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歷史長河偶拾
托洛茨基的悲情人生:从苏共二号人物到被苏共暗杀
历史研究员东施笑
2025年2月11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2月6日)

好几个朋友私信我,说你在文中总说陈独秀是托派领袖,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个托洛茨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对托洛茨基没有专门研究过,只了解一点皮毛。我今天就试着来简单说说,这个从苏共二号人物到被苏共暗杀的托洛茨基,他的悲情人生。或有不完全准确的地方,先致歉意

托洛茨基(1879/11/7——1940/8/21),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苏联红军主要创始人,第四国际主要缔造者。

在俄语中,托洛茨基是一个人的姓。其姓名全称为: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Lev Davidovih Trotsky)。

但是托洛茨基这个姓不是他的本姓,是他的化姓,他原姓为勃朗施坦。所以,他原本姓名为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Lev Davidovich Bronshtein)。 

1879年11月7日,托洛茨基出生于俄罗斯帝国赫尔松省(乌克兰南部)的扬诺夫卡村的一个犹太富农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俄国犹太人。

中学时期,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积极参与工人运动。

1898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02年,他逃出流放地,流亡国外。也就是在这次逃亡中,他隐瞒了自己的真姓,使用了一位狱警的姓,从此,托洛茨基这个姓,就伴着他一生。

1905年,他回到俄国,成为圣彼得堡工人苏维埃的领导者之一。

一年后,他再次被捕、流放、逃亡国外。 一直到1917年初,他又一次返回俄国。6月,他再次遭到逮捕。

但他的这些经历,为他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积攒了巨大的声望。在随后的党内选举中,他人在狱中,依然被选为中央委员。9月初,他获释出狱,随即被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

1927年10,列宁准备组织武装力量,发起暴动,推翻苏俄临时政府。

苏俄临时政府总统克伦斯基收到情报后,立刻动员全部军警,投入战备。抓捕列宁的通辑令,贴满了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

列宁秘密召开会议,研究暴动问题,很多人都反发动暴动了。

俄共的两万武装,其实就是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赤卫队员,哪里是政府军警的对手,临时政府已有准备,这时候再发动暴动,无异于飞蛾扑火自投罗网。

列宁征求斯大林的意见,斯大林说,听列宁的,列宁怎么说就怎么做。斯大林其实就是没主意,耍了个滑头。

只有托洛茨基坚定地坚持要发动暴动。他分析临时政府的形势,说临时政府虽然实力强大,但他们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形不成整体力量。如果工农武装集中力量,发动突袭,打临时政府一个措手不及,胜算还是很大的。

由于工农武装前期都是托洛茨基组织的,列宁最终听从了托洛茨基的建议。

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深夜,列宁带领两万工农武装,直扑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十月革命爆发了。

总统克伦斯基刚刚和内阁开完会,研究部署如何应对工农暴动事宜,还没研究出结果。他正想着下次要什么时候再开会时,接到报告,说工农武装已经冲进宫了。他来不及多想,赶紧逃出了冬宫,躲了起来。

仓促之间,政府军警群龙无首,无人组织抵抗。

凌晨二点,工农武装占领了冬宫。

11月7日中午,临时政府总统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小汽车,逃跑了。

十月革命成功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了。

这一天,也是托洛茨基的生日。

十月革命的成功,为托洛茨基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成为与列宁齐名的革命领袖,他的画像曾经与列宁的画像并排悬挂,是苏共仅次于列宁的第二号人物。

斯大林曾说:“起义的一切实际组织工作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托洛茨基同志直接指挥之下完成的,党认为这首先要归功于托洛茨基同志。”

十月革命成功后,托洛茨基任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外交部长)。

1918年3月,他被任命为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后更名为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此期间,他负责红军的组建和指挥工作,成功构建了一支能够有效抵御外国干涉军和国内白军威胁的红军,因此被称为“苏联红军之父”。

他曾是列宁最为中意的接班人。

1922年4月,苏共召开十一大时,负责选举工作的斯大林,耍了个手腕,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成员时,发给代表们中央委员选票上,在斯大林名字后面加了个括号,里面写着总书记三个字。

代表大会只选中央委员,政治局、书记处都应该由大会后的中央全会上选举。在选举中央委员会的选票上标明总书记,是明显违背程序的。

但当时,苏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这一职务,只是书记处的领导,纯属机关性质,不是苏共最高领导人,很多人也就没把这太当一回事了。

但斯大林任总书记后,利用总书记的工作便利,不断地将政治之手伸进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以自已为中心,构筑了一张庞大的权力之网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产生分歧,托洛茨基主张推动世界革命,而斯大林则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理论的分歧都是借口,其实就是权力斗争。

随后,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分歧逐渐加剧。

斯大林派指责托洛茨基“篡改历史,歪曲列宁形象”,试图以“托洛茨基主义”取代“列宁主义”,并将其定义为与“列宁主义”相对立的异端。

斯大林联合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人,将托洛茨基排挤出苏共领导核心。

1925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对托洛茨基进行了严厉警告,并解除了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此后,斯大林通过一系列政治斗争和行政手段,逐步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1927年,苏共十五大上,斯大林以“挑起反革命示威游行和实际上煽动叛乱”为罪名,将托洛茨基开除出党,并将他流放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但托洛茨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批忠实的支持者。在这个远离莫斯科近万里的偏僻乡村,不甘寂寞的托洛茨基,依然以革命家的身份指导着世界革命。

1929年1月20日,苏联政府决定驱逐托洛茨基出境。他开始了漫长的国外流亡生涯。他先后前往土耳其、法国和挪威等地,并最终定居墨西哥。

在异国他乡,他依然不间歇地演讲和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创办《反对派公报》,组织国际左翼反对派,大力抨击斯大林和共产国际。

1934年12月1日,苏共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遇刺。

基洛夫是斯大林坚定的追随者,斯大林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对案的高度重视,他亲自前往列宁格勒,参与调查和审讯,并且宣称此次暗杀是由托洛茨基集团所策划,继而以此案为契机,开始了“大清洗”

斯大林借机缺席判处托洛茨基死刑。

苏联的大清先,不仅在苏联国内,也波及世界,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也都开展了“肃托”运动,全世界数十万计的托派分子遭到了肉体上的消灭。

中国的陈独秀等人也受到了影响,并被王明等人诬称为“汉奸”。

1938年9月,托洛茨基在法国巴黎,宣布建立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即第四国际,与共产国际相抗衡。

1940年5月23日凌晨4时,托洛茨基在墨西哥的寓所里,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武装分子从窗户向他的睡床上开枪。他妻子娜塔莉亚冒着危险,将他推进了床和墙之间的拐角,歹徒射光了子弹,悻悻地离去。夫妇俩才幸免于难。

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也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工作,他妻子为他聘请了一个名叫“亚克松”的年轻助手。

他对亚克松很是满意。亚克松总是能找到他急于了解的新闻,还能打听到苏联高层的许多秘密。

1940年8月20日下午,亚克松给他介绍了法国革命的有关情况,时间有点长。

快到黄昏时,他说,我累了,你也回去吧。然后,他就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休息。

就在这时,亚克松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冰镐,向他头上狠狠砸去。

他痛得只来得及大叫一声“啊”,就被砸碎了头颅。

闻讯赶来的墨西哥警察,与亚克松发生枪战,逮捕了亚克松。原来,亚克松是苏联内务部特工拉蒙·梅卡德尔。

21日凌晨,托洛茨基离开了人世,结束了他悲情的一生。

时年61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苏共为他进行了平反。

托洛茨基的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挣扎,他既是革命的推动者,也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思想和著作,《俄国革命史》《被背叛的革命》等,一直被视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至今仍是历史和政治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