就會引發慢性疼痛。老李幾乎不吃雞蛋和肉類,蛋白質攝入太少,肌肉量跟不上,膝關節就會疼。

 

 

 

老李的情況用營養科學的知識很好解決,吃雞蛋,補充蛋白質就可以了。但像“膝蓋疼”這樣的症狀是滯後的,有些時候,你甚至很難把當下的症狀和飲食聯繫起來。而想提升自身狀態的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其實不是補救,而是在疾病還沒發生之前,就採取行動。營養科學的供給原則,強調攝入營養的時機,供給要在需求識別之前。

 

 

 

第二種幸福感來自當下的選擇。你肯定知道很多食物對健康不好,但面對奶油蛋糕,炸雞可樂,當下的選擇很容易偏離正確的方向。

 

 

 

這也不怪你。在營養科學看來,人的健康本質是自己的理性和自己的身體之間的博弈。

 

 

 

如果完全聽從身體的欲望,人類幾十萬年的進化讓我們更傾向于選擇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那必然會帶來健康的惡果。但如果完全聽從理性,不出幾次,身體就會激烈反抗。最終投降的,大多都是理性。

 

 

 

就這樣,我們就在“放棄-管制-再放棄-再管制”的過程中迴圈,無法擺脫。 

 

 

 

2.怎麼破除這個迴圈,提高幸福感呢?

 

 

 

這就要說到營養科學對人體的干預原則了。一句話,就是干預要有僕人領導力。營養科學很多時候看起來像是在做僕人式的輔助工作,但其實是在領導整個進程順利推進。

 

 

 

舉個例子。我有個諮詢者,叫老杜,他是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不能多吃碳水,米飯、粽子、湯圓,都不能多吃,不然血糖肯定飆升。但如果正好是端午節,老杜又特別喜歡吃粽子,那該怎麼辦呢?

 

 

 

老杜端午節早上是這麼做的:起床打完胰島素之後,他先吃了一個白煮蛋,再吃粽子。

 

 

 

這個順序特別重要。提前吃白煮蛋,裡面的蛋白質會減慢碳水進入血液的速度,餐後的血糖就不會陡然增加了。你看,營養科學的干預看起來只是打了個輔助,但其實是“平穩血糖”能最終成功的領導者。老杜既不會遺憾自己沒吃到,也不會因為貪嘴而後悔,幸福感當然就提升了。

 

 

 

這兩種情況分別對應了營養科學的供給原則和干預原則,在課程裡還有更多可以提高我們幸福感的營養科學原則。我會在課程裡再和你詳細說。

 

 

 

3.那麼,我為什麼可以來講這門課呢?

 

 

 

我現在是一名營養師,已經服務過幾千名諮詢用戶。和其他營養師相比,我有一段不同的職業經歷。我曾經做過6年的腫瘤科臨床醫生。你可能覺得這和營養科學沒什麼關係,但正是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了營養科學的重要性。

 

 

 

很多晚期的腫瘤患者都有同一個困境:吃不下去。別小瞧這個問題,如果吃不下去,營養狀況出問題,很多治療就不得不停止。這時候,請營養科的大夫會診就能幫上大忙。現代營養科學技術讓患者有更多元的辦法攝入營養,維持住生命力,獲得更多的治療機會。

 

 

 

很多營養師沒有醫學基礎和臨床經驗,面對諮詢者,很容易把人體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用零散的營養科學知識解決諮詢者個性化的問題。很多人對營養科學的印象也是這樣,知識零散,有些甚至還是矛盾的。其實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在腦中建立營養科學的知識網路,不知道營養科學和人體交互時,有些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我擁有醫生和營養師的雙重視角,在這門課裡會幫你建立一個關於營養科學的整體框架。

 

  

 

4.那我會怎麼把這個框架講給你呢?

 

 

 

我把它分成了五個模組。第一個模組,認識營養。我們要先對“營養”有個整體上的認識,包括什麼才是營養科學說的營養,它在宏觀層面的代謝規則,以及它在微觀層面和基因的關係。

 

 

 

第二模組,七大營養素。這是現代營養科學的經典組成。營養素和人體細胞的交互,影響了我們的身體狀態。

 

 

 

但我們平時吃飯不是按營養素吃的,食物是一個混合體。所以第三模組,我們來說說“營養與膳食”。我會告訴你,怎麼用營養師的方法論來評價食物、選擇食物。

 

 

 

第四模組,我們從食物的視角轉換到人體的視角,說說“營養與疾病”。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以及支持治療,營養科學貫穿了這整個過程。

 

 

 

最後的第五模組,是營養與生活。我們來說說在健康飲食的基礎上,怎麼達成一些更高的目標,比如減肥、享受美食和提高精力。

 

 

 

這五個模組集合起來,就是這門《營養科學20講》了。拿下這門課,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吧。當然,“營養”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話題,也歡迎你把課程送給家裡掌勺的那位,還有你關心的家人和朋友們。

 

 

 

 

 
 
 
 
文章來源:   羅輯思維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