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道長話短
《道教與茶文化之關係》(4)
梁理中
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
2014年11月25日

()道教醫藥

 

相傳神農氏在野樹下架鍋燒水,幾片樹葉被風吹下跌在水鍋中,神農氏發現茶水變得鮮美,飲後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氣爽[1],於是便造就了茶在道教醫藥中起了作用之傳聞。三國時道教學者葛玄一面修道煉丹,一面種茶,據說至今在其故鄉丹陽(即今之江蘇),尚保留了33株灌木茶樹,而「葛仙茗圃」亦因此留名,據說道教名士陸修靜亦曾在廬山修道時,曾削壁種茶[2],在在傳聞,多少將茶與具醫術之道教人士掛上關係,因而增強人們認為茶在道教藥用中起一定作用。

 

        由於道教的教理規定道教徒要“修道養德”,在個人的修養上要做到“清靜無為、清心寡欲”,並企圖通過個人修煉而達到延年益壽、得道成仙之目的。剛好,茶的自然屬性,藥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正適合道教徒悟道也悟茶,通過飲茶使心靈得到清靜、恬淡、扶壽、成仙等道教中人所追求之真諦[3]

 

事實上,不少茶書經文,又或藥療食譜,都有記錄茶在道教中之藥用功能。

(1)(五代)蜀之王文錫,其所撰寫之《茶譜》有載:「……蒙之中頂茶,……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兩,當眼前無疾;三兩,固以換骨;四兩,即為地仙矣……[4]

 

(2)()曾慥所輯《茶錄》之〈苦茶〉篇有載:「陶隱居(指道教之陶弘景)云:"苦茶換骨輕身,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仙去。"[5]

 

(3)()丁謂所撰《北苑茶錄》之〈爉茶〉篇有載:「……建安茶品,甲於天下,疑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和之氣,盡此茶矣……[6]

 

(4)()錢樁年原輯,()顧之慶刪校之《茶譜》,其〈茶效〉篇有載:「人飲真莽,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然或有忌而不飲,年食已,輒以濃茶潄口,煩膩既去而脾胃清適……[7]

 

(5)()陸羽所撰《茶經》之〈七之事〉篇內有載[8]

……《神農食經》:“茶茗之服,令人有力、恢志。”

《神農食經》:苦茶之食,益意思。

壼居士《食忘》:苦茶之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本草:木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採之苦,主下氣消食。注云:"春採之。」

 

        早期道教以上章、悔罪、存神、去三尸、房中術,施符水為人治病,而葛洪《抱朴子》之〈極言〉篇,亦有提到“先服草木以救虧損,後服金丹以定無窮,長生之理盡於此矣”,相關醫藥體系既有中醫之本草、酒液、膏丹、針灸等,又有符籙、藥簽、祝咒、祭祀、齋醮等療法,在在反映道教醫學是一種社會醫學和宗教學,重視調節人的社會環境和心理因素,激發患者的宗教感情來抗病,有用神療法治病的特點和人神互通的巫術傾向[9]。而飲茶使人變得平和,身心舒泰,自然可醫患者心,平服病人之神與氣,這正好配合道教所強調之人有三寶——精、氣、神[10],而《玉皇心印經》[11]亦有強調:「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之說法,正好表示道教醫藥,不一定要講外服,故茶在道教醫療系統內,可發揮藥物以外之特殊醫治功能。

 

  在《雲笈七籤》內提到之〈崇百藥〉篇,引述太上老君認為:「心靜意定是一藥」、「解散思慮是一藥」、「恬惔寬舒是一藥」、「恬惔無欲是一藥」……[12],在在都要求人們講靜心、恬惔及寡欲,這正好亦是茶文化所提倡者,無怪一般人都認為喝茶,亦算是道教醫藥之良方。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茶葉對人體健康亦十分有益,有研究認為茶葉可擴張血管,有利血液循環,提高肝臟代謝能力,加強腎臟部分免疫能力和泌尿系統的抗感染能力。飲茶亦可加速胃液排出和膽汁、胰液及腸液的分泌,從而促進消化。茶葉含有多種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故亦有研究指出茶葉可降血壓、防冠心病、減肥降脂、治療糖尿病,甚或抗癌等,故喝茶無論在心靈、心理或實質意義,都可算在道教醫藥療程中發揮了作用。

 

小結:    雖然茶對人體有藥用功能起源自道教之傳說甚或神話,但當細看道教所提倡之自然、恬靜、清淡及舒泰身心之醫藥概念,正好與茶文化所追求及嚮往,同出一轍,故喝茶慢慢亦成為有效之心靈藥,當中特別配合太上老君在〈崇百藥〉篇提到之心靜、恬惔及無欲等藥方。另方面,從現代科學角度作分析,茶葉本來就包含多種對人性有利之物質,可抗病養生,故我們可以結論喝茶在心靈上、精神上甚或實際效用上,為道教醫藥擔任了重要之襄助角色。

 

- 待續 -



[1]Jane Pettigrew編著,朱篤、朱湘輝譯:茶鑒賞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香港萬里機構,2002),頁8

[2]朱復融主編:中國養生茶典》,(廣州:廣州旅遊出版社,2006),頁38

[3]朱復融主編:中國養生茶典》,頁36

[4]朱自振、鄭培凱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全二冊),(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7),頁57

[5]朱自振、鄭培凱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全二冊),頁112

[6]朱自振、鄭培凱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全二冊),頁159

[7]朱自振、鄭培凱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全二冊),頁181

[8]林瑞萱:《陸羽茶經講座》,(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頁299353

[9]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頁878

[10]謝路軍:《中國道教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頁226227

[11]載錄自民間善書:《關帝明聖經註.內附玉皇心印經、太上道祖咸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文昌帝君驚世寶訓》,(香港:陳湘記書局藏版,大眾印務書局承印1975),頁61

[12](宋)張君房編,李永晟撰校:《雲笈七籤》,頁874877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