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歷史長河偶拾
从囚徒到文豪,苏东坡在黄州经历了什么?
罗輯思維
2025年11月1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10月28日)
 
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临江仙》,还有书法杰作《寒食帖》。一年之内,这么多传世名作,简直是杀疯了。但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其实相当于一个被监视居住的“罪犯”。穷到要自己种地才能吃饱饭。
更惨的是,他和过去的朋友圈彻底断了,平生的亲朋好友,彼此连一个字都见不到。这么穷困潦倒、这么绝望孤独,苏东坡是怎么突然爆发出这么强大的创作力的?
有本书叫《稀缺》,里面说:匮乏不仅会让你缺钱,也会让你的认知带宽不足。
穷人把大量心智资源用于解决生存问题,严重挤压做高质量思考的空间。
印度农民在手里有点活钱的时候,连智力测试分数都比平时高很多。
你看,贫穷真的会让人变笨。
大多数情况下,苦难就是苦难,它会把人从肉体到精神全方位地往深渊里拖。
那苏东坡是怎么在这种困境中不但没有沉沦,反而破茧成蝶的?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佛学。
年轻时的苏东坡对佛教一点敬意都没有。
但在黄州,他每隔一两天就往寺庙里跑,焚香、打坐、冥想,还给自己取号“东坡居士”。
他进入了佛学那种极大尺度的精神空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不过请注意,佛学不是躺平。苏东坡从佛学里拿到的,是一种超越精神。
先一个筋斗云翻出去,把自己放到宇宙级别的尺度上;然后再一个折返跑,一猛子扎进万丈红尘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种既超越又入世的精神,到底是怎么锻造出来的?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