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道長話短
《從四聖諦看儒道生活觀對「苦」之概念》(4)
梁理中
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
2014年12月6日

(三)   四聖諦之特質
  四聖諦是佛陀向比丘說法時道出的,它其實不只適用於比丘,同樣適用於眾生,故可說四聖諦是平等法門,人人可學,只要有心便無分貴賤都可,現在看起來似簡單,但不要忘記佛陀當時處於階級觀念非常重的印度社會,順序計有(一)婆羅門(祭師),(二)武士(族群酋長);(三)商人及農民;及(四)工人及奴隸[1];此外,學習四聖諦毋須口訣,更不用做任何運動作操練,只要從心出發,捨棄內心深處所藏之「渴愛」(當中包括欲愛、有愛及無有愛),便沒有生存之苦,便沒有「成為輪迴之原因者」(又或稱「與喜、貧俱、求滿足而不停者」)[2],故它是普羅大眾之方便法門。由苦因帶到苦果,四聖諦將佛教的因果論帶出,在《佛教邏輯》一書中,作者引述《蓮花戒》說:「佛教哲學的瑰寶中,因果理論是最主要的寶石」[3];佛陀在其四聖諦學說裡,貫穿著他的不徹底的緣起論宇宙觀,以人生過程的觀察去論證人生關鍵問題[4]
  總的來說,從四聖諦可總結出(一)人生是充滿不安的掙扎;(二)其根源在於罪惡的貪求;(三)永恆的靜寂是最終目標;(四)存在一條構成生命形式的相互依賴的所有業能逐漸寂滅的道路[5],而四聖諦這佛法思想,正好配合整套佛陀之生死涅槃理論,同時亦幫了當時階級分明之印度社會,有了心靈舒發之出路,讓信徒明白,根本毋須介懷現世之階級,應提升至脫離生、老、病、死之輪迴人生,層次高得多。
小結:

                佛陀透過四聖諦,提出「斷集、修道、證滅、離苦」,當中以斷集(亦即斷愛)為首,皆因佛教強調的滅苦解脫,可以帶到超出生死的道理[6],而在四聖諦之教說中(註:佛陀雖然是向比丘說法),根本無分對象,只要是眾生,明此理,依著佛陀之說去做,便有一套完備理論及方法,幫助超出生死證得涅槃,這一點說明佛教教理是平等的,且清晰無遺,有方法依著去做,不會靠自己之「估估吓」去推想,又或需師父傳授所謂「秘笈」,方有機會成功,此點特別值得與其他宗教著作比較分析。

三、        儒教信徒生活觀對「苦」之概念
  馮達文教授在其《早期中國哲學略論》中提到,孔孟儒學以「天命」與「人德」的分立背離作為自己的哲學起點,在他們的思想體系中,人的「德」,以及在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的「道」和「義」,屬於把握人主體精神狀態之概念,慢慢擺脫了「天」及「天命」的從屬關係。從德的拓展,孔孟的「仁學」慢慢形成,這體系緊緊地訴諸於現存世俗社會的普遍情感。為求社會穩定,統治者、讀書人及普通百姓可和諧生活,孔孟學說同時引入「禮」之觀念,以把握當時社會等階之現實,令眾人各安本份[7],而作為儒教信徒,其生活觀亦應以「君子」自居,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想路線圖[8],而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及《孟子》在內稱「四書」者,就是信徒必需參照之相關經典,去履行其生活觀(即所謂“生活態度”)。

- 待續 -



[1]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頁5556

[2]平川彰著‧莊崑林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市:商周出版,2009),頁57

[3]()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佛教邏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頁125

[4]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臺北:大千出版社,2008),頁35

[5]()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佛教邏輯》,頁7

[6]陳兵:《佛教心理學》,(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頁九九五至九九六。

[7]馮達文:《早期中國哲學略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頁5094

[8]張春華發行:《四書讀本》,(台灣,智揚出版社,1986),頁一一至一四。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