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道長話短
《從四聖諦看儒道生活觀對「苦」之概念》(5)
梁理中
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
2014年12月9日

(一)             《四書》論及「苦」之部份
  為完成本文,筆者著意將《四書》由頭看一遍,發現當中直接提到之「苦」字,應屬絕無僅有,只出現在《孟子》〈告子章句下〉內,提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當中所提的「苦」字,其實是個動詞,意思是將他(指接大任務的人)心志變得困苦,從而訓練他成材。籠統地說,這苦字可算與四聖諦所說之「苦苦」相近,心志被逼迫而生出苦惱。此外,《論語》〈顏淵第十二〉亦有提到孔子認為「君子不憂不懼」,只要自己心裡省察,沒有愧疚,哪裡還有憂愁,哪裡還有恐懼呢?[2],表面好像是沒有了苦,其實此說法並未令人真正解脫人間之苦,事關仍要靠君子自己內省,才避過憂懼之苦,但四聖諦所說之滅諦,根本就不是去避苦,而是去解苦因,層次明顯高得多!
  雖然在《四書》內,沒有特別地方直接談及「苦」字,但部份章節則有提到孔子因顏淵過世而哀傷;讀書人因在世未有留下功業而遺憾,多少亦反映儒教教理亦逃不出四聖諦所提「八苦」中之「死」、「愛別離」及「求不得」之苦果關卡:

《論語》〈先進第十一〉:
「……顏淵死,子曰:『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另方面,《四書》內亦有篇幅提到君子要捨欲、安於現實、不怨天尤人、去貪及去富貴等,多少與四聖諦所談有關「滅」相近;

《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

“......君子素其位而行......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論語》〈憲學第十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學而第一〉: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論語》〈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

《孟子》〈盡心章句下〉: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

() 儒教思想少談苦

  儒教學說最重要教讀書人求學之道,如何做個君子,其實衹有與「士、農、工、商」中之「士」階層有關,但學說內容不是講人生之解脫,而是要求信徒克制(如「克己復禮」之概念),根本就不客許君子談苦,背後理念是君子感到苦,就是做得不夠好,問題自然是出在自己身上,故儒教中鼓勵信徒談苦的情況不多。

  由於儒教屬中國文化,且具有較大之政治影響力,當儒教不主張多談苦,外來傳入佛教所講之四聖諦,就很難被儒教接納,未有得到植根之發展;此外,中國一向由皇朝統治,百姓心中都是以天子為依歸,故未必容易說出自己之感受,事關強調太多自己的苦況,多少已表示朝廷對百姓不好,會被認為有造反之嫌,即使感到苦,亦衹有自己偷偷講、自己感受,不會公開談論,故在傳統上,不容易接受印度傳入佛教所談之苦因與苦果。講到要了脫生死,更是儒教信徒在文化上、宗族上所不容,皆因中國人一向以多子()多福為追求目標。

小結:

        綜觀儒教聖典及其學說之主張,似乎談苦的部份不多,雖間有勸人(君子)去欲,但亦不算              主流看法,故儒教中人以為國為民為天命,不客易接受印度佛教所談之苦因及苦果,    及了脫生死輪迴之方法,導致四聖諦在中國未能流行。

- 待續 -
 

[1]張春華發行:《四書讀本》,頁五六七。

[2]張春華發行:《四書讀本》,頁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