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2月15日)1979年2月17日,中国打响对越自卫还击战。
这场发生在46年前的战事,它的起因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它对世界格局有哪些影响?这一直以来都是网媒的重要话题。网上众说纷纭,其中掺杂着许多的误解甚至是歪曲,对后人了解这段历史妄加了一些失实的说道。
网上关于对越作战起因的说法,共性问题是将战争起因泛化并过度解读,歪曲的说法主要在两点:
一是将战争起因归结为中国为挽救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并为拉近与美西方的关系而对越作战。二是一些人认为中国军队毕竟是越过边境在别国领土上打仗,因而战争起因的正当性难以解释。我愤怒于一些人对于历史的无知和无视。
作为对越作战的参加者,战时我只是步兵班长,我不能宏观评述这场战争,也不知道所谓的“内幕”。但是对于发生在46年前这场宏大战事的背景,却还记得清清楚楚——
在当时的中国北部,前苏联“亡我之心不死”,百万大军压境,并施以核威慑,构成中国的心腹大患。那时所有中国百姓的院子里都挖有防空洞,所有门窗玻璃上都贴着米字防爆条,所有部队的墙上都书写着这样的大字:“防苏突袭,严加戒备,准备打仗!”
在中国西部,中印边境地区在平静了多年之后,印度开始蚕食1962年中印之战后败退的疆域,领土纠纷愈演愈烈,以致酿成现如今发生在中印边境的一系列冲突事件。
在东部,与日本关于钓鱼岛的争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同一方向上还有台湾问题,两岸炮战已经打了20年。
在南部,统一后的越南不断对我国挑起边境事端,并一改此前始终承认的中国南海九段线分划,是抢占我西沙、南沙岛屿最多的国家,南海岛屿面临被多国瓜分的险境。对于眼下的南海之争,你千万不要以为那只是近年来才发生的事情。
——将四十多年前的中国周边做一个环形瞭望后,我们会明白: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外交之忧和军事之迫要比当下更为严峻。只是囿于信息不发达的缘故,不像现在这样人声鼎沸而已。
1973年美国侵越战争结束,两年后北越推翻南越政权实现国家统一。得手后的越南开始恶性膨胀,全然不顾此前数十年间中国对其抗法、抗美战争的血汗援助,为寻求更多利益和更强大的靠山而全面倒向前苏联,并自视为排在美、苏之后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1978年11月苏、越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苏联获准使用越南金兰湾、岘港等海空军基地。而在此之前的几年中,越南一直持续着反华、排华的行径,不断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
1976年12月越南召开劳动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十多万亲华和华侨党员干部进行大清洗,并“用极不要脸的方式榨干了华侨的财产”,有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内,有23万越南华侨逃回中国,逃往香港6万,马来西亚7万,印尼3万,泰国1万,另据说还有大量华侨死在了海上逃难的浪涛中。对于越南的这些行径,中国都忍了。
然而时至1978年底,苏越签订《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仅一个月,越南自以为有了苏联主子撑腰,随即大举入侵柬埔寨,妄图建立“一统三国”的越南、老挝、柬埔寨联邦。
这是越南很久以来的历史夙愿,越南人称之为“大印支联邦”,和早年日军侵华的“大东亚共荣圈”如出一辙。当时的老挝已倒向越南和前苏联,只剩下不买账的波尔布特硬扛着,所以要动武拿下。而一旦拿下柬埔寨,达成由越南“一统三国”的阵容,是必会引入苏联的军事存在,那就不只是金兰湾和岘港两个基地了。整个“大印支联邦”都将成为前苏联从南面包抄中国和扼制马六甲海峡、进军印度洋的出发阵地。
——中国将面临苏联南北夹击的极其被动的局面,中国将被扼住向南出海的命脉通道,形成改革开放和贸易往来的巨大阻碍。
越南入侵柬埔寨仅用13天就攻占了首都金边,其“一统三国”的阵容即将达成,越南把中国逼到了不能再忍让的地步,再不动手则遗患无穷。
——这就是1979年中国发起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根本原因。
建国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走过一些弯路,但军事上无大错,尤其是三次大的对外战争,无可贬责。
如果毛主席还在世,1979年的那一仗也是要打的,而且打得更早、更大、更坚决!
中国对越作战之后尤其是这些年来,关于这场战争的作用和影响,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一个事关国运的讨论命题。普遍认为建国之后中国打了两场高瞻远瞩且最有价值的战争:建国之初的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而1979年的对越作战则是“兴国之战”。
前者让世界看到了新中国的份量,得到世界的认可,战后即开始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大步迈进。而后者则是面向世界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国门,迎来连续数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客观来讲,这两场战争的确给中国带来了好运,但那都是别国逼上门来的战争,不是我们主动寻求的战事;都是被动应对的手段,不是主动发起的冲突。至于战后带来的“好运”,当然也有战略筹划的因素在起作用,但与战争的起因没有必然联系,“好运”并不是战前能够全部预料到的,很多是意外的收获。
中国对越作战时期,当时负责处理东南亚事务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中越之战的起因这样认为:
“从广义上说,中国之所以要打这场仗是出于对孙子兵法所谓‘势’的分析——势,指的是战略形势的走向和‘潜能’。邓小平的目的是阻止(越南一统三国),这个势头是不能接受的,中国受敌国包围的噩梦似乎就要成为现实……中国不惜冒着与苏联直接交手的风险,也要证明它不屈从于苏联势力在它南侧的存在。(基辛格《论中国》2012年第一版,第367页)
其实早在4年前美国退出越战之后,中国就敏锐察觉到越南和前苏联在东南亚扩张的野心。
基辛格在书中写到:“1975年8月——西贡陷落3个月后——邓小平就对来访的红色高棉领导人乔森潘说: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被迫撤出印度之那后,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就会乘虚而入,把魔掌伸向东南亚。中国对苏联的立场从遏制变为明确的战略敌对,实际上是反攻。”(342页)
越南揣着“一统三国”的险恶用心,打着“推翻残暴的波尔布特政权,解救柬埔寨人民”的旗号入侵柬埔寨。然而许多年后有西方学者开始怀疑当年对红色高棉在国内实施大屠杀的血腥宣传是否被极端化了,因为这些消息基本来自前苏联的塔斯社和越南的宣传机构,柬埔寨的声音小到几乎没有,世界听到的是一面之词,被屠杀的人数从60万到300万随意增减。
有研究者认为,红色高棉掌权只有三年多,却背下了所有的黑锅,无论美军轰炸、朗诺内战、韩桑林清洗、越军杀戮,只要挖到白骨,统统算在波尔布特的头上,反正波氏已死,无话可说。
耐人寻味的是,红色高棉垮台以后,“讲人权”的西方国家却拒不承认新建立的柬埔寨政权,美国撑到了最后,直到八十年代仍坚称红色高棉是柬埔寨唯一合法政府,并通过泰国向波尔布特提供援助,还一再阻挠对红色高棉的国际审判,算是波尔布特的“铁哥们儿”了。
看来意识形态的不同并不能成为其障碍,“政治正确”也是要服从于面包牛肉和美钞,服从于美国的战略需要的,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美国政府必须在战略必需和道德信念之间二选其一。”
至于以后的几十年一些西方人士时不时就要重提一下当年的红色高棉,点一下波尔布特的恶名,那多是针对中国含沙射影的挑衅,而对美西方的做派却只字不提。这些针对中国的挑衅被中国的一些人拿来当做起哄的口实,用来攻讦自己的国家。
据我回忆,我们在战前动员中确有“抗越援柬”的内容,指导员说那是要在越军入侵柬埔寨立足未稳之际,从相反方向出兵牵制越南,促其调回军队对付中国,以化解苏越建立“大印支联邦”的企图。
至于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占有多大的份量?从军事能力上看这家伙因为太不经打而无足轻重,从地缘政治上看,无论你把它认为是红色的蓝色的还是黑色的都无关紧要,照顾好中国的利益才最重要。
为了国家利益,中国别无选择,必须对越作战。
其实在此之前的1974年中越就曾经打了一仗,但那是和南越的阮文绍傀儡政权作战,我们称之为“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当时的北越还在和美军厮打,因为有赖于中国的援助而没有做声。
到了1988年中越又打了一仗,这次是和统一后的越南在南沙群岛开战,规模不大,中国收复了几个岛礁,竖起了高脚屋,总算在自家海域的较南端有了几块儿立锥之地。
从时间上和规模上看,1979年中国发起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只是上述两场“小战”之间的一场“大战”。
对于这场大战的起因,网媒上的说法还有很多,诸如为改善中国与美西方的关系、为强化国家新一届领导人的影响力、为“文革”结束后收拢乱局、为改革开放吹响号角等等。对于这些说法,即使有联想的必要,也决不是战争的主因,有没有这些因素这一仗都是要打的,对它们无须过度解读。
关于中国对越作战起因,最为离谱、传播最广的说法,莫过于邓小平战前访美的“投名状”之说。
这一狭隘而猥琐的说法被一些国人津津乐道,在网上鼓噪好多年。这些人,习惯了以市井俚俗去揣摩庙堂之事,习惯了在收集和传播糗事、囧事、秘闻中找乐,而事实真相呵呵则可忽略不计。
事实真相是:中越开战前的十多年间,中苏一直相峙为敌,中国所有部队的训练、演习都是以苏军为作战对象,一直到10年后苏联解体,都没有发生变化,这是公开的事情,中国没有必要再拿一场边境战事来表明自己的外交站位,以此向美西方示好,“投名状”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已经解密的美方文件也证实了邓小平访美期间提到了“要教训一下越南这个地区小霸”,但并没有把战事当做一张牌来打,并且“嘲讽地拒绝了美国要他小心些的劝告”,说“中国会自己处理这个问题。”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披露这样的情节:“中国撤军一个月后,邓小平在我访问北京时解释了中国的战略。邓小平:我(从美国)回来后,马上就打仗了。但我们事先征求了你们的意见,我和卡特总统谈了这个问题,他做了非常正式严肃的回答。他给我读了一篇写好的讲稿(不赞同中国出兵越南)。我对他说,中国会自己处理这个问题,有什么风险中国自己担。回想起来,如果我们惩罚越南的时候再往纵深前进一些可能会更好。基辛格:可能。邓小平:因为我们的兵力足够一直打到河内,但那不是好办法。基辛格:对,那可能就超出计划外了。邓小平:是,你说得对,不过我们可以再前进30公里。我们占领了所有的防御工事,到河内一路上已经没有防线了。”(《论中国》365页)
——邓小平战前访美,美国不赞成中国出兵越南,那么邓小平访美对于中越之战的意义何在?
按基辛格的说法是,在于对付原苏联。邓小平访美归来后即打响战事,苏联还没弄明白中美之间有什么军事承诺?因此不敢贸然对中国动手。等弄清楚了中美之间其实并没有承诺什么,战事已经结束了,中国打了个“时间差”。
基辛格在书中这样说:“中国没有要求对方(美国)帮助自己即将进行的军事行动……邓小平到达美国后,通知华盛顿中国要出兵越南,但华盛顿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美国的作用仅限于分享情报和外交方面的协作。但北京成功地使外界以为它的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阻吓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插手干预……苏联只能猜测邓小平访美期间达成了什么协议,而且会假设对它最不利的情况——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访美是做给人看的。”(《论中国》356页)
鉴于当时年代美、苏、中三足鼎立的冷战格局,还有一些说法把这场战事捧上了天,认为“中越之战是世界冷战时代的转折点,由此导致12年后苏联东欧集团的崩溃瓦解。”
把12年后国际大势的斗转星移归结为中国早先的一场战事,这也太高看中国了。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内事务尚且要摸着石头过河,又怎么能拿得出颠覆世界格局的奇谋远略?前苏联是被自己的腐败和战略失策自残掉的,是被美国的颜色革命忽悠瘸的,不是被中国的一场战事给打瘸的,中国无功不受禄。
前不久我还看到有网络文章写到“邓小平关于中越之战的老谋深算,直到三十多年后人们才意识到它的战略价值”云云。这些怪异说法在我看来就是装神弄鬼,一些人热衷于把地区的局部战事哄抬到全球战略的骇人高度,常常也只是为了勾人眼球来带货,多卖些鞋子菜刀什么的,但其影响却是恶劣的。
关于中国对越作战的起因,还有一个更加荒谬的说法,它源于网上盛传的“中国驻柬埔寨大使跟着波尔布特在丛林中逃难”的传说。
有人曾开玩笑对我说,你们去越南打仗,是不是要去解救在丛林中逃难的中国大使馆一拨人,顺带把波尔布特拖拽出来呀?
这不是句玩笑话,大使逃难的“糗事”已经在网上盛传了很多年,它让我们的国家蒙冤受辱,只要提到中国对越作战,这似乎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大使逃难”事件一直被视作中国外交的“败笔”而在互联网上被人诟病,几十年来见不到官方或权威人士站出来解释和反驳,耳目所及全是耻笑和鄙夷。但是近年来事情的脉络渐渐浮出水面,与网上的八卦说辞南辕北辙。
按照常理,当一国首都沦陷时,外国使团尤其是敌对国的外交人员应予撤离,中国也是这么做的,在越军攻陷金边之前,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三百余人和数千名援柬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撤回国,但却留下孙浩大使等10人,在柬埔寨副总理英萨利护送下,在丛林中艰难撤至柬泰边境。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将10人接回使馆,但他们并没有回国,而是按上级指示,由孙浩大使等4人,会同国内新派来的4人组成联络组,携带电台重又回到战火纷飞的柬埔寨丛林中,从此风餐露宿,历尽艰险。
这8人中有5人是军人,其中不乏通信和机要人员。他们重回柬埔寨干什么?这还用问吗?有带着谍报人员和电台潜入到打仗国家的丛林中去“逃难”的吗?沦陷的柬埔寨境内听不到除了苏联和越南宣传机构之外的任何声音,苏越要联手建立南北夹击中国的大印支联邦,对面的中越边境有36万中国军人在和越南人打仗,中国迫切需要柬埔寨方向的情报,迫切需要向世界发出柬埔寨的声音。
孙浩大使带着联络组就是冲着这些去的,他们发回的每一张电文、每一份情报都与另外一个战场上的中国官兵、与我和我的步兵班,息息相关,血肉相连。
——上边关于“大使逃难”的概述,引自新华社记者左毅的手稿《我随柬共上山打游击》,左毅即是8人联络组的成员。作为组长的孙浩大使当时已年过半百,为了国家使命忍辱负重,一直到去世都没为自己辩解一声。
试想,如果没有这位中国大使的忍辱负重,对越作战的中国官兵会增大多少伤亡?鉴于此,所有参战者都该向这位蒙冤不语的老人深鞠一躬。
还曾有人当面对我说:你们毕竟是越过边境去到别国领土上打仗,这能说是“自卫”吗?
我说美国建国后二百多年里打了二百多场仗,几乎全是在别国领土、领海上打,怎么没听你说一句呢?
1979年的这场战事,中国军队在攻克了最难打的越南北部的山岳丛林地之后,部队可以摩步化、装甲化开进了,长驱直入不日即可攻取河内,然而中国却戛然止步了。
中国军队不习惯于像巴顿和蒙哥马利那样把趾高气扬的国旗插在别国的首都,1962年的中印边界反击战同样如此,一个过于在乎异邦评说的国度总是习惯于这么做,并且还要承受着来自国内一些人关于“正义性”的诘问。
在人类战争史上,“正义”基本都是战争的借口而不是缘由,正义和真理只在枪炮的射程之内,现在在导弹和无人机的射程之内。且看美军出兵攻打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格拉纳达等等国家和地区,哪一次不是打着正义的幌子?哪一次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动武?哪一次不是丢下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相比美国生出这么多的战事,中国仅仅是打了不足一个月的仗,出师有理且有节,怎么就招来一些人的质疑和诘问呢?
其实类似的“不同见解”并不都是“思想产物”,有些人生就的逆反性格加头铁禀赋,这世间似乎就没有能让他们高兴和满意的事儿,西语称之为“反对党性格”,中国儒家谓之“记丑而博”,精神医学解释为“他们需要释放恶劣情绪的标靶”。
他们的所谓的见解,更多是性格使然,或只是想用悖逆的发声来制造鹤立鸡群效应,以彰显与众不同。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为了证明一件事:我是对的,你们都错了!
在长达11年的越军入侵柬埔寨战争结束4个月后,美军举兵攻打伊拉克。在中国媒体隔岸观火的喝彩声中,我甚至听到了国内的一些“热血青年”欲必作为志愿兵参加攻打伊拉克的传闻。
作为从战场回来的老兵,我不知道该对这些大男孩说什么好,我会建议他们出征前先把头发染成亚麻色,并仿照黑人歌星杰克逊的做法把皮肤漂白,如果身高不够还可以穿上耐克隐形增高鞋,临行前再仰头喝干一瓶波旁威士忌,晕乎乎彻底忘掉你是哪国人,以免上了战场不知道朝哪儿放枪。
时至今日,不知道朝哪儿放枪的已经不是脑袋发热的大男孩,而是对国家安危近乎冷血的一些人了。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甚至还被一些人视为“中国习惯于用战争解决问题”的一个事例,进而引申出“中国因为强势、好战而缺少朋友”的混账话,这是对历史的无视和叛逆,中国是三足鼎立的大国中唯一40年没有动过枪炮的国家。
回过头去看,且不说旧中国被列强踩在脚下孤苦伶仃毫无尊严可言,即使在新中国建立后也一直是在孤身前行——
直到15年后美西方阵营里也仅有英法两国与我建交。直到22年后才被允许加入联合国。直到31年后才被允许参加奥运会。直到52年后才能以世贸组织成员的身份与世界公平交易。然而这种公平交易仅仅维持了十来年,就开始被人排挤和霸凌了。
眼下的中国人常常为国家受到的经济霸凌和军事挑衅而群情激愤,把“抗议”视为软弱退让。
其实建国后大半个世纪的多数时光里,中国都是喊着抗议走过来的。
建国后直到尼克松访华前的32年间,美国军机、军舰对中国领空、领海的入侵挑衅活动,按网媒统计的数字,竟达1200余次,那时候中国人在广播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政府提出第XXX次严重抗议”。
形势最严峻的1969年,前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布下的重兵多达120个陆军师,每个师都配备了核武器,以此威逼中国,中国差一点就被核烈焰吞没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确就是被“吓大的”,我们前边的三五代人更是在列强们的围殴劫掠中踉踉跄跄走过来的。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上高喊的那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这一代人理解得最深,我们愿意匍匐在地上擦掉前几代人留下的屈辱和血痕。如果中国真的是“习惯于用战争解决问题”,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早就打过了。
中国的银河号在公海上被无端扣押,屈辱受检,中国大使馆被野蛮轰炸,中国有足够的理由去打响许多次的战争。但中国习惯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被迫去韬光养晦。
中国人只在本拉登撞塌了美国世贸大厦后才过上了一段不太闹心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中国人吃饱肚子穿暖衣服让一些人不习惯、不舒服了。
2010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人与美国、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相同,地球将陷入悲惨的境地。”还有比这更露骨的表述吗?
很多西方人对中国士兵作战勇敢,并且特别吃苦耐劳而不得其解,说这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在我看来事情没那么玄乎,我们连机枪手石三荣,在连队出征越南前这样问我:“班长,越南人从南边,苏联人从北边,这是要包围我们吗?”“是的,指导员讲过了的。”“会打我们吗?”“很有可能。”“就像日本鬼子那样打我们?” “南北夹击,比那还狠。”“那我年底退伍回家娶媳妇的事没戏啦?”“不好说。”“家里瓦房都盖好啦!他妈的这是不让俺活了!”
愤怒的石三荣蹲在临战训练的堑壕里,一支接一支抽烟。这位中国农家子弟绝无“过上和美国人同样生活”的奢望,他不知道汉堡包三明治为何物,连咖啡都没喝过一口,他的奢望只是能娶上媳妇,住进瓦房,茅屋也行,种好村里分给的7分水田和两亩山林地,弄得好了还可以开个小摊档什么的……
但他的这点儿奢望被越南人给毁了,今年的老兵退伍停止了,部队要去打仗了。愤怒的石三荣在战场上勇猛地像头豹子,他说他要下狠手痛打越南人,打赢了他就能回家住瓦房娶媳妇了。
石三荣们的愤怒断然不是远到他国去拓土、殖民、掠夺的西洋、东洋军队所能具有的,那是被人堵在家门口围殴时奋力挥出去的一拳,是老实人被欺负得太狠了而捅出去的一刀。
他们没有退路,他们的身后是刚够养活自己的那点儿土地,是爹娘尚在的老屋,是所剩不多的石油和稀土,失去这些他们将一无所有,唯有拼死一战才有活下去的资格。
他们特别能吃苦,什么罪都能受,性命也远不如洋人金贵,殊死拼杀只为一个“要活下去”的简单理由,只为保住身后不宽敞的土地和爹娘留下来的老屋。
这块土地在历史上的很多时候都处在列强、异族的觊觎、霸占、围堵之下,但这块受尽屈辱的土地却顽强地将中华文明延续下来,把五千年薪火燃至当下。当下的中国已非昔日之贫弱,石三荣家里的茅屋、瓦房已然变成了一幢小楼。
再被围堵、封锁几年、几十年又能怎样?地球照样转,太阳照样升起,中国人照样活着,而且活得更精彩!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