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歷史長河偶拾
一口气看完张作霖八个儿子的结局?其中一个不仅是少将,还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之一。
大田去旅行
喜欢旅游,喜欢历史古迹,遗迹,古墓葬
2024年8月24日

(原文發表於2024年8月19日)

第一位长子张学良,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张学良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幼年时的张学良一直跟随母亲居住在新民县,随着父亲张作霖的兵力不断扩充,1907年张学良开始从师学习。他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
 
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拒绝日本人的拉拢,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被任命为[=wei2]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为[=wei4]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张学良令东北军入关,武装调停中原大战,避免了新的军阀混战,由此登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
 
但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受到全国舆论谴责。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wei2]时局转变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才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张学良离开台湾,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第二位,次子张学铭,张学铭字西卿,辽宁海城人,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学铭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他出生时,张家看门人老薛,午睡做了一个梦,梦中一小喇嘛直闯入院内,老薛起身追赶。而赵春桂恰好于此时生下了张学铭。迷信的张作霖曾枪杀过一个小喇嘛,认为[=wei2]这是小喇嘛来找他算账的,因而不喜欢张学铭。
 
青少年时期,张学铭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1928年,他被送到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留学,兼任中国驻日使馆见习武官。留日期间,他收到哥哥张学良的鼓励信,信中激励他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不要沾染旧官僚的恶习。1929年回国后,张学铭在东北军中任职。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张学铭随兄张学良入关支持蒋介石。同年10月,在吴铁成举荐下,他出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从此跻身国民党政界。1931年3月,张学铭担任天津市市长,兼任公安局局长。
 
在任期间,他成功平息了由日本人组织的两次暴乱。当时的天津各方势力交织,日本势力尤为[=wei2]猖獗。日本为了达到其侵略目的,策划了“便衣队”暴乱。在第一次暴乱中,张学铭等人提前接到密报,做好防备。战斗打响后,全体军警奋勇抵抗,经一夜激战,取得胜利,还俘虏了部分便衣队队员,其中抢烧淫掠的为[=wei2]首分子被就地正法。
 
然而,日本人不甘心失败,再次策划了第二次暴乱,尽管张学铭率部坚决回击,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无奈选择了退让,最终张学铭被迫辞职出国考察。
 
在德国期间,张学铭遇到了前北洋政府代总理,朱启钤的女儿朱洛筠,后来二人结为夫妻。抗日战争初期,他先后居住在欧洲和香港等地。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返回内地,居南京。1943 年,被迫接受日伪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职务;1945 年日本投降后,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wei2]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议室中将主任、东北行辕参议室副主任及中将总参议等职。
 
1949年前夕,张学铭拒绝前往台湾,选择留在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1950年,张学铭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并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毕业后,他被任命为[=wei2]天津人民公园管理所副所长。
 
1954年,张学铭希望请中央领导人为人民公园题写园名,在章士钊的帮助下,得到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公园”四个字,以及复函一封。之后,他还担任过天津市政工程局副局长等职务,并当选为[=wei2]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他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保护,未受冲击。1976年以后,张学铭先后担任天津市政协常务委员、民革天津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83年4月9日,张学铭因肝硬化引发的食道静脉曲张大出血,经抢救无效,病逝于北京,终年75岁。
 
张学铭的一生,有着许多重要的经历和贡献。尽管曾在日伪政权任职这一经历存在污点,但他在主政天津期间,坚决抗击日军暴乱,展现出了英勇和果敢;新中国成立后,他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位,三子张学曾,张学曾字远卿,他年少时较为[=wei2]顽皮捣蛋,是帅府中唯一敢当面向张作霖提要求的人。他的性格倔强,即使面对张作霖的训斥,也会要求父亲讲出理由,这常常让张作霖又气又无奈。
 
成年后的张学曾,曾在北戴河交往了一位外国女朋友,此事被其母亲许夫人知晓后,遭到了强烈反对。许夫人认为堂堂中国人不应娶外国女人,一怒之下,她命张学曾跪地,拿起鞭子抽打他,还将其绑起来,交给时任天津市市长的张学铭处理。张学铭不知如何是好,又把这件事交给了张学良。最终,在张学良的劝说下,此事才得以平息。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身亡时,张学曾也在那趟列车上。当时,张作霖对外宣布6月1日离京回奉天,后改到2日,可2日也未出发,不过五夫人带着一众家人先走了,张作霖于3日才动身,陪同他的是六夫人和张学曾。
 
途中,张学曾因与张作霖发生争执,一气之下离开张作霖所在的10号车厢,去了9号车厢,也正因此,他幸运地逃过一劫。当列车行至皇姑屯三洞桥时,张作霖的10号车厢被炸飞,吴俊升当场身亡,张作霖喉咙也被炸出大洞,血流不止。张学曾所在的9号车厢虽脱轨起火,但他仅受轻伤。他从车厢爬出后,与军医一同救治张作霖,并和众人将张作霖抬上车送回大帅府。可惜的是,张作霖伤势过重,于第二天上午离世。
 
西安事变后,张学曾的哥哥张学良被扣押,他曾多方奔走,试图营救大哥,但最终无果。此后,张学曾不愿再面对蒋介石,愤而出国,后定居美国,并在联合国任职。他共有二子一女,均在美国生活。关于张学曾的去世时间和年龄,并无确切的公开报道。
 
第四位,四子张学思,张学思字述卿,曾用名张昉,辽宁省海城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之一。
 
张学思出生于奉天,他母亲是许澍旸。张学思年少时就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8岁进入省立第四小学读书,曾参加声援“五卅”运动的示威游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思力劝张学良带领东北军打回老家去,并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好友王金镜的帮助下,他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书籍。1933 年4月,年仅17岁的张学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委派,在东北军从事兵运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学思去溪口探望张学良。之后,根据组织决定,他积极联络东北军上层人物,争取释放张学良。1938年初,他在河南郾城开办了东北抗日先锋游击训练班。同年4月,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1939年9月从马列学院毕业后,担任抗大三分校东北干部队队长,次年与广东姑娘谢雪萍结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学思奔赴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9月率东北干部队开赴晋察冀军区工作,历任冀中军区参谋处处长、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等职务。在1942年的“五一反扫荡”中,他参与指挥的掌史战斗,受到了八路军总部通报表扬。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学思被派往东北工作。1945年10月,他出任辽宁省主席、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员,发表了告东北同胞书,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稳定人心,组织民主选举,解决紧迫的民生问题。他还与陶铸、邓华等人合作,建立人民武装力量。面对复杂形势,他和同志们一起积极应对,为[=wei4]东北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初,中央决定筹建人民海军,张学思受命负责创办海军学校。他与众人共同努力,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选择校址和各项建设工作。1953年3月,张学思被任命为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同年赴朝鲜战场见习。1956年8月,他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8年8月毕业回国后,主持海军司令部日常工作。1961年3月,升任海军司令部参谋长。
 
在文化大运动中,张学思遭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于1970年5月29日含恨逝世,终年54岁。1975年4月8日,海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示,召开了为[=wei4]张学思同志平反、恢复名誉大会。4月19日,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学思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昭雪。
 
第五位,五子张学森,1920年,张学森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张作霖五夫人寿懿所生。张学森的童年充满了淘气与活力,八九岁时,张学森见父亲及家中大人、客人从仪门走过时,卫兵总是立正敬礼,觉得好玩便在仪门来回跑,甚至故意碰倒卫兵的枪,还耍赖骂卫兵,结果被张作霖得知。
 
张作霖爱子但不袒护,他脱下军鞋,将张学森摁倒在仪门,当着卫兵的面用鞋底狠狠抽了他一顿,并让他当场给卫兵道歉。这一事件后来也使得仪门被人称为“教子门”。
 
1943年,经张学良的专机驾驶员白尔介绍,张学森进入美国的康德鲁茨空军军官学院留学。1945年春天,他学成回国。“九一八”事变后,张学森离开沈阳寓居天津,后来又前往台湾工作。
 
然而,张学森一家前往台湾还有另一层用意,那就是希望能与张学良见面。为了打听张学良在台北的住处,张学森托尽关系,甚至常利用休假亲自驱车到台北郊区寻找,可张学良在台湾的踪迹依然难以寻觅。
 
直到1962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张学森得到张学良旧部的消息,军统当局终于同意他及母亲寿夫人,可以去台北与张学良见面,这是他们长达三十年阔别后的第一次重逢。但那次见面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张学森仍然不能和大哥随便接触。
 
1966年,寿夫人在台湾病故后,张学森一家前往美国定居,并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1993年,张学良第二次去美国探亲,张学森为张学良在夏威夷安度晚年创造条件,为大哥大嫂办好了在美国长期定居的“绿卡”。张学良初到夏威夷时,与张学森住在一起,后来他们经常往来欢聚,一起品茗听戏、闲话家常,有时还会在面向大海的房间里,吟唱几段折子戏。
 
1995年8月下旬,张学森在夏威夷接到北京发来邀请函,心情十分激动。他临行前向大哥张学良辞行,却没想到这竟是他们今生的诀别。
 
在北京座谈会结束后的当晚庆祝酒会上,张学森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即席为朋友们演唱京剧《空城计》,他字正腔圆的演唱不时博得阵阵热烈掌声。也许是心情过于亢奋,也许是触景生情,当晚十时许,张学森突发冠心病,医院虽全力抢救,但最终无效,他病逝于北京医院,终年75岁。
 
第六位,六子张学浚,1922年,张学浚出生于沈阳,他是张作霖五夫人寿懿所生的第二个儿子。
 
张学浚早年的学业经历较为丰富,1939年进入天津国立中学读书,1942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1945年,张学浚到军统天津站下属的一个单位供职,在抗战时期曾加入军统担任翻译,负责与美军联系。
 
1948年,张学浚受命迁移台湾。然而,在台湾他过得并不顺遂,因其大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他受到牵连,并且由于他屡屡打听大哥的幽禁地,而受到军统内部的严密内控。不久,他就被军统调离了台北。
 
一直到1964年夏天,因母亲寿夫人办生日酒席,张学浚才有机会在台北与张学良见面。兄弟俩阔别数十载首次相逢,酒席上拥抱垂泪,悲喜交集。童年时的张学浚与张学良接触机会不多,但他心底对大哥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张学良在西安扣押蒋介石的壮举。
 
让从小就憎恨日本帝国主义的张学浚,对大哥更是充满了敬佩。可当他见到从前英姿凛然的少帅,经过数十年的幽禁,已变成白发老人时,内心十分伤痛。在这次难得的家宴上,张学良向张学浚讲述了自己来台北以后的生活,并劝他早日脱离苦海,像自己一样以皈依基督为终生的信仰和寄托。
 
张学浚对大哥的劝告心领神会,这次相见后不久,他就从服务多年的军统退役,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听信了大哥的教诲,皈依基督,与全家人一同受洗,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1967年,张学浚举家迁往台湾,之后又曾回到中国大陆。1984年,张学浚病逝,享年62岁。
 
第七位,七子张学英,张学英出生于1924年。他的青年时期,正处于社会的剧烈变革之中。然而,与他的兄弟们相比,张学英的人生道路并没有那么顺遂。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学英去到了台湾。在那里,他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生活的困境始终伴随着他。或许是时运不济,又或许是其他种种原因,张学英在台湾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
 
后来,他又因贫病交加,最终在香港离开了人世,年仅25岁。他的一生短暂而充满艰辛,没有留下子女,就这样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第八位,八子张学铨,1925年12月张学铨在沈阳出生,他母亲是寿夫人。张学铨出生之时,正值郭松龄反奉,奉天内外动荡不安,张作霖甚至想迁居大连、火烧大帅府并把家眷迁到别处。而张学铨刚出世,张作霖就接到前线打来电话说郭松龄已被处决,张作霖十分高兴,便给张学铨起了个小名“太平郎”。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铨随母迁居天津。1943年后,他由天津到东北解放区,营口解放后在税务局工作。天津解放后,张学铨退职回天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1960年,经周总理批准,他被安排在天津市55中学工作,他还曾担任天津区政协委员。
 
张学铨的一生,虽没有像他的兄长张学良那样惊天动地,但也有着自己的坚持和价值。他早年参加了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负伤退伍。尽管生活贫苦,他仍积极面对生活。
 
他的爱人马蕴兰在先锋幼儿园工作,他们育有一女,名闾琪,也在天津十二幼儿园工作。1991年6月5日,张学铨夫妇携女儿来到少帅府,参加张学良90寿辰庆祝活动,并赠寿联四幅。1996年,张学铨在天津去世。
 
张学铨在历史的洪流中或许并不显眼,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生。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他依然努力生活,为[=wei4]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张作霖的8个儿子,从事于各行各业,并且有很多儿子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管是继续在政治场上工作,还是经商或者是当老师,张作霖的儿子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只是和张作霖相比,他的后人们确实还需努力啊!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