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2024年11月12日)
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字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象征。
有地位有文化的家庭,才会认真给孩子取名字,比如刘邦和朱元璋,虽都贵为开国皇帝,却都出生底层,有名而无字。朱元璋这个名字是在他发迹之后才取的,意为诛灭元朝的玉器,原名惨不忍睹,叫朱重八,他爹最敷衍:朱五四,爷爷更简单:朱初一。
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很多孩子六七岁入学启蒙时才取正式名字。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左传·桓公六年》中记载了古人的取名原则。当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贵为先秦时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说,取名选字有“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申繻还做了具体解释:“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以名生为信:用出生的某一种情况来命名。例如唐叔虞初生,手掌有字似“虞”,所以叫“虞”。
以德命为义:用祥瑞的字来命名。如周文王“昌”,武王“发”。
以类命为象:用相类似的事物来命名。孔子头顶像尼丘,所以命名为“丘”。
取于物为假:假借某种事物的名称来命名。
取于父为类:借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来命名。如鲁庄公与鲁桓公所生之日相同,所以叫“同”。
其次,名字的出处,古代是有等级观念的,通常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经”的地位最高,比如《诗经》《周易》《左传》《礼记》。别看我们今天觉得孔孟的地位很高,但《论语》和《孟子》都属于“子”,它们要想赶上经的地位,那已经是宋朝时候的事儿了。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时,他的儿子唐中宗给她上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就来自于《左传》“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如果取自《论语》,那女皇会发脾气的哦。
不过,除了找本子取名,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取名字的独特喜好和风尚。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之”字,这也代表了其时的取名喜好。“之”字在当时特别受青睐,地位高者、权力大者,名字里往往都带“之”字,这似是当时精英阶层的标志,显得体面。可以说是,父子兄弟数代相袭,并不避讳。
具体来说,琅琊王氏之中,六世有晏之、允之、羲之、颐之、胡之、耆之、羡之、彭之、彪之、翘之;七世有崑之、晞之、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茂之、随之、伟之、越之、临之、望之;八世有陋之、肇之、桢之、静之、裕之、镇之、弘之、韶之、纳之、瓖之、泰之;九世有悦之、悏之、瓒之、昇之、标之、唯之、逡之、珪之;十世有秀之、延之、舆之。
其喜爱用“之”字的程度,看起来不亚于今天人们对“梓”字的执念。
在唐宋时期,古人取名的风气出现大转变、新气象。“予、臣、汝、友”一类称谓美字,和“可、如、斯、也”一类语助字开始受到青睐。
宋人取名还有复古(老土)的倾向。汉代的尊老字受到宋人的欢迎,老、叟、翁这些字常常入名,令名字显得“老气”,如《东京梦华录》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的作者叫魏了翁。
宋代取名的另一大变化是“字辈取名制”开始流行。中国谱系最完整的孔氏族谱就是从北宋元丰年间开始编修的。字辈取名也叫“世代排名”,在宋以前虽有以字辈取名的现象,但并不普遍。
在宋以后这一取名方法便成为古人取名的主要手段,凡同宗同辈者皆用一个固定的字入名。到明代,字辈取名制普遍流行。
虽然朱重八先生自己的名字取得非常随意,但是做了皇帝后,他并不想子子孙孙都如此随意下去,所以,他曾给自己的子孙规定了颇为复杂的起名方式——不仅每一支子孙拥有固定的辈分字,名字中的最后一字还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固定了字的部首。
例如,朱元璋四子朱棣一支的辈分字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因此,明仁宗叫朱高炽,高字辈火字旁;宣宗朱瞻基,是瞻字辈土字旁;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是祁字辈金字旁;宪宗朱见深,见字辈三点水……
这种起名方式让朱家后代颇为头痛。每个人基本只有半个字是自己的,其余两个半字都规定好了。也因此,朱氏后人的名字中几乎全是生僻字。
以火字旁为例,周王系临安王朱勤烷、楚王系楚王朱孟烷、蜀王系永川王朱悦烯、岷王系安昌王朱定烷、唐王系唐王朱琼烃、伊王系伊王朱颙炔、郑王系郑王朱厚烷、衡王系玉田王朱厚烃……
近代以来,时代潮流在名字中体现愈加明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名字多用“军”“国”“兰”等字;“80后”中,“磊”“涛”“静”等单名盛行;“90后”则开始出现“琼瑶风”的名字……
你或你家亲戚中,有人叫国庆、建国、胜利这种带有时代烙印的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