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歷史長河偶拾
苏联兴亡录(下):冷战、克格勃、军工综合体
九万天兵
微信号
2024年5月30日

引子I:秘密报告

1956年的情人节这天,苏联召开了斯大林逝世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赫鲁晓夫把核心成员集中到一起,又开了一个小会,史称“秘密报告”。

 

在这次会议上,他对前任领导斯大林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其中很多是不符合事实的“欲加之罪”,而且刻意忽视了斯大林在二战期间保卫国家的历史贡献。

 

参会代表不仅有苏联人,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员代表,赫鲁晓夫的言论让所有人都惊愕不已,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斯大林在苏联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更何况赫鲁晓夫本人也是斯大林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他有知遇之恩。于公于私,这次批判都显得不合情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在地方爆发了反对赫鲁晓夫的暴乱,尤其是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甚至发生了流血事件。事实上,苏共这种对前任全面批评的“恶习”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绝不是最后一次,没过几年,勃列日涅夫就让赫鲁晓夫尝到了同样的苦果。

 

值得一提的是,那次会议里有一名来自中国的代表,他出身于四川广安,身材不高但极富智慧,这不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苏联,第二年他就陪同毛主席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并在和苏联大理论家苏斯洛夫的辩论里大放异彩,被毛主席称赞道:“这个小个子很有见识、前程远大”。

 

在目睹了秘密报告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之后,这位小个子暗下决心:绝不做中国的赫鲁晓夫。他做到了!在二十二年之后的1978年,他在动乱中接下了权力,并把国家带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引子II:冷战小插曲

我们在教科书里都学到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开启乒乓外交,第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至此开启国际外交的新局面。可能鲜为人知的是,在尼克松访华的两个多月之后,他又秘密飞往苏联,与当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会面。第二年,也就是1973年,勃列日涅夫访美,成为了第二位踏上美国国土的苏联领导人。

 

在美国时,勃列日涅夫收到了尼克松送给他的一台“林肯”牌轿车,他欣然接受,并拉上尼克松在华盛顿街区驰骋。那天晚上,两位当时权势滔天的人物只带了贴身的翻译,同坐一桌喝酒,尼克松坚持要把伏特加兑上雪碧才肯喝,而勃列日涅夫拿起高度的伏特加一饮而尽,是夜,大醉。

 

图片1973年,冷战大缓和的背景下,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的会谈。在此之前,尼克松刚刚来过中国

 

注意,这是1973年,距离冷战结束的1991年还有整整十八年的时间。

 

你可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水火不容的美苏元首可以坐在一起喝酒?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冷战跨越了近半个世纪,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美苏双方互有攻守,同样也有缓和和渗透。在七十年代初,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力衰退,此时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外交政策也随之调整,美国需要和苏联缓和关系,并拉拢苏联的周边国家,尼克松访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现的。

 

之所以写上面两个小故事,原因就是,我们要理解苏联的解体,就必须要知道两件事情:一是苏联内部的权力更替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最终导致了解体,二是冷战为什么会成为拖垮苏联的原因,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先从冷战说起。

 

(一)冷战I:从伊朗说起

冷战是从1946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个阵营进行的全方位对抗,那么为什么会爆发冷战呢?尤其是美苏还是盟友的情况下,战争刚一结束,双方就开始了对抗。

 

原因其实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美苏都有对外扩张的需求,而对方恰好挡在了扩张的路上。

 

事实上,冷战的起源并不是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而是比这更早的1945年,事情要从伊朗说起。

 

1941年以前,伊朗还是国王时代,但是这个国王和纳粹德国有合作,国内也有很多德国人,包括投资人、商人和间谍。本来苏联也没把伊朗当回事儿,但是在希特勒开始进攻苏联之后,地处苏联南部的伊朗就很有可能成为德国插入苏联腹地的尖刀,更重要的是,伊朗和苏联之间的格鲁吉亚不仅是斯大林本人的老家,那里的巴库油田更是苏联最大的产油区,这个地方绝不能落在德国人手里。

 

为了消除伊朗这个隐患,在1941年,苏联从北边、英国从南边两路夹击攻打伊朗,迫使国王退位,组建了新的政府。从那以后,伊朗摇身一变成为了苏联南部的出海口,尤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卷入战争之后,来自美国的军械、食品、药品等战争物资源源不断的在伊朗港口上岸,再通过格鲁吉亚运往苏联,不夸张的说,这条物资线路是堪比“滇缅公路”的苏联生命线。

 

一直到二战结束,伊朗都是由苏联和英国共治的,但到了1945年,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美国人来了。当时的美国霸气十足,左手拎着原子弹,右手拿着黄金美元,在全世界都横着走,他们看上了伊朗的石油,并和伊朗政府签订了石油开采权,这下就戳中了苏联人的痛点了,于是苏联的契卡,也就是后来的克格勃,策划了阿塞拜疆从伊朗脱离,并和美国支持的伊朗政府军对峙上了。

 

在伊朗的对峙是冷战的起点。不过当时苏联压根没想跟美国打仗,一来是国内千疮百孔,急需恢复经济,二来是美国当时太强大了,而且手里还有原子弹,所以对峙没有引发战争,最终以苏联军队撤出伊朗而草草收尾。

 

除了伊朗以外,在双方扩张的交汇点上都发生过冲突和对峙,比如希腊、土耳其还有中国,但是在一个地方,苏联人始终不肯让步,这里就是:德国。不过在说德国之前,我们要先讲讲美国。

 

(二)冷战II:杜鲁门主义

不夸张的说,二战之后的美国人在全世界都是横着走的,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前期,美国都靠给战争双方出售军火物资狠狠的赚了一笔,而且美国本土也没有遭受轰炸,全世界的财富、黄金、人才都向美国涌去。

 

我说一组数据你感受一下: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美国拥有全世界75%的黄金,GDP达到了全世界的56%,工业产值占据了全世界的40%。国力强盛到如此地步,也给美国带来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在二战之前,美国并不是“世界警察”,当时地球村的话事人是大英帝国,而美国执行的是“孤立主义”,简单来说就是你们欧洲不管怎么打、怎么闹,都别把我牵扯进去,我只做生意赚钱。

 

但是战争过后,国力已经强大到不允许再低调了,包括总统杜鲁门在内的高层们都急切地想要对外扩张,代替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就把“美国的自由民主模式”输出到全世界,并在舆论上制造了一个对立的“黑暗面”,也就是“苏联”,这就是杜鲁门主义。

 

于是,在二战期间被美国媒体亲切地称为“乔叔叔”的战争英雄斯大林,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人民口中“专制”的代名词;退休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被邀请到美国,并在和美国总统杜鲁门亲切会谈之后的第二天,发表了震惊世界的“铁幕演说”,正式宣告了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没过多长时间,在国会长期悬而未决的“马歇尔计划”出台,美国正式参与欧洲事务。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战后美国的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打破建国以来的“孤立主义”思维,积极参与到全球事务里去,打造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秩序。

 

那么苏联这边是什么情况呢?我们要知道,西方国家一直“谈共色变”,主要是因为这套革命理论需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因为按照马克思他老人家的意思,全世界只要有任何地方还没有消灭资本家的剥削,那么那里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一定会更低,在市场流通的调节下,低价格的商品会获得更多的市场,这就会造成已经“联合起来”的无产者失业。所以,只有一部分国家消灭剥削阶级是远远不够的,革命必须要对外输出。

 

于是,这个局面就变成了“杜鲁门主义”遇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两种意识形态尖锐对立。不过从实力上来看,战后苏联要弱的多,所以为了维持和美国在面子上的和平,给国力恢复和原子弹的研发争取时间,斯大林战略性的放弃了西欧各国的共产党,让他们放下枪,加入到了资产阶级政府里,面对伊朗、土耳其、希腊的对峙,也只能先苟着。

 

这一苟,就苟了十几年。

 

(三)冷战III:从柏林到古巴

在苏联苟着的十几年里,美苏之间发生了两个标志性的对抗事件,也被称为冷战高潮,分别是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这两个事情都是一脉相承的,事情要从柏林说起。

 

战后的德国被美、苏、英、法四个国家分区占领,只有柏林比较特别,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由四大国共同占领,但柏林的位置又是在苏战区里的,换句话说就是,在苏战区里有美英法的军队,你想想看,时间长了能不出问题吗?

 

双方最初的分歧是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美国是觉得别罚款了,赶紧帮助德国重建经济,并且输出所谓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通过德国再向东边渗透,于是就有了马歇尔计划;而苏联人觉得他们在二战里伤亡了2000万人,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要德国赔款,还要把德国的工厂、作战实验室、科技人才一锅端到了苏联,支援苏联的战后重建。

 

既然谈不拢,那就各搞个的吧,西边的联邦德国和东边的民主德国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建立的。那柏林要怎么办呢?既然柏林是在苏占区的,那就把柏林封锁起来吧,美国想要去西柏林的话,只能通过做飞机过去,西柏林老百姓的生活物资也是靠空投过去。这么做确实太不人道了,所以苏联迫于国际压力,很快解除了封锁,这就是发生在1948年的第一次柏林危机始末。

 

虽然苏联解除了封锁,但是双方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随着美苏逐渐撕破脸,西柏林的位置就越来越尴尬了,它是西德的一部分,但却位于东德境内,是一块飞地。赫鲁晓夫非常担心西柏林会成为美国向东德甚至东欧渗透的跳板,所以他要求美国从西柏林撤军,美国当然不会答应,双方又一次在柏林剑拔弩张,这就是第二次柏林危机。

 

最终的结果是,苏联没有能够达成目标,作为回应,他们修建了柏林墙,分割了东西柏林,这座长达155公里的围墙一直都是冷战的标志,直到1989年被拆除。

 

就在柏林危机发生的时候,为了向美国施压,赫鲁晓夫把目光投向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自从古巴共产革命胜利之后,距离佛罗里达只有200公里的古巴就成为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甚至多次派刺客暗杀卡斯特罗。

 

苏联和古巴一拍即合,之后苏联秘密地向古巴运送了42枚中程导弹、162枚核弹头、数十架轰炸机和四万多名士兵,并秘密建设导弹发射基地,目标直指美国。

 

这一切都被美国的侦察机发现了,他们封锁了古巴领海,并发布了一级战备令,战争一触即发,这就是古巴导弹危机始末。当然,最终还是以苏联的让步收尾。

 

这个时期还没有到苏联国力最鼎盛的时候,每当到了最要紧的关头,苏联只能退步,不过这个局面持续不了太长时间了,作为后发国家,他们正在以举国之力疯狂地追赶美国。

 

(四)苏联科技

苏联终究没有辜负这十几年的时光。1960年代前后,他们在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正在大跨步的向前进,尤其是科技,这段时期他们产出了7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个化学奖,并在雷达、石油化学、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在科技领域的成就很难让西方理解,因为自从西方有了科技革命以来,科技创新这个事儿都是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环境下,商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从而主动改进工艺,这样的商人多了,就会形成创新竞争,进而带动工业革命。

 

西方人对这个创新逻辑非常笃定,所以他们压根不理解,苏联搞的可是计划经济啊,根本不存在自由的市场贸易,商人也只存在于黑市里,工农业都是集体劳动,生产的粮食和生活用品也都是归国家统一分配,而且科学家们还动不动会被拉出去批判,尤其是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损失了很多科学家,总之,苏联模式在西方看来,和“科技创新”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事实上,苏联之所以能实现科技腾飞,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上百年以来对科技的持续投入,第二个原因是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苏联最初的科技底子是沙皇俄国时期就打下的,不同于大清帝国,几任末代沙皇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从沙俄末期,俄国就开始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建立,列宁又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之后斯大林也继承了这个思路,碰巧这时又赶上了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资本和技术统统向苏联这个新兴市场涌入,苏联的重工业和高科技就这么一下子起来了。我在《苏联(上)》里讲过这些,有兴趣可以翻来看看。

 

也就是说,从沙皇到列宁,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苏联对科技领域的重视和投入始终没有断档。说一组数据你感受一下:从1950年到1970年,苏联在科技领域的资金投入增加了12倍,这部分资金占到了GDP2%左右,对比一下我们国家也就是在最近几年才把这个比例提到到2%左右。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苏联的科研院所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建设起来,1950年全苏联有科研院所3000多个,科研人员十几万人,到了1985年,科研院所甚至增加到了5000多个,科研人员达到了惊人的15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腾飞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运气好,苏联幸运的赶上了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所涉及的领域非常适合他这种计划经济的模式,比如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这些技术的特点最开始都是为军工服务的,投入资金大、周期长,民间的商人根本玩不起。

 

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甚至改变了美国,特别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把美国人给惊到了,很多人恐慌道,苏联人这时候就在我们的脑袋顶上呢。自此之后,美国也转变了思路,开始搞起了“计划创新”,也就是国家来主导一些长周期的科研项目,我们熟知的阿波罗计划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推出的。

 

美国在芯片科技的成功,正是来自军方主导的长周期的资金投入。芯片刚出现的时候,它作用是缩小武器尺寸,同时还应用在了航空母舰上,这样可以防止远洋航行时,焊接的电路被晃的断开。最早的芯片造价高、良率低,根本没法用,要不是军方持续输血,这个行业可能就不存在了,这才有了后来仙童半导体、德州仪器和英特尔这样的公司把芯片从军用转为民用,并在今天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

 

苏联科技就这样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突破,但问题是,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法让这些技术自我造血。这个道理也容易理解,一项技术被创新出来之后,必须让它能在某些领域上“用起来”,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这样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下一轮的创新,雪球才能滚起来。

 

美国在军用科技转民用的转化率是非常高的,可以达到80%,同时期苏联的转化率只有30%,这也就意味着在和美国的军事竞赛中,苏联的代价也更大,最终苏联被这种竞赛给拖垮了。

 

(五)军工综合体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靠着在军事上的大笔投入,苏联逐渐拉近了和美国的差距,但是在国家内部却搞出来了一个“吃军工饭”的利益小圈子,被称为“军事-工业综合体”。

 

军工综合体的运行逻辑也很简单,从政府财政里拿钱,然后生产军用和民用物资,军用的给军队用,或者是对销往海外,到了80年代末,苏联已经是世界头号军火贩子了。

 

很多民用物资也是由军事工厂生产的。说一组数据你感受一下:到了80年代,苏联有90%的彩电、冰箱、收音机是由军事工业生产出来的,甚至苏联的20%GDP是由军工综合体贡献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这帮人生产民用商品不仅不专业,而且效率低、数量少,只能先“特供”给圈子里的人用,普通老百姓是根本买不到的。不仅如此,军工综合体拿走了本来应该交给民用工厂的资金、人才和原材料,导致民用工厂生产严重不足,所以在苏联末期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老百姓排着队买紧缺的生活物资,而上层富人们享受着优越的生活。

 

你可能要问了,国家是这么个局面,难道苏联领导人就不管吗?这话要从俄国的历史说起。

 

俄国从来不是一个重视民生的国家,从古自今,无不是如此。沙皇时代的俄国,其实是皇帝和贵族共治天下,上层贵族要么说德语,要么说法语,但就是不说俄语。俄国老百姓只是沙皇送给贵族的“农奴”。之后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但无论是列宁时期的余粮征收制,还是斯大林时代的“工农商品剪刀差”,普通百姓的生活改善依然不是国家优先考虑的内容。

 

在长年发展军工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小圈子,这些都是受益者,甚至勃列日涅夫本人就是军方背景,而戈尔巴乔夫最早也是靠加入勃列日涅夫的“第聂伯帮”才得以发迹的,在这种情况下,有谁想要削减军费、发展民用工业,军工综合体这个小圈子是不会答应的。

 

强烈的军事色彩让苏联甚至做出了两次对外用兵的决策,一次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也就是镇压所谓“布拉格之春”,第二次是出兵阿富汗,这次战争加速了苏联的灭亡。我们先从布拉格之春说起。

 

(六)布拉格之春

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时间是1968年,但实际上这场战事的根子是埋在了1953年,事情是这样的:

 

捷克地处东欧,夹在苏联和德国中间,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国运不会太平。在纳粹德国刚刚崛起的时候,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就被英、法、美、意这四个大国当做了“礼物”送给了希特勒,以换取和平。战争爆发后,捷克很快被德国占领,抵抗政府流亡海外,然后在苏共的帮助下继续抗战,战争后期,苏联直接出兵解放了捷克首都布拉格,于是在二战后,捷克顺理成章的成立了亲苏政府并加入了华约组织。

 

苏联对华约成员国的管理方式是“意识形态高于一切”,也就是要全面照搬苏联模式,捷克也不例外。于是,苏联那套计划经济、大锅饭、集体农庄等经济模式都被复制到了捷克,但问题在于,捷克在二战前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了,当时捷克的工业产值能排到世界第七,老百姓完全不熟悉也不适应苏联模式,这给经济带来了很大问题。

 

当时捷克经济恶化非常严重,日用商品价格猛涨,出口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尤其是住房短缺,很多年轻人只能住在集体宿舍,所以也根本没法结婚生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了。

 

要搞活经济就要和苏联模式说再见,“说再见”的种子就埋在了1953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由于没把斯大林的功过是非做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而只是简单的否定,这就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究竟是斯大林错了,还是主义错了?

 

思想上埋下的种子,再加上和二战之前反差极大的现实生活,终于在60年代末爆发了,总统诺沃提尼被迫辞职,改革派杜布切克成为总统,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简单总结下来就是:解放思想,搞活经济,走捷克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说再见。

 

捷克的这次改革蹙了苏联眉头,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他预感到快要失去对捷克的控制了,而且一旦丢了捷克,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候整个东欧都保不住。

 

如果你要脱离意识形态,那么就只能兵戎相见了,苏联高层很快达成了共识,出兵捷克。以苏联的国力,捷克不可能是对手,苏联军队很快占领了布拉格,并逮捕了杜布切克,扶持了亲苏的胡萨克上台,捷克的改革夭折了。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就在捷克搞改革的时候,其实苏联内部也在改革,当时的总理柯西金也在做类似的经济改革,简单来说就是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让企业生产为利润服务而不是只听上面的计划。但是在苏联出兵捷克之后,柯西金的改革自然也无法继续了,苏联因此错过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时机,此后国内氛围愈发保守,不再有人敢提改革了。

 

(七)宫斗I:个人崇拜

保守带来的弊端就是让苏联的决策更加集中在高层,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手里。说来也很有意思,从列宁时代开始,苏联的每一任领导人都要求民主决策,但事实上,他们都没有做到。

 

比如列宁本人的道德很高尚,能做到和革命同志之间的平等讨论,但他却打击孟什维克和社会民主党等其他党派,要把权力集中在布尔什维克党内高层手里,并且设计了一个党内小圈子集体领导的体制。

 

问题在于这个体制并不完善,所以被本不是继任者的斯大林钻了空子,并把集体领导变成了斯大林的个人领导,还搞起了个人崇拜。多说一句,我们判断是不是个人崇拜,最重要一点就是:他说的话是不是比法律还管用,在当时的苏联,斯大林说的话确实比法律管用。

 

权力高度集中就让苏联这台国家机器朝着“斯大林模式”前进,好在他虽然不在意民生,但很重视重工业和国防科技这些富国强兵的技能,所以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成为了一个工业和军事强国,并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命运也挺能开玩笑的,斯大林不是列宁指定的接班人,他靠着权力斗争接了班。在斯大林死后,同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赫鲁晓夫也靠着权力斗争继承了斯大林的衣钵。

 

不同的是,赫鲁晓夫对前任斯大林的态度是:全面批判。错的要批,对的也要批,这么做的目的是树立自己的权威,他要做第二个“斯大林”。他确实做到了,在赫鲁晓夫执政末期,他达到了个人崇拜的巅峰,并组建了一个唯自己马首是瞻的领导小圈子。

 

赫鲁晓夫的问题是,他的治国才能比列宁和斯大林差了太多,首先在外交上推行的缓和策略就很失败,他一边倡导世界和平,一边又在西方国家内部埋间谍,所以西方国家对他说的话根本就不买账。在内政上,赫鲁晓夫喜欢搞“运动式”改革,推出一项政策后,全党全民都把它当做一场运动来执行,运动结束后,一切如旧。

 

赫鲁晓夫最大的昏招是“两套班子”政策,也就是按照给每个地方政府配备一个“农业党”和一个“工业党”,一个管农业一个管工业,你一听就不靠谱吧,哪里有把工农业分开管的道理,交叉的领域谁来管理呢?

 

赫鲁晓夫的本意是想把党组织按照“生产原则”进行划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既能消除官僚风气,又可以让地方更好的执行中央的决策,一杆子插到底。但问题是,把地方党组织拆分了,实际上是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引起了广泛的不满。

 

当然,在这场党组织制度改革中,由于人事变动巨大,所以有不少人因此得到晋升,比如:勃列日涅夫。

 

(八)宫斗II:第聂伯帮

勃列日涅夫是靠政变上台的,当然,一个人单枪匹马肯定是搞不成政变的,他的合伙人谢列平、安德鲁波夫等人都是赫鲁晓夫一手提拔的“自己人”,这些之所以能这么轻松的就把赫鲁晓夫赶走,根本的原因还是赫鲁晓夫施政不当,党内怨声载道。

 

由于是合伙人制度,所以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执行的是严格的“集体领导”,大小事务都和高层商量着办,正是如此,苏联意外地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前半段进入了一个国力鼎盛时期,不仅社会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而且靠着柯西金改革,企业活力和民生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史学家通常把1974年当做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分水岭,倒不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而是在这个时期之后,勃列日涅夫开始逐渐走上了老前辈斯大林的路线,大搞个人崇拜。

 

我说一组数据你感受一下:勃列日涅夫总共给自己颁发了3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3枚列宁勋章,19枚金星勋章,他的党员证编号是0002号,1号是列宁。他自己的著作也是不停的刊印,苏联老百姓人手一份。

 

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把合伙制改成一个人说了算,主要的手段就是:掺沙子,也就是把不属于自己阵营的部门里安排上自己的人,久而久之,沙子越掺越多,就形成了一个支持勃列日涅夫的小圈子,被叫做“第聂伯帮”。

 

本来领导在安排职务时,任用一些自己熟悉的下属也无可厚非,毕竟足够了解嘛,能干啥不能干啥都很清楚,但前提是一定要做到任人唯贤,也就是这个人一定要“贤”。可惜的是,勃列日涅夫基本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向各个部门里掺的“沙子们”良莠不齐,包括自己女婿在内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各种老部下,确实有能做事的,但大部分都不怎么样。

 

不是帮派里的人逐渐被清除掉了,但唯独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后来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安德鲁波夫。

 

(九)宫斗III:人狠话不多

安德鲁波夫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人狠话不多的“狠人”,他这种性格非常适合做秘密工作,事实也正是如此,从1967年到1982年,这十五年的时间他都是苏联克格勃的头儿。

 

安德鲁波夫治理下的克格勃不仅把矛头对外,而且还对内,甚至连勃列日涅夫的亲信都不放过,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勃列日涅夫选择这样的人接班,遭到了第聂伯帮的一致反对,原因也简单,这么个六亲不认的领导上台了,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吗?但在弥留之际,勃列日涅夫还是顶住了压力,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安德鲁波夫一上台就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在他执政的短短14个月时间里,包括勃列日涅夫女婿在内的上百名高官因为贪污受贿被撤换,一时间为腐朽的苏联官场带来了希望。只可惜,1984年,他因病去世,如果安德鲁波夫执政时间可以再长一些的话,或许有机会能够为苏联逆天改命。

 

顺便多说一句,安德鲁波夫是唯一一个在苏联解体后,还被老百姓伫立雕像的前苏联领导人,大搞个人崇拜的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反而被低调务实、人狠话不多的安德鲁波夫给做到了,我们只能说一句: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

 

在安德鲁波夫逝世之前,原计划是让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接班的,但他当时在党内的资历还不够,于是党政大权就被二号人物契尔年科夺了过去。接班时,契尔年科也已经70多岁了,身体也不太好,没干多长时间也就撒手人寰了。

 

从勃列日涅夫、安德鲁波夫再到契尔年科,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连续三位领导人病逝,让无论是苏联高层还是普通民众都希望能有一位年富力强、敢打敢拼的年轻人上台,他们选中的人就是:戈尔巴乔夫。

 

(十)戈尔巴乔夫

苏联确实是在戈尔巴乔夫手中解体的,准确的说,是他不务实的改革加速了苏联分裂的速度,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把苏联当时的所有问题统统归咎为体制问题,认为只要修改体制,搞自由民主,那么其它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事实上,改革效果是不仅没有改善经济,反而造成了体制上的混乱,落了个万劫不复。

 

客观的说,戈尔巴乔夫并不是一个庸才,他是靠着政绩和聪明的头脑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他出生于1930年代苏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机修工,爷爷是村里苏维埃的基层领导,但是被误判为“托派”入狱,不过他爷爷一直一句抱怨都没有,和那个时候很多人一样,一直都是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

 

戈尔巴乔夫在50年代大学毕业,“受益”于斯大林时期对干部的大清洗,毕业两年的戈尔巴乔夫就当上了市团委领导,用很短的时间就突破了科员到干部的瓶颈,要知道,很多人可能用一生都熬不过去。

 

之后的路走得都很扎实,他在35岁当上了市委领导,39岁时成为了全苏联最年轻的区委领导,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被送上了“疗养院领导”的称号,原因是他因地制宜,开发了当地的温泉资源,弄了个疗养院,专供苏联高层度假休养,以此结识了很多权贵。也正是在这时,他加入了勃列日涅夫的第聂伯帮,成为了小圈子里的一员,并被提拔到了中央。

 

刚进入中央的戈尔巴乔夫并不受待见,原因是他太年轻了,跟他共事的人几乎都是他的父辈,但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征服了瞧不上他的人。那时候他几乎都是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人,政绩上也非常出色,尤其在当时苏联经历一次百年不遇的雪灾,戈尔巴乔夫圆满的完成了赈灾的任务,一下子成为了一颗政坛最亮的星。

 

值得一提是,这次赈灾应该是他的政治生涯转折点,但戈尔巴乔夫在之后的回忆录里却一笔带过。猜测原因应该是,赈灾之所以能搞成,就是他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全民动员能力,这和他日后推崇的西方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不得不说,戈尔巴乔夫忘本了。

 

(十一)大国的崩溃

正是因为经历过数十年官场的锤炼,看到了太多的东西,戈尔巴乔夫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日薄西山的苏联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

 

当时的苏联,国家上层贪腐成风,到处都是裙带关系,行政机构运转效率极其低下,说一个数据你感受一下:本来苏联是一个土豆大国,人均年产量超过200公斤,肯定是够吃的。但当时城市里居然出现了土豆荒,原因就是行政效率太低,土豆要么是烂在地里没人挖,要么是在运输的途中被浪费掉。

 

长期的军备竞赛、阿富汗战事巨大的军费和军工综合体消耗了国家大部分的财政预算,苏联政府不得不向西方国家借债度日,而且作为一个农业国,还要向美国进口粮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物资也非常匮乏,甚至连针头线脑都成了紧俏商品,但上层圈子里的人就不同了,他们不仅能搞到进口物资,还可以过上西化的时髦生活。

 

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戈尔巴乔夫非常清楚这些问题,一上任他就搞了个加速计划,加强动员,强化劳动生产的纪律,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这里就包括他后来的政敌叶利钦,但遗憾的是这些措施都没奏效,经济是一天比一天的变差。

 

怎么办呢?戈尔巴乔夫给出的药方是:公开和民主,也就是领导干部要直面群众的批评,并且公开政策,甚至对历史问题也不能有任何隐瞒,同时允许民主投票选举干部。戈尔巴乔夫试图用这种方式赢得民心,改革体制,以体制改革带动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药方有两个重大失误,第一个是他高估了苏联老百姓对“民主”的理解,民主这玩意儿是需要有历史基础的,相信你看过我俄国史的几篇文章之后就会有感触,俄国从古至今从来都不是一个有民主基础的国家,所以老百姓不大能区分“民主”和“造反”之间的区别,不知道该坚持什么、维护什么,又该争取什么、反对什么,于是党内很快就发生了分裂。

 

第二个失误,是他妄图先改变体制,再改变经济,而且把动作搞的很大,妄图一步到位。我相信戈尔巴乔夫一定没有学习过邓公在1978年之后的改革历程,摸着石头过河、实践出真知、先试验再推广这些治国理论看起来很朴实,但实则蕴藏大智慧。

 

改革逐渐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包括把戈尔巴乔夫扶上位的高层元老们,还有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民主派领袖叶利钦。元老们联合起来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却没能斗过更为强硬的叶利钦,国家的权力转移到了时任俄罗斯联邦的民选总统叶利钦的手里。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苏联的各个加盟国纷纷效仿俄罗斯,选举总统并脱离苏联。

 

戈尔巴乔夫眼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他改革的初衷并不是希望苏联解体,而是想让他变得更好,事实上就在苏联解体之前的几个月,苏联举行了一次投票,询问老百姓是否希望保留苏联体制,70%的人投下的是赞同票。

 

19911225日,是个圣诞节,这一天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大厦前落下,取而代之的是沙皇俄国时代的三色旗,七十四年历史的苏维埃政权在这一天寿终正寝。

 

大国的崩溃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这样一个依靠意识形态和武力强行拼接的大国,在跨越七十四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无法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作为苏联的主体民族俄国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并不处于世界甚至欧洲舞台的核心地位,从瓦良格、斯拉夫、莫斯科公国、沙俄帝国、再到苏联解体,或许对于俄国人来说,俄国才是常态,苏联只是意外。

 

(十二)克格勃

最后来聊一聊克格勃吧,它是苏联的情报机构,全名叫做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历史上它还有其他一些响当当的名字,比如契卡、格别乌、内务部以及现在的联邦安全局,它也是世界上的四大情报机构之一。

 

不过,克格勃建立的目的并不是搜集情报,而是要镇压异端。这话要从十月革命说起。十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但我们之前就讲过,在此之前,布尔什维克在俄国一直都是一个小众政党,当时规模更大的政党都是带有资产阶级属性的。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列宁同志为了保卫新生政权,着手建立了一个情报机构,名字叫契卡,也就是秘密警察,专门来监听国内反对派的声音,后来契卡就成为了斯大林搞专政的工具。

 

二战爆发后,契卡的职能逐渐从对内转向了对外,包括了反间谍以及到敌国去搞间谍活动,不过军事情报并不是契卡搜集的,二战时期苏联的军事情报是由另外一个叫“格鲁乌”的机构负责。

 

冷战开始后,美苏双方的大战略都是“积极冷战,准备热战”,所以间谍和情报工作就成了双方角力的主战场,也就是在这时,契卡正式改组,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并改名为克格勃。

 

至于克格勃干的事情,我很难通过一篇文章给讲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克格勃执行的是“软军事”,也就是在正式的军事对抗以外的秘密活动基本都是由克格勃来完成,比如苏联在入侵阿富汗之前,是先由克格勃在阿富汗策划政变的。各种军事情报、核心技术、政治斡旋等等桌面下的事情也是在克格勃的职责范围内,克格勃成为了那个时代非常神秘又令人胆寒的代名词。

 

另外,从契卡时代开始,每一届的克格勃主席都在高层享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在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时,询问总理柯西金的意见时,柯西金上来就问克格勃是啥态度,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才放心。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克格勃能拥有这么大的权力,它的底层逻辑是为了满足苏联争霸的需要,那么一旦当苏联解体,这个组织自然也就灰飞烟灭了。苏联解体之后,克格勃就被拆分成了不同的职能部门,这个权势滔天的情报机构也终于走到了寿终正寝的这一天。

 

苏联解体后,国家财政也是捉襟见肘,大批情报特工失去了工作,这里面很多人做起了掮客生意,也就是凭借之前的国内外关系,给人牵线搭桥。还有少部分特工没攒到什么人脉,也没有部门愿意接收他们,只能做了蓝领工作,比如出租车司机、保安、保镖等等,当然,还有极少数的人,准确的说,是一个叫弗拉基米尔的男人,凭借在克格勃的履历走向了俄国权力的巅峰。

 

 

全文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