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1月19日)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迎来他的大日子——总统就职典礼,正式“摆驾回宫”。美媒称,特朗普希望将这场典礼打造成“全球盛事”,打破美国传统惯例,邀请了多国领导人和政要出席。 以往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各国多派大使级别代表。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此次也仅派出外长级别代表。 然而,1月17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应美方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韩正将赴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此消息如闪电般划过华盛顿上空,让国际社会和美国各界震惊。 当下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微小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中方此时派出高规格特使,背后有着深远考量。从规格上看,翻阅历史记录,这样的安排在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实属罕见。 对于特朗普而言,收到这份来自中国的“厚礼”,内心想必是充满了惊喜与期待。作为一位以“美国优先”为执政理念的政治家,特朗普一直高度重视与主要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 此次中方高层代表的出席,无疑是对特朗普个人及其执政团队的一种肯定和支持,有助于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当然,中方此次派遣高层代表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其实就是一次战略性的外交布局,展示了中方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愿意与美国等其他大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就职典礼,各国受邀情况大相径庭。在这场盛典舞台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外交风云? 与特朗普亲自邀请中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尹锡悦虽渴望参与,最终却被拒之门外。石破茂想借此提升国际影响力,可惜特朗普团队觉得两国关系火候未到。尹锡悦深陷国内多项指控,行动受限,本想借典礼实现政治突破,最终也只能落空。 在对待中俄的态度上,特朗普差异明显。这次不仅未邀请普京,甚至连俄罗斯高层官员都被排除在外。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未收到邀请。 特朗普秉认为美国不应再为他国战事耗费巨资,意在缓和俄乌冲突,泽连斯基缺席也在意料之中。 对美国印太战略至关重要的菲律宾,其总统小马科斯尚未收到邀请函。这在菲律宾引发了小马科斯是否遭到冷遇的猜测。特朗普胜选后,小马科斯便“绞尽脑汁”接近对方。但他足足“排队”等了两周,才终于在11月19日得到了一个同特朗普打简短祝贺电话的机会。媒体称,特朗普的回归对小马科斯是“最坏的消息”。 迄今为止包括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阿根廷总统米莱、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尔等人,已证实收到特朗普及其团队邀请。 总之,这场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早已超出了单纯庆祝活动的范畴,更像是特朗普对外释放政治信号的重要契机。 特别是通过对中俄日乌菲等国的不同邀请安排,特朗普似乎在重新布局国际关系,试图展现他不同独特的执政理念和重塑全球外交格局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