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17日)
一、菲方危险动作曝光,南海挑衅升级
2025年7月15日,黄岩岛附近海域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海上闹剧":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满载排水量2600吨的9701号巡逻舰,公然对中方仅百吨级海警执法艇发起危险挑衅。
菲舰仗着吨位优势,多次高速穿插中国执法艇船尾,最近时距离仅100米。现场影像及航迹图清晰记录菲方船只的“乱麻式”航行轨迹: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菲海岸警卫队9701船一直处于高机动、无规则航行状态,航线犹如“一团乱麻”严重扰乱正常行驶的中国两艘执法艇的航路。其行为已远超正常执法范畴,属于赤裸裸的军事挑衅。一旦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菲方此次行动与以往“碰瓷式”挑衅不同,更具侵略性,甚至无视国际海事避碰规则,直接威胁中国海警人员生命安全。
菲律宾此次派出的9701舰,是美国海岸警卫队1988年服役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退役后"免费赠送"的二手货。该舰装备的AN/SPS-40B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仅200公里,航速仅22节(中国海警21550艇航速28节),舰载武器仅有1门25毫米Mk 38链式机关炮——
这样的"老古董",连菲律宾自己都不好意思称为"军舰",却被菲方包装成"维护主权"的"利器"。
更讽刺的是,美国对菲军售近年虽宣称"升级",但2024年至今交付的12艘二手巡逻舰中,9艘存在严重机械故障,3艘因维护成本过高被菲方闲置。
如今又用2600吨巡逻舰"冲撞"百吨级海警艇——其逻辑之荒诞,堪比"乞丐举着牙签喊要和龙王比宝"。菲律宾甘当美国“马前卒”,企图通过制造危机,换取更多军事援助,同时转移国内政治矛盾。
二、美国的"空头支票",菲律宾的"炮灰命运"早已注定
菲律宾的悲剧在于,它把"投靠美国"当成了"护身符",却忘了美国在南海的逻辑从来都是"美国利益优先"。
2023年以来,美国向菲律宾提供了价值2.5亿美元的"安全援助",包括12艘二手巡逻舰、12架"扫描鹰"无人机及部分雷达设备。但这些装备不仅性能落后(如"扫描鹰"续航仅15小时,远低于中国"翼龙-10"无人机的20小时),更暗藏"陷阱"是所有美制装备均安装"数据链监控模块",菲方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情报部门的掌握之中。
美国反复宣称"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将协防菲律宾在南海的主权诉求",但历史早已证明其承诺的脆弱性。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时,美国虽派航母战斗群"路过",却始终未直接介入;2024年仁爱礁补给船冲突中,美国驻菲律宾大使仅发表"关切声明",未兑现"军事支持"承诺。
正如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所言:"美国只会说漂亮话,关键时刻连子弹都不会卖。"
三、中国的"零容忍":黄岩岛的底线就是"带电的高压线"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黄岩岛的"常态化管控"已形成体系。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2012年中菲舰船对峙后,中国已实现对该岛及周边海域的"有效管控"。
目前,中国在黄岩岛海域部署的海警执法艇年均巡航超2000航次,配备的无人机、光电取证设备可实时监控50公里范围内动态;海军052D型驱逐舰、055型驱逐舰组成的编队每季度开展"战巡黄岩"行动,形成"海警前端执法、海军后方策应"的立体维权体系。
此次菲9701舰的挑衅,全程处于中国海警执法艇的"可视可控"范围内,其所谓"高速穿插"不过是中方允许的"有限试探"。
专家警告,若菲方继续肆意妄为,中方将被迫升级反制措施,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增派大型海警船甚至海军舰艇护航。扩大实控范围,在争议海域强化常态化巡逻与设施建设。
黄岩岛的浪涛,从未因菲律宾的挑衅而停止奔涌;中国的主权,更不会因菲方的"小丑表演"而动摇分毫。
菲律宾若误判形势,继续沉迷于"抱美国大腿刷存在感"的游戏,最终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弃子"——看看阿富汗的废墟、乌克兰的焦土,这就是"小国依附大国"的结局。
中国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菲方若执迷不悟,必将迎来更严厉的反制!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