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政經新聞及評論
李嘉诚态度180度大转弯!中美关税刚谈完,港口不卖了
Original 资略 资略
2025年5月19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5月15日)

 

512日深夜,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突然发布公告,对备受争议的港口交易问题作出回应。

公告中明确表示:"此交易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更耐人寻味的是,长和强调交易能否完成,完全取决于"法律和监管部门之同意及批准"  

这一表态与之前的态度截然不同。

就在4月,长和还试图将43个港口拆分成两部分,绕过监管卖给美国贝莱德和意大利财团(《华尔街日报》416日报道)。

当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接警告"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审查",但李嘉诚并未公开回应。

如今中美关税谈判刚落幕,长和立刻改口,背后深意不言自明。  

中美博弈的关键信号

李嘉诚的转向,与中美联合声明直接相关。

表面看是"各退一步",实则释放重大信号:美国不得不坐下来平等谈判了。

对李嘉诚这样的商人而言,这种变化意味着"站队"的时机已到。此前他敢顶着监管压力强推交易,是因中美胜负未定;如今美国服软,继续硬扛只会引火烧身。

正如网友调侃:"李超人的眼神突然清澈了,因为他看清了谁才是真赢家。"  

港口交易的敏感内幕

长和要卖的43个港口中,最敏感的是巴拿马运河沿线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两个港口堪称"海上咽喉",控制着全球5%的贸易航线。

若被美国资本掌控,未来中国船只可能面临刁难——事实上,美国417日已宣布对中国船舶加征高额费用(每吨最高140美元)。  

买家贝莱德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

CEO拉里·芬克3月曾向特朗普汇报交易进展,美媒称特朗普将此视为"对华施压的筹码"

而李嘉诚的拆分方案(意大利财团持股51%+贝莱德持股49%),被监管一眼看穿:"换汤不换药,最终控制权仍可能落入美国手中。"  

李嘉诚的"商业密码":谁赢帮谁

回顾李嘉诚的发家史,这种"顺势而为"的策略屡见不鲜:

2014年:中美博弈初现端倪,他大规模抛售内地资产,转投欧洲基建;

2020年:英国脱欧动荡,他又悄悄加仓越南、以色列;

2024年:中美关税战白热化,他急于出售港口套现,甚至不惜触碰国家安全红线。

但这次,他显然误判了形势。

3月《大公报》发文痛批"别让港口成遏华工具",港府也明确反对,李嘉诚却充耳不闻。直到中美谈判结果出炉,他才连夜改口,被网友讽刺:"不是爱国,是怕秋后算账。"  

李嘉诚的转向,只是中美博弈下的一个缩影。随着美国关税战、科技战接连受挫,更多骑墙派将面临选择:

商业上:跨国资本必须重新评估"去中国化"的风险;

政治上:各国对美统战成本飙升,中国话语权显著提升。

正如96岁的李嘉诚突然现身五月天演唱会,表面是"秀健康",实则是向外界传递信号:"我还在香港,一切尽在掌握。"但比起这些小花招,他深夜发布的那份公告,才是真正的"求生欲"体现。  

商场如战场,李嘉诚用一生诠释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次港口交易的急刹车,既是对国家底线的敬畏,更是对大势的妥协。正如网友所言:"爱不爱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他赌对了方向。"未来,这场中美博弈的余波还将继续震荡,而更多"李嘉诚们"的选择,或许才刚刚开始…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