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經濟學千禧大疑案 II
福利活動的經濟理論
梁海國
2016年4月1日

(原文發表於1977120日的《經濟觀察》)

 

在香港社會中,存在各種各色的福利活動,這些活動大都本幫助他人的動機,以服務社會為最終目的。由於福利活動所提供的社會性的服務,一般人士皆以為是社會的必需,錯誤地相信為配合社會的需要,我們不應斤斤計較在這方面的金錢開支。在這些人心中只有一些念頭,就是我們要多少學校、多少廉租屋、和怎樣的青少年活動。他們從來不問錢從何來?亦沒有考慮到一筆錢花在康樂活動之上便不能再用作成人教育的經費 。為了要打破「社會需要」幌子下的懶散和浪費,並指出福利活動亦有一定的「價格」,本文就此作一簡要的理論介紹。

 

「幫助他人」的價格和數量

 

一個志願福利活動的參與者是完全出於自願的,這種抉擇是可以納入個體經濟學中作一詳細的分析。當我們利用消費理論闡析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假設個別的參加者都具有「助人為快樂之本」這種嗜好,它與喜歡看電影和吃雪糕的嗜好並沒有多大的不同。比如一位參加者某甲碰到賣旗籌款,只有六角錢「身家」,他準備用五角錢來買雪糕,但剛好每面旗子售價為五角,這時如某甲買了旗子而打消了吃雪糕的原意,那麼對某甲而言,在「幫助別人」所得到的邊際效用必定大於吃雪糕所得的邊際效用了。假定某乙同樣只得六角錢,但不買旗子而吃雪糕,也只不過是甲、乙兩人所付「幫助別人」和「吃雪糕」的嗜好不同,亦顯示了在這種相對價格下兩人的邊際替代率各異。

 

我們不能肯定某甲一定願意幫助別人,而某乙就一定不願意幫助別人,就以上述的例子,假定兩人的「身家」不變,而雪糕和旗子則同是兩角錢,某甲可能買兩面旗子,一杯雪糕、而某乙可能買一面旗子,兩杯雪糕。這種行為同時反映了兩人對「幫助別人」的價值觀和嗜好不相同;並且蘊藏了邊際效用遞減定律。

 

假設某乙所有的是兩元而非六角,某乙可能花八角錢吃雪糕和花一元二角買下了六面旗子。那又從何見得某乙一定是少幫忙別人呢!

 

上述例子不外是證明了「幫助他人」這種行為與其他消費行為並無兩樣;既然如此就不能否定「幫助別人」在不同的價格下有不同的需求量。對個別人士而「幫助別人」的需求曲線依然是向下傾斜,而它的模樣則由個人的嗜好和收入所決定。

 

福利活動的集體消費

 

不幸地一次大火使三千個家庭無家可歸,一個志願團體發誓要為這些不幸者重建家園,訂立了提供三千個居住單位的目標,於是推行了募捐運動,每個捐款者都清楚了解這運動的目標,而每個人捐款的目的都是希望不幸的家庭能有安居之所。只要這個目標能夠達到,則無論捐款多少,每個捐款人都可以得到滿足,雖然滿足程度各各不同,但對於這一次福利活動的消費數量則完全相同,因為大家都具有共同的目標,而對於目標達到的滿足感並不互相排斥。個別人士所捐獻的數目,代表了他對這種集體消費量的評價(願意付出的價格),與一切公用財毫無差異,這種福利行為集體需求曲線,是將個人的需求曲線垂直地加起來。通過自願捐款的方式,每個熱心人士的偏好都可以自由地反映出來,於是便可以達到一個最佳的募捐數字。

 

總結全文的討論,說明了無論個人的選擇或集體的消費。一切「福利活動」皆有其價格。既然有價格,我們就不能以「社會需要」作為藉口,逃避經濟的評價。所有不講效率,不計金錢的念頭都是要不得的。這個理論的擴充還可用來分析有關教育、房屋和文化活動的經濟意義。

 

本文所談的社會福利活動大都指志願性的行為,而有關由政府所推行的社會服務,日後再與大家討論。就以「幫助他人」而言,究竟「金錢的獻奉」和「禮物的餽贈」有何分別,亦將會向大家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