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政經新聞及評論
國際糧價波動,中國做了哪些準備?
周懷宗
新京報記者
2022年6月6日

(原文發表於20226月3日)

 

地緣衝突、新冠疫情對國際糧價的影響日益突出,繼印度發佈小麥出口臨時禁令之外,國際大米市場上也傳出消息,泰國、越南計畫聯合提高大米價格,印度也可能收緊大米出口規模。在南美,今年春季持續的乾旱影響著當地大豆的生產,這對中國的大豆進口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頻繁波動的國際糧食市場,是否會對中國糧食安全造成影響?中國又為此做了哪些準備?新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中心執行副主任聶鳳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訊研究所研究員王永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鐘鈺,詳解國際局勢變幻下的中國糧食安全問題。

 

小麥:三億多畝小麥保障糧食安全

 

時值三夏,正是中國夏收、夏播、夏管的重要節點,尤其是三億多畝小麥進入收穫期,打響了全年糧食豐收的第一戰。

 

小麥是三大主糧之一,也是我國居民的兩大口糧之一,印度發佈小麥出口臨時禁令,是否會對我國小麥供給產生影響?對此,聶鳳英認為,直接影響約等於無,“我國是小麥生產大國,自給率較高。2021年我國小麥總產量達到了13694.6萬噸,同比增加269.6萬噸,增長2%。多年來,我國堅持藏糧于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產量連年增長,小麥完全能夠自給,每年少量進口的一些小麥主要用於品種調劑。而印度在國際小麥出口市場所占份額很少。雖然印度目前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但其絕大部分小麥用於本國消費。印度2021年的小麥出口量僅占全球的4.25%。我國從印度進口的小麥也很少,2021年我國從印度進口小麥為1650公斤,其直接影響約等於無。”

 

作為主要口糧之一,我國小麥保持著完全自給的狀態,但是也會進口一部分小麥。王永春介紹,2021年,我國小麥進口量為971.1萬噸,相較2021年全國小麥產量1.37億噸來說,比例很小,且進口小麥主要用於調劑品種餘缺。因此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波動,可能會進一步推高國際糧價,提高我國糧食進口成本。但對糧食安全,幾無影響。

 

稻穀:兩億多噸稻穀保障糧食自給

 

水稻是我國居民的第二大口糧,我國水稻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4.5億畝左右,全年產量保持在2.1億噸左右,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稻穀產量達到21285萬噸。

 

和小麥一樣,我國稻穀同樣可以實現完全自給,海關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全年進口稻穀496萬噸,在全部稻穀產量中的占比微乎其微,進口部分,同樣主要用於品種調劑。

 

我國還是全球雜交水稻技術領先的國家,且近年來,大米品質方面的育種水準也在不斷提升,更多優質的大米品種不斷出現。

 

近年來,我國稻穀產量不斷創出新高,2022521日,海南三亞南繁基地中,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示範項目的試驗田中,早稻平均畝產910公斤,這是同一塊地連續兩年達到早稻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而就在2021年,三個試驗點實現雜交水稻雙季畝產超過1500公斤。

 

5月中旬,位於山東濰坊的5萬多畝海水稻進入了插秧期,去年,這裡的海水稻平均畝產超過千斤。海水稻即是耐鹽鹼水稻,是未來稻穀產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據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的資料顯示,2021年底,我國海水稻種植面積超過60萬畝,到今年,預計推廣種植面積可超過100萬畝。而在未來,海水稻的推廣空間仍舊極其廣大,院士曾表示,中國有大面積的鹽鹼地,如果能夠將海水稻的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那未來可多養活8000萬人。

 

玉米:最大宗的糧食作物

 

玉米是三大主糧中播種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常年保持在6億畝左右。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接近6.5億畝,全年玉米產量達到2.73億噸。

 

玉米是重要的飼料和工業原料之一,來自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的預計資料顯示,2021-2022年度,我國飼用糧達到2.94億噸,其中玉米數量為2.2億噸,占74.8%

 

玉米是我國大宗進口的糧食之一,海關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進口玉米數量2835萬噸,這一資料,在全部玉米供給數量中,占比也不高。

 

在進口來源中,美國是中國玉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占全部進口量的70%,烏克蘭第二,占全部進口量的29%

 

面對仍未停止的地緣衝突,我國玉米進口是否會受到影響?來自海關總署的資料顯示,20224月,我國玉米進口量221.0萬噸,較上月減少20.3萬噸。同時,自今年2月以來,我國進口自烏克蘭的玉米大幅下降。

 

“在打好國內糧食生產基礎的同時,我們也不能放棄國際市場。”鐘鈺說,“事實上,我國大豆、玉米的供需缺口,仍需要國際市場的補充。而在當前的局勢下,積極開拓更多元的市場,是應對國際局勢影響的有效途徑。”

 

2022524日,商務部發佈消息稱,中國海關總署與巴西農業部於423日簽署《關於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這意味著,中國從巴西進口玉米的管道正在變得暢通。

 

大豆:擴產2200萬畝提升自給率

 

在黃淮海麥區,冬小麥收穫之後,接續播種的秋季作物主要為玉米和大豆。黃淮海是傳統的大豆產區,也是夏季大豆最大的產區。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為1.26億畝,產量1640萬噸左右。同時,海關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進口大豆9651萬噸,占大豆供給的絕大多數。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之一,主要用於油脂和飼料生產。近億噸進口大豆,生產了3000萬噸大豆油和約7000萬噸豆粕。

 

大豆高企的進口依賴度,如何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鐘鈺認為,還要從提升自身開始,目前我國大豆的平均畝產只有130公斤,距離世界高產水準還有很大的空間,當前,大豆育種方面,產量也一直都是攻關的主要方面。同時,我國推進大豆戰略,鼓勵和引導大豆擴種,在2022年,計畫擴種2200萬畝,“2200萬畝,按現在的產量,差不多300多萬噸,這意味著,我們自身的大豆產量可以達到2000萬噸左右,這對降低進口比例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信號作用明顯。”

 

和玉米不同,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的用途有明顯的分別,國產大豆主要為食用,也就是加工成豆製品後供消費者食用,進口大豆則主要為油用並衍生飼用,“在未來,一方面我們還要不斷提升大豆的自給率,同時也不能離開國際市場,需要更加積極地開拓更多元的市場,以應對國際糧食市場的變化。”鐘鈺說。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