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歷史長河偶拾
聊聊李自成这个人
梨花院落隨筆820
2025年5月21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5月15日)

   长篇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在闯王陵陈列馆题有一副108字的联,精辟地囊括了李自成的一一生:

上联为“纵横半中国,锐意北伐,渡河入晋,过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终因人谋不减,山海关大军蝶血,前功尽毁,黄尘万里无归处,惟有英勇确社秘。

下联为“苦战十七载,经羽南来,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亦云惨矣!毕竞图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志,何曾怕死遁空门”。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他投奔起义军,因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他承袭闯王名号,人称“李闯王"。针对明朝土地集中和赋税繁重的情况,李自成主张平均土地,免于纳赋,反映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反对封建压迫的愿望。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朝求升,暮求合(gě),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闯王来时不纳粮。"广大民民对李自成"均田免粮"热烈拥护。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惯于河南、湖广等十余省。直抵北京城下,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明朝灭亡。

  其后,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以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原因,起义军失利,退出京城。李自成率部转至河南、陕西一带与清军对抗。到达湖北九宫山麓时,李自成率轻骑20余人登山探路,被当地民兵武装姜大眼杀死,尸首秘密埋葬,李自成战死后,农民军悲怒交集,立即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明史》也记载,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永昌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大顺军余部称李自成为先帝,其妻高氏为太后,李锦推举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首领。

      只用46天,李自成就丢了江山,真是因为陈圆圆这个红颜祸水? 根据权威历史资料显示,李自成与陈圆圆‌并无直接关系‌。陈圆圆被掳事件的实际责任人是李自成部下刘宗敏,而李自成本人并未参与此事。

       陈圆圆原是吴三桂的妾室,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其大将刘宗敏扣押吴三桂全家并强占陈圆圆。

吴三桂因此"冲冠一怒为红颜",转而联合清军对抗李自成。多份史料证实李自成并未直接参与抢夺陈圆圆,这一行为完全由刘宗敏个人主导。作为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需为部下的行为承担政治后果,但历史记录明确区分了其个人责任与部下行为。

‌     李自成兵败撤离北京时,刘宗敏未带走陈圆圆,最终她被吴三桂寻回。

这一事件成为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导火索之一,但现代研究认为其决定包含更复杂的政治军事考量。

‌        李自成与陈圆圆之间不存在直接交集,所谓"关系"源于其部下刘宗敏的行为引发的历史连锁反应。将两人关联的说法主要来自《圆圆曲》等文学作品的戏剧化演绎,与史实存在出入。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

       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

阮英梓:“名山掩英骨,九宫千古,闯王千古;隽水添胜景,浩气长存,业绩长存。”

    历史学家顾诚评价:“李自成把一生献给了反对阶级压迫和满洲贵族民族征服的革命。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