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天地有情
可持續發展 - 生態環境建設
林超英
前香港天文台台長
2017年10月6日
呂志和獎可持續發展獎得主解振華先生(中國氣候事務特別代表)今天在中文大學演講,談到內地選擇了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除了大家聽慣的「能源」、「減排」等名詞,多了一項「生態環境建設加強」。

解振華先生演講用的投影片 (鳴謝:岑智明)
當今世界不再講「人定勝天」,而是講順天而行,與自然共存,否則人類必受懲罰。

解先生說,中國內地選擇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不是受外國壓力的被動行為,而是自己主動做的決定,是「吃了虧」(尤指大江大河的嚴重污染)之後,認定以前的粗放型經濟損害自然,危害國族,不可延續,因而轉向節約型發展,以「生態文明」為目標。

如果香港掌握權勢的人們,繼續以舊世界觀搞「倒石屎經濟」,視郊野公園為「浪費的土地」,無視自然對城市的支撐作用,則是沈溺在過去的所謂「成功」,固步自封,無視時代形勢的急劇轉變,不能作出適切的回應,恐怕最終將連內地這個靠山也因我們的落伍而離棄我們。

此刻,香港必須儆省。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