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道長話短
《道教與茶文化之關係》(2)
梁理中
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
2014年11月20日

    茶文化與道教義理之關係

前文已為茶文化下了討論之定義,為進一步找出茶與道教之關係,現先從茶文化中的茶道,與及泡茶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清靜及淡然,看看能否與道教義理拉上關係。

在茶文化內,泡茶乃重要環節,要泡出一杯好茶,並非易事。同樣的茶葉,同樣的水,不同的泡茶人,泡出的味道就有差異,更何況選擇不同的茶具或水質,差別則更明顯,這就是茶道[1]。所謂水乃茶之因,無水則不可以泡茶[2],而明代許次舒在《茶說》一書之<擇水>章內,亦提到“精美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3],說明了水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茶的質素。剛好,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有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以水性喻道,及後漢代五斗米道創教人張道陵[4]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後[5],將《道德經》推為道教經典,並著《老子想爾傳》,從道教角度再詮釋部份《道德經》內容,將當中第八章進一步解說成「水善能柔,像道。去高就下,避實歸虛,常潤利萬物,終不爭,故水欲令人法則也」[6]。故水在道教世界中,角色變得重要,而由水泡成之茶,亦先天性地與道教聯上關係。

要理解茶道特點,不妨看看其泡茶過程。由於不同茶葉有不同泡法,現取產於安徽省祁門縣之祁門紅茶作例子,分享泡法如後︰「第一道:備具->第二道︰賞茶->第三道:->置茶->第四道︰沖泡->第五道:分湯->第六道:奉茶->第七道:聞香->第八道:品茗[7]

泡茶動作緩慢柔和,喝茶氣氛恬靜自然。由劉楓主編的《茶為國飲》中提到︰「千百年來,無論是“山野村夫”,還是“文人騷客”,雖然他們各用不同的方式飲茶,感悟茶,但最後總是殊途同歸,都有意無意地在茶的滋養下,浸淫出“廉、美、和、敬”的中華茶文。茶在中國,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修養之道,以茶寄情,以茶會友,陶冶情操,修身養性,飲茶不僅“潤喉”,更能“滌心”,這是中國茶的獨特之處」[8]。在在意境,正好與李養正在其《道教義理終論》提到,「道教對社會人與人之間主張謙讓、和諧、公平……貴生輕死…..鼓勵養生,追求長生……[9]

李養正所說有關道教之「仙道」,本是戰國時代仙家之學說,但道教在形成及發展過程中,借用其為追求長生、重視生命價值,強調“仙道貴生”[10],慢慢形成了「道教最基本的信仰是神仙,得道是與成仙聯繫在一起的,離開神仙就沒有道教,神仙自然是超麈俗的[11]等說法,而剛好在記載飲茶或泡茶之詩文中,很多亦有提到「仙」的境界,多少令世俗人將「茶」與「仙」連在一起,例如唐代盧同《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提到喝得“美茶”時之不同層次感受,當中細緻地描述「……喉吻潤,兩破孤悶,三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肌骨輕,六通仙靈。七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即盧同),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12],當中不難發現文人將喝茶意境聯想到仙境、甚或道教中人稱“仙山”之蓬萊山[13]等美好想像世界,這亦是一般中國人享受茶文化之最高境界。

        道教(全真派)中之“全真七子”內,有道號丹陽子之馬鈺,更特別喜歡將茶詩贈予仙人,當中之<踏書行三十首>(贈曹仙、甘仙、張仙,同居煙霞洞)中,載有以「茶」為題之詩︰「絕品堪稱,奇名甚當,消磨睡思功無量。仲尼不復夢固公,山侗大笑陳搏強。七碗盧同,趙州和尚,曾知滋味歸無上。宰予若得一盃嘗,永無寢神清爽」[14],以茶來吸引仙家,道出其提神功能,而丹陽子之<長思仙>中以「茶」為題之詩,則提到「一槍茶;二棋茶。休獻機心名利家,無眠為作差。無為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15],將茶視作上天賦予修煉成仙之道家,透過用茶,不再說世俗之機心,且可將事物看“無為”及“自然”,正好配合道教思想。

小論︰茶文化背後所含之內容、不同環節及組合因素,在在與道教義理及其哲學思想扣得緊密,有直接者,亦有間接(甚或想像)者,正好反映兩種文化同時在中國不斷普及,令我們有因茶而自然想起道教、想起神仙。

- 待續 -



[1]李永梅主編:《中華茶道》(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頁207

[2]李永梅主編:《茶道》,頁254

[3]許次舒(明)撰:《菜蔬》,載自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7),頁271

[4]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修訂本),(成都:四川出版社,1996)(第一卷),頁165

[5]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頁15

[6]顧寶田、張忠利注釋新譯老子想爾,(台北:三民書民股份有限公司,2008),頁29

[7]李永梅編著:中華茶道,頁254255

[8]劉楓主編:茶為國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頁4

[9]李養正:道教義理綜論,頁25

[10]李養正:道教義理綜論,頁24

[11]劉仲字:中國道教文化透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頁115

[12]呂繼新、蔡嘉德:從唐詩看唐人茶道生活,(臺北:陸羽茶藝中心,1995),頁129

[13]鐘肇鵬主編:道教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頁233

[14]()蜂屋邦夫著;欽偉剛譯: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陽與馬丹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頁575577

[15]()蜂屋邦夫著;欽偉剛譯: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陽與馬丹陽,頁581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