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3年11月28日)1521年1月,在莱茵河畔的古城沃尔姆斯(Worms)召开了帝国议会,由于两年前老皇帝马克西米利安驾崩,所以主持这次会议的是他的孙子、新任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女王“疯女”胡安娜的长子)。
《查理五世》奥利(比) 此前,罗马教皇已将路德开除了教籍,这次会议旨在将路德定为异端,逮捕法办。但是,查理五世刚登上皇位,不敢得罪各大选帝侯,于是,他接受了萨克森选帝侯“智者”腓特烈的要求,必须为路德提供安全保障,由萨克森派军队护送路德出席会议。 4月16日,马丁·路德抵达了沃尔姆斯。 沃尔姆斯议会为帝国最高等级的会议,查理五世端坐于皇位之上,其余七大选帝侯以及帝国境内有头有脸的诸侯和高级僧侣出席了会议。 接下来的两天,路德被带到了会场,接受罗马教皇代表的质询。
沃尔姆斯会议(剧照) 教皇代表先是指着桌上摊开的一摞印刷品,其中包括路德这两年撰写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等引起各国轰动的小册子,问道:“这些书是你的作品吗?” 路德答道:“是的,正是在下所著。” 教皇代表问道:“你是否承认这些作品是异端邪说,是否愿意收回你那些离经叛道的错误观点?” 路德答道:“我不能向教皇或者帝国议会屈服,放弃我的信仰。如果你们找不出《圣经》中的原文使我信服,那么我就不能收回我所说过的任何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立场。”
《奥尔姆斯会议》 维尔纳(德) 教皇代表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因为,罗马教会存在并发展了一千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发明创造出了一些列的教会礼仪和法规,比如出生时的洗礼、每天的祷告、每周的礼拜、弥撒;婚礼上的证婚,临终前的忏悔涂油以及最终的葬礼,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宗教节日,以及那子虚乌有的“赎罪券”。而这都是有偿的,要老百姓花钱的。可是,路德认为,这纯粹是教会的巧立名目,《圣经》里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
沃尔姆斯会议 选帝侯们也在心里为路德的抗辩暗暗叫好,查理五世由于答应了“智者”腓特烈给予路德的安全保证,也不敢扣押路德,于是,路德得以顺利地离开沃尔姆斯,返程回威登堡。 查理五世见路德走了几天了,这才发布皇帝谕令,宣布路德为“不法之徒”,不受帝国法律保护。 路德在回程途中突遭一伙蒙面人的拦截,蒙面人将他押往一处隐秘的山间城堡——瓦尔特堡(Wartburg Castle)。 原来这是“智者”腓特烈的安排,他知道教皇绝不会善罢甘休,皇帝也是态度暧昧,路德随时有生命危险,于是,他让自己的骑兵部队劫持了路德,安置在自己领地内的瓦尔特城堡保护起来。
今日瓦尔特堡(德国埃森纳赫) 在瓦尔特城堡,路德做了一件对德国文化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作,那就是将《圣经》翻译成德文。 一千年来,罗马教廷垄断了《圣经》的阅读权和解释权,因为,它的版本是诘屈聱牙的拉丁文,这对当时的欧洲大部分是文盲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听不懂更看不懂,那就由着教士们解释了。路德认为,正因为如此,教会成了人们和上帝交流的中介,而这个中介趁机塞进了大量的私货。 路德参酌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版本,精确地译出了德文版的《圣经》。而之所以说,他对德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因为,他统一归整了德国各地不同的文字语法,奠定了现代德文的基础。
一年以后,路德离开了瓦尔特堡,回到了威登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的德文版《圣经》正式出版,他的宗教改革的思路越来越明晰,那就是必须甩掉那个插在普通民众和基督之间的罗马教皇。民众不需要中介,应该通过阅读《圣经》原文,直接和上帝交流。至于那些煞有介事的神职人员更是没有存在的必要,每一个基督徒都是自己的祭司。 马丁·路德成了德意志境内家喻户晓的名人,这是因为,半个世纪前,德国人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因此,路德的文章一脱手,立刻被大量的印刷并风靡全国。路德的朋友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不仅是当时著名的德国画家,还是一个银行家,并担任过威登堡市长,他亲自为路德的著作绘制插图。在老克拉纳赫以及一些志同道合的战友并肩战斗下,路德的宗教改革号角吹遍了德意志并蔓延到整个欧洲。 《马丁·路德》鲍威尔斯(比) 1525年,路德干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他把十几位修女藏在卖鱼的木桶里,帮助她们逃出了女修院。不仅如此,他还热心地为修女们牵线,将她们送上了婚姻的殿堂,而他自己也娶了其中的一个修女凯瑟琳娜·冯·博拉(Katharina von Bora)。 在中世纪,修士和修女是严禁结婚的,而偷拐修女更是大罪,要被判火刑的。然而,路德反驳道:圣经里有禁止修士结婚的戒律吗?罗马教皇荒淫无耻,几乎个个都有私生子女,我们正大光明的结婚有错吗?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夫妇参加了路德的婚礼,并为这对新人做了证婚人。 路德和凯瑟琳娜的婚姻是幸福的,这对夫妻生下了六个孩子。
否认教会的权威,直接和上帝对话,这个观点得到了欧洲各阶层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穷苦的底层农民在一个修道士托马斯·闵采尔(Thomas Münzer)的鼓动下,掀起了一场推翻教皇以及贵族统治的农民起义,他们以马丁·路德的神学理论为思想武器,火烧教堂、屠杀修道士,德意志境内烽火连天。闵采尔积极联络路德,希望路德能参加农民起义,作为德国农民的理论导师。 但是,路德拒绝了。马丁·路德是将宗教改革的希望寄托在王公贵族身上,他反对革命性的行动。他坚信基督的教义,即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因此,他是坚决反对这场农民战争的,这一点,恩格斯在他的《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中也给予了毫不留情地批判。 《托马斯·闵采尔》西赫姆(荷) 1546年2月18日,马丁·路德逝世,享年63岁。 马丁·路德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新教理论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特别是德国北部的各个邦国、以及北欧国家包括英国都接受了路德的教义,并将新教立为国教。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黑暗中世纪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