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6月15日)日本防卫省11日晚称,6月7日、8日,中国山东舰歼-15舰载机,尾随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日本P-3C巡逻机,双方距离仅约45米;另一舰载机还从日本军机前方约900米处横切。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说,望中方“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中方在相关海空域开展活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日本舰机对中国正常的军事活动进行抵近侦察,才是造成海空安全风险的根源。中方敦促日方停止此类危险行为。
媒体认为,这场看似平常的海上相遇,实则是东海战略博弈的缩影,更是中日军事角力的最新注脚。
一、45米生死线,日本精心设计的"碰瓷"表演
当日本防卫省公布所谓"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的图像时,明眼人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中日两架飞机在高空"并肩齐飞"的画面,活脱脱是日本军机主动贴靠的铁证。
这种不足45米的危险距离,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已属极端危险行为。要知道,现代喷气式战机的翼展普遍超过10米,45米的间距意味着两架飞机几乎可以互相"触摸",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回顾事件细节,日本P-3C反潜机的挑衅可谓有恃无恐。6月7日至8日,这架侦察机连续两天对山东舰编队进行"贴身盯防",首日40分钟,次日加码至80分钟。这种长时间的近距离跟踪,早已超出正常侦察的范畴,更像是蓄意的挑衅行为。
日本媒体却颠倒黑白,将这种"贴脸跟踪"美化为"例行巡航",将中国的正当拦截污蔑为"危险接近",其双标操作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碰瓷"行为并非首次上演。从辽宁舰到山东舰,日本海上自卫队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挑衅流程:先派军机抵近侦察,再通过媒体渲染"中国威胁",最后拉上美国主子一起"喊冤"。
只是这一次,日本将舞台搬到了更广阔的太平洋,试图在山东舰远洋训练时故技重施。
二、战略围堵,第一岛链的黄昏与中国的突围
日本如此处心积虑地挑衅,背后是对"第一岛链"战略地位的焦虑。
这条由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构成的岛链,曾是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中国的海上防线。几十年来,日本作为岛链的关键节点,享受着美国"保护伞"下的战略红利。
然而,随着中国海军的崛起,这条曾经坚不可摧的岛链正出现裂痕。
山东舰的远洋训练,正是对"第一岛链"的战略性突破。从突破宫古海峡到进入西太平洋,从舰载机常态化起降到编队协同训练,中国海军正以实际行动宣告:岛链封锁已成为历史。
日本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每次中国航母出岛链,都会引发其近乎神经质的反应。这种反应,恰恰暴露了日本对战略态势变化的恐惧。
更深层次看,日本的挑衅行为是其"印太战略"的组成部分。在美国"印太战略"的框架下,日本正试图从"专守防卫"转向"主动干预"。
这种战略转型,既是对美国战略需求的响应,也是日本谋求军事大国地位的尝试。通过对山东舰的挑衅,日本既可以向美国展示其"价值",又可以在国内塑造"强硬形象",可谓一箭双雕。
三、歼-15的回应,从被动防御到主动亮剑
面对日本军机的挑衅,中国海军的反应既克制又坚决。歼-15舰载机的拦截行动,既展现了高超的飞行技术,也传递了明确的信号:中国海军有能力、有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这种"以强制强"的策略,打破了日本"低成本挑衅、高收益舆论"的算盘。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舰此次远洋训练编队中,不仅有055型万吨大驱、052D型驱逐舰等先进水面舰艇,还有潜艇部队和岸基航空兵的协同配合。
这种"全要素"编队,展示了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全面提升。当日本P-3C还在用"贴脸跟踪"的老把戏时,中国海军已经发展出更加立体、更加主动的应对策略。
在战术层面,中国海军的应对呈现出"软硬兼施"的特点。一方面,通过歼-15的拦截行动展现决心;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表达抗议,揭露日本的挑衅行径。
这种"文攻武备"的策略,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避免了局势升级,体现了成熟的大国外交智慧。
四、占领国际舆论战高地,强化战术应对和战略塑造
在这场东海博弈中,舆论战同样激烈。日本防卫省精心挑选的"证据"照片,试图塑造"受害者"形象;日本媒体则配合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影响国际舆论。然而,这种精心设计的叙事,早已被中外媒体看穿,"岛小戏多"的调侃背后,是对日本双标行为的不齿。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正在将这种"碰瓷"行为常态化、制度化。从海上保安厅到海上自卫队,从媒体渲染到政客表态,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挑衅-炒作-索赔"产业链。这种将军事挑衅与舆论操纵相结合的策略,是其"混合战争"思维的体现,值得高度警惕。
对此,中国需要打好国际舆论战,揭露日本的挑衅本质。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第一岛链"的过时性,认识到中国航母舰艇行为符合国际惯例,使日本的"碰瓷"行为失去市场。
同时中国需要从战术应对转向战略塑造。在战术层面,继续加强远洋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让日本明白"挑衅必遭反制"的道理;在战略层面,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化解地区安全困境。
目前,虽然东海的波涛依旧汹涌,但战略态势已变。山东舰的每一次远航,都是对旧秩序的挑战;歼-15舰载机的每一次升空,都是对新格局的塑造。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中,只有当中国海军真正具备全球到达、全球存在的能力时,美日的"岛链思维"才会彻底成为历史。那些试图阻挡历史车轮的国家,终将被碾压在时代的洪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