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天地有情
願望香港愈來愈多像田家炳先生的善人
林超英
前香港天文台台長
2014年6月3日
 
5月26日在網誌《草雲居》問了一個問題:「個人財富數目名列香港前0.01%的人們,誰的每年慈善捐款達到收入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有誰知道嗎? 」後來在臉書頁《林超英》重提和加問「是"沒有"還是"沒有人知道"」,幾天下來,朋友們提供了幾類答案:

1.      「沒有」比「沒有人知道」的可能性大很多
2.      「沒有」或「根本冇」
3.      有,但都不是富人
4.      無名氏
5.      田家炳

前三個答案大概反映社會對富人的普遍印象,第四個答案則顯示一般人相信香港尚有隱名大額捐款者,我非常高興朋友提到了田家炳先生,他是我十分尊重的真正善人,是我的學習對象。

田先生還是真正的富人,「富」不是指銀碼,而是指長期行善得到的無窮喜悅和生命豐足。
 
田先生盡捐家財,行善低調

田先生輕家財而重教育,多年來到處捐資辦學,近年更把名下四座工業大廈捐贈教育基金(註1),甚至連九龍塘原本居住的大屋都賣掉支持教育,基本上等於把全部家財捐了出去,還有一點,他和家族逐步退出基金,把基金轉化為社會共享的資源,田先生的善舉遠遠超過「慷慨」,而是「無私奉獻」。
 
田家炳先生行善低調,現在是無殼蝸牛,大家說他是不是真正的善人?
 
反觀一些以銀碼計比田先生富得多的人,捐錢的比例比田先生少,卻不斷想把人民共享的自然資產變成少數人的私產及「地產商」的一次性盈利,對比田先生,他們能不汗顏?
 
註1:  2012年6月22日明報財經網 田家炳盡捐20億工廈資產 家族淡出基金會 交教育專才接手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