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8月30日)
1922年,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诞生了。这个国家,被我们简称为“苏联”,俄文缩拼“CCCP”。
苏联的诞生,也标志着列宁时代的基本结束。此时,列宁同志正在距离莫斯科不远不近的哥尔克村休息。与他有关的工作,都是斯大林等同志代劳的。这次旅行,我本打算走访哥尔克村,但因交通不太方便而作罢。
斯大林时代到来后,苏联的4个组成部分,逐渐扩大为由16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庞大国家。苏联的领土面积,也进一步得到扩大。俄国史学者认为,俄罗斯面积最大的时期,应该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那段。但有效控制的面积达到最大,一定是苏联时代。
之所以如此,首先要提列宁同志的政策。列宁同志是国际主义战士,但他也是民族主义战士。列宁同志认为,由先进政党领导的先进政权,占据的土地越多,或影响力越大,受压迫民族得到解放的几率也就越大。他的观点,逻辑完整且清晰。于是,在一边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同时,他也要求“远东地区的领土寸步不让”。
关于苏联的民族政策,在莫斯科的地铁站里,也有所体现。比如,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铁站,都反映了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民族大团结。
在苏联的历史表述中,共和国联盟不仅领土完整,而且信仰统一。尽管自斯大林时代的“1936宪法”起,各加盟共和国便有权退出苏联。但没有任何国家敢(或者能够)退出。因为他们都是在苏共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军的权力高度集中。退出之类的话,是绝对自信的统治者才能说出口的。斯大林同志绝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会冒出个戈尔巴乔夫同志来。
于是,在苏联的土地上,高层领导人有权决定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归属问题。比如,赫鲁晓夫同志把克里米亚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比如,纳卡地区,由亚美尼亚划给阿塞拜疆。再比如,斯大林同志为了得到芬兰,事先组织了“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使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扩至16个;到赫鲁晓夫时代,因与芬兰改善关系,“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又被取消。等等。
那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苏联还真有解体的一天,“自由退出”真的成为现实。
而今,“苏联”还留在莫斯科的地铁站里。无论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您都能在地铁站的墙壁上见到。
點圖進入觀看其他圖片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