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1月5日)2002 年 10 月的一天,北京市房山区九龙山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文物局考古队的工作人员。他们神色匆匆,脚步急切,奔赴此地只为对一处已沦为化粪池的神秘地宫,展开抢救性发掘。
当那扇尘封已久的地宫大门缓缓呈现在众人眼前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所谓的地宫,仅仅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平面长方形石坑,与人们印象中帝王陵寝的奢华庄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坑底静静安放着两具棺椁,龙凤纹样隐隐诉说着它们主人的尊贵身份。龙棺之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那被打碎的头骨和四肢残骸令人触目惊心,旁边还放置着一把铁剑以及一个铜座龙雕,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位开国皇帝的英灵。 凤棺之内,金丝凤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而一堆骨灰则静静地躺在其下,似在低语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堂堂金朝开国皇帝,其陵寝为何如此寒酸简陋?这一疑问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段尘封许久的历史之门。
完颜阿骨打,这位在金朝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其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
时光回溯到 1113 年,那时的完颜阿骨打已然 45 岁,却怀着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心,率领着仅仅 2500 人的部落,毅然踏上了起兵抗辽的征程。
他们如同一股锐不可当的洪流,一举攻破了宁江州(现今吉林扶余),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震惊了整个辽朝。
辽天祚帝听闻此消息后,大为震怒,即刻派遣自己的小舅子萧嗣先率领大军前往镇压。然而,完颜阿骨打却凭借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完颜阿骨打所率不到三千人的队伍,竟然大败萧嗣先部 7000 余人,成功地在松花江一带站稳了脚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年之后,完颜阿骨打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又一个高光时刻——正式宣布称帝,定国号为大金,并将都城建于会宁府(现今哈尔滨阿城)。
此后,他更是一鼓作气,拿下了农安,并将其改名为黄龙府,使之成为金朝初期的政治中心,开启了金朝历史的新篇章。而那把陪葬在他陵寝中的铁剑,无疑成为了他这段辉煌起兵抗辽历程以及建立金朝大业的最佳物证。 它静静地躺在棺椁之中,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见证着完颜阿骨打如何从一个部落首领崛起为一代开国皇帝,如何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乱世中建立起一个足以与辽朝分庭抗礼的强大政权。
时光流转到 1986 年,在九龙山山下的龙门口村,一位平凡的村民在村东北角挖树坑时,意外地挖到了一座石碑的碑头。那碑头上精雕细琢的龙纹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凭借着朴素的文物保护意识,他立即向村里汇报了这一发现。 随后,有关部门迅速介入,展开了挖掘工作。随着石碑上“睿宗文武简肃皇帝之陵”字样的逐渐清晰,一个被岁月掩埋已久的秘密——金朝皇陵,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一发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紧接着,考古队迅速进驻九龙山,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不辞辛劳地勘探、研究,逐步确定了完颜阿骨打等金朝皇帝陵寝遗址的方位和规模。 为 2002 年的那次抢救性发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次的挖掘,每一个文物的出土,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那些沉睡在地下多年的遗迹和遗物,逐渐拼凑出金朝皇陵曾经的辉煌与神秘,让人们对那段遥远而陌生的历史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随着首都博物馆新馆的落成,完颜阿骨打龙凤棺椁等珍贵文物被统一收藏于此,成为了首博的镇馆之宝之一,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敬仰。
这些文物不仅是金朝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吸引着无数观众前来驻足观赏,透过那精美的棺椁和陪葬品,遥想当年金朝的盛世繁华与金太祖的英勇风姿。
而在数年之后,九龙山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式开始规划遗址公园。这一举措使得金朝皇陵这座比明十三陵还要早 260 余年的北京皇陵,终于从历史的幕后走向了公众的视野。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这段独特的历史文化。当人们漫步在遗址公园之中,看着那些经过修复和保护的陵寝遗址,抚摸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金朝的辉煌与荣耀,以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从九龙山的抢救性发掘到文物的收藏与保护,再到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寝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凝聚着无数文物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也见证了社会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如今,这座曾经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帝王陵寝,已然成为了人们了解金朝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明,等待着更多的人去揭开它那神秘而迷人的面纱,去探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辉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