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道長話短
《從道教養生看呂祖無極寶懺》(1)
梁理中
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
2015年8月5日

一、前言

() 源起

  讀完袁康就博士[1]之〈道教與養生〉課程後,感到老師有一份執著、祈盼及熱忱,希望多些介紹道家養生理論及其功法,並透過讓同學實習修煉,鼓勵大家日後自行修煉,以達致養生效果。袁博士特別提到道教中人,不珍惜道教養生之道,實在可惜。筆者作為道教徒[2],非常認同這看法。事實上,道教徒比普通人能夠較多接觸道教之知識及傳統,而養生之道往往亦包含於內,祇是道教徒不察覺而矣。

  坦白說,要每個道教徒翻開古籍(或白話書本),找出道教養生之道,未必容易,亦不合理,皆因道教徒學識水平及其興趣,個別會有所不同。可是,禮懺科儀是一般道教徒時常進行的,當中亦有不少養生道理蘊含在內。為此,本文特別透過從道教徒熟悉的“呂祖無極寶懺”,看看當中包括了多少有關道教養生。

(二)研究方法

  本文立論認為,呂祖無極寶懺有助瞭解道教養生,而文中“呂祖無極寶懺”一詞,應包括(1)禮拜《呂祖無極寶懺》之科儀;及(2)《呂祖無極寶懺》內相關經文之內容。

有關本文之「道教養生」定義,會參考袁康就博士著《氣貫動靜功》內提到養生術範圍「包括內丹、氣功、太極拳、吐納、導引、服餌、中醫、中藥、食療、催眠、辟穀、符咒、房中、道家哲學思維等……」[3]

    要本文立論成功,先要說明「齋」、「醮」及科儀在道教之意義及作用,而道士(及信眾)禮拜當中之寶懺,確可得到他們期求之宗教效果,然後再印證呂祖無極寶懺符合道教之科儀,且禮拜該寶懺既可以得到身心舒泰之道教養生哲學 ,又可得到道教養生知識。筆者特意重新細閱嗇色園普宜壇目前選用之《呂祖無極寶懺》懺本經文,及相關之科儀流程,以前述定義,看看當中有多少提到道教養生之內容,與讀者(特別是道教徒)分享,讓大家明白呂祖師在其禮懺科儀經文 (據傳源自呂祖師乩筆),已提示禮懺者注重養生。事實上,現時道教徒雖然常有拜懺,但較少注重道教養生之修行,皆因他們忽視了道教知識及其傳統對養生之重要。

(三)參考書籍/資料

  為完成本文,筆者參閱了袁康就老師之課堂講義、簡報圖形軟體(Powerpoint)、老師在課堂上附加派發文章及前文提過的書本(包括:《氣貫動靜功》、《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中國道教史》、《新編呂洞賓真人丹道全書》及《香港道教史——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此外,《呂祖無極寶懺》[4]、《呂祖無極寶懺註》[5]、《鍾呂傳道集注釋、靈寶畢法注釋》[6]、《道在養生:道教長壽術》[7]、《龍虎丹道:道教內丹術》[8]及《道教儀禮》[9]等等,亦為本文之參考書籍。由於需參考之書本太多,不能盡錄,詳見附載於報告後之「書目」欄。

- 待續 -



[1]按香港中文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之「道教文化文憑課程」〈道教與養生〉單元之「袁康就博義。道教與養生0/34」介紹。「導師:袁康就博士; 道號宇陽(PhD HKUSTMPhil HKUSTMPhil Sichuan UBA CUHK)」

[2]筆者自2006104起,正式入道,皈依嗇色園黃大仙祠普宜壇門下,道號為「修知」。

[3]袁康就博士著:《氣貫動靜功》(香港:明窗出版社,二○一三年十一月初版),頁一六六。

[4]劉仲宇注釋:《呂祖無極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10月)。

[5]龍游、丁常雲註釋;李養正審訂:《呂祖無極寶懺註》(香港:青松香港道教學院,一九九七年六月初版)。

[6]沈志剛註釋:《鍾呂傳道集注釋、靈寶畢法注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9(插圖版))。

[7]郝勤、楊光文著:《道在養生:道教長壽術》(臺北市: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8月)。

[8]郝勤著:《龍虎丹道:道教內丹術》(臺北市: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二○○○年八月)。

[9]張澤洪、閔智亭、李遠國、陳耀庭合著:《道教儀禮》(香港:青松觀道教學院,二零零零年二月)。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